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文:闻道 图:木痴

常太人的水果种植,体现了山村的民俗人情,他们会种水果,也懂得老天爷的造物规律。生活没有给他们完全的甜,但这方丰润水土给他们带来了水果,其中橄榄在水果市场上不算强势,却将给东青村带来新商机。

好吃小青果,高价也想得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常太镇的东青村被群山环绕,山清水秀,村民以种植果树为主要收入,其中一户村民的橄榄一斤能卖到100元的高价,令人称奇。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橄榄果色翠绿,有些地方称它为“青果”,初食有苦涩之感,多次咀嚼,口中清甜回味。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橄榄营养丰富,但真正让莆田人“为之倾心”的不是它的药用价值,而是它那份独特的回甘味。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尤其过年前后,摆宴席、请客吃饭,桌上除了糖果、桔子,肯定少不了橄榄。一颗橄榄的味道好坏,很大程度反映这家主人对酒席重视程度。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东青村的村民刘澄青正是抓住莆田人对橄榄喜好,半辈子都在研究橄榄树。他的橄榄品种众多,其中“橄榄二号”的肉质脆嫩, 嚼完无渣,嘴中回甘持久。

即使价格高达百元,在市场上也备受欢迎,不愁销量。

青果欲打造成“黄金果”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五个月前,东青村来了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同样农村出生的林宗哲,虽是个文人,却熟悉农村生活,了解农民的苦与难,当上村第一书记后就渴望为农民做点实事。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经过多次村里实地走访、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他得知村民刘澄青的“天价橄榄”,隐约看到能帮村民致富的商机。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刘澄青的橄榄树分布零散,有种植在山上,有栽种在田间地头,但他掌握了种植橄榄的技巧,也十分乐意将技术传给村民,一起创业致富。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这令林宗哲干劲十足,若集中精力把东青村的橄榄产业做大做强,实现规模化种植,再打造品牌,做到产销无缝对接,村民的收入增加指日可待。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娇贵的枇杷,保鲜是一项难题;橄榄则容易储存,运输方便,养护得当,橄榄树的产量将一年比一年高。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在果树林中,林宗哲侃侃而谈的样子自信温文而充满理想。村民不禁和他一起憧憬起未来。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沉甸甸的橄榄压弯枝头,林宗哲离开前再三嘱咐刘澄青夫妇:一定要保证橄榄的品质,不打除草剂、人工除草,不能用保鲜剂。

贫困村的“华丽转变”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东青村地处山沟沟,是块没有老天爷眷顾的“荒山野岭”。经过吃苦耐劳的村民及实干的村干部共同努力下,华丽变身。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今天的东青村,楼房鳞次栉比,很难想象,眼前的优美人居环境,在十几年前是个贫困村。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干净整洁的村道,绿树相伴、鸟语花香、流水潺潺,东青村处处都是一幅新农村模样。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莆田人多精明能干,常太山里人更善于营生,山地田野间因地制宜,山地种上经济类水果作物,少有的田地则种上四季的粮食蔬菜。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目前,东青村规划建设四季瓜果采摘园、田园时光生态农庄、文化创意创作基地(乡愁工程)、彩虹村落、稻香漫步道等多个项目。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东青村将利用田园风光、生态资源,打造观光休闲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多元化乡村旅游

莆田一位文联主席挂职“驻村第一书记”的橄榄情

相信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东青村村民发家致富的路子会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红火,东青村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