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间逸闻趣事之十七(永济街)

晚清民间逸闻趣事之十七(永济街)

泼河镇位于光山县城南25公里处,始建于元代,明代称“泊陂店”,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晚清民间逸闻趣事之十七(永济街)

古时泼陂河镇只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整条街道全长约五华里,依河而建,随着河流的走向而蜿蜒延伸,正是这种依河而建的蜿蜒,才使整条街道不会一览无余,而是五部一景,十步一肆,亭台楼榭点缀其中,酒肆歌楼栉比期间,青砖灰瓦,木柱回廊,临街清一色雕花槅扇,雕刻着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历史故事,漫步街道,仿佛步入一个雕刻的世界,走进历史的长廊。青石板铺就整条街道,檐角的风铃随着风儿奏出清脆的乡音,萦绕在每一个耳畔,醉在每一个人的心田。细雨蒙蒙时节,青石板上的纤细身影,在油纸伞的映衬下,给小镇增添无限的风情。

晚清民间逸闻趣事之十七(永济街)

店肆作坊开门营业,竹制的竹椅茶几,仿古的木雕镂刻,挂面馒头,村酿时鲜,丝绸蜀锦,字画古玩琳琅满目,街面上人头攒动,布衣长衫,锦衣玉佩摩肩接踵,杂耍青衣生旦净末各逞其能。一派祥和的景象。四周青砖城墙壁立,大西门、小西门,小东门、大东门为商旅出入的口岸。沿河垂柳依依,幽篁翠翠,河水清且涟漪,船帆相连,渔火点点,桨声咿呀,发髻髙绾,青丝低垂,伴随着石板上的捣衣声,刻画出一幅精美的画卷。

晚清民间逸闻趣事之十七(永济街)

泼陂河镇境内文化古迹众多,观音殿、佛音堂、武圣祠、王母观、娘娘庙、仙人寺香烟袅袅,暮鼓晨钟,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有苏东坡饮酒的茶肆,字画楹联引人入胜。有司马光歇马的驿站,仿佛马蹄声渐闻。门隙透出的灯光依稀汉唐的社火,若隐若现的吟咏传来私塾的尊严。小街古色古香风韵悠长。小街茶韵书香历史绵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