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文:聞道 圖:木痴

常太人的水果種植,體現了山村的民俗人情,他們會種水果,也懂得老天爺的造物規律。生活沒有給他們完全的甜,但這方豐潤水土給他們帶來了水果,其中橄欖在水果市場上不算強勢,卻將給東青村帶來新商機。

好吃小青果,高價也想得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常太鎮的東青村被群山環繞,山清水秀,村民以種植果樹為主要收入,其中一戶村民的橄欖一斤能賣到100元的高價,令人稱奇。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橄欖果色翠綠,有些地方稱它為“青果”,初食有苦澀之感,多次咀嚼,口中清甜回味。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橄欖營養豐富,但真正讓莆田人“為之傾心”的不是它的藥用價值,而是它那份獨特的回甘味。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尤其過年前後,擺宴席、請客吃飯,桌上除了糖果、桔子,肯定少不了橄欖。一顆橄欖的味道好壞,很大程度反映這家主人對酒席重視程度。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東青村的村民劉澄青正是抓住莆田人對橄欖喜好,半輩子都在研究橄欖樹。他的橄欖品種眾多,其中“橄欖二號”的肉質脆嫩, 嚼完無渣,嘴中回甘持久。

即使價格高達百元,在市場上也備受歡迎,不愁銷量。

青果欲打造成“黃金果”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五個月前,東青村來了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同樣農村出生的林宗哲,雖是個文人,卻熟悉農村生活,瞭解農民的苦與難,當上村第一書記後就渴望為農民做點實事。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經過多次村裡實地走訪、瞭解村裡的基本情況,他得知村民劉澄青的“天價橄欖”,隱約看到能幫村民致富的商機。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劉澄青的橄欖樹分佈零散,有種植在山上,有栽種在田間地頭,但他掌握了種植橄欖的技巧,也十分樂意將技術傳給村民,一起創業致富。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這令林宗哲幹勁十足,若集中精力把東青村的橄欖產業做大做強,實現規模化種植,再打造品牌,做到產銷無縫對接,村民的收入增加指日可待。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嬌貴的枇杷,保鮮是一項難題;橄欖則容易儲存,運輸方便,養護得當,橄欖樹的產量將一年比一年高。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在果樹林中,林宗哲侃侃而談的樣子自信溫文而充滿理想。村民不禁和他一起憧憬起未來。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沉甸甸的橄欖壓彎枝頭,林宗哲離開前再三囑咐劉澄青夫婦:一定要保證橄欖的品質,不打除草劑、人工除草,不能用保鮮劑。

貧困村的“華麗轉變”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東青村地處山溝溝,是塊沒有老天爺眷顧的“荒山野嶺”。經過吃苦耐勞的村民及實幹的村幹部共同努力下,華麗變身。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今天的東青村,樓房鱗次櫛比,很難想象,眼前的優美人居環境,在十幾年前是個貧困村。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乾淨整潔的村道,綠樹相伴、鳥語花香、流水潺潺,東青村處處都是一幅新農村模樣。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莆田人多精明能幹,常太山裡人更善於營生,山地田野間因地制宜,山地種上經濟類水果作物,少有的田地則種上四季的糧食蔬菜。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目前,東青村規劃建設四季瓜果採摘園、田園時光生態農莊、文化創意創作基地(鄉愁工程)、彩虹村落、稻香漫步道等多個項目。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東青村將利用田園風光、生態資源,打造觀光休閒農業、文化創意產業等多元化鄉村旅遊

莆田一位文聯主席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橄欖情

相信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東青村村民發家致富的路子會越走越寬,日子越過越紅火,東青村的明天越來越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