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

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

一、石磴琴声,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大佛寺侧,又称“大佛石琴”。从石琴岩壁上的碑刻题记可以看出,石琴的建造年代为明宣德年间,建造者为大佛寺僧。洞中能发出琴声的石磴共15级,游人只需沿着洞口石级缓步而登,凡步履所触,会发出音色颇似古琴的声音。而且,每级石磴的声音高低亦稍有变化,自下而上,由低沉浑厚逐渐变得高亢铿锵,其声宛转悠扬,甚是奇异。其中有7级石磴特别清越洪亮,古人称为“七步弹琴”,并题“石磴琴声”四个大字于石壁之上。

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

二、天坛回音壁,位于天坛中央的皇穹宇。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围墙,墙高3.72米,厚0.9米。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盖着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折射是十分规则的。当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面向墙壁轻声讲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虽然双方距离相距很远,但是可以非常清楚的听到对方讲话的声音。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所以称之为“回音壁”。

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

三、莺莺塔,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东的普救寺内。现今我们看到的,是公元1563年重修的,全塔13层,塔内外呈四方形,塔檐呈微凹的曲线形式,具有奇特的回声效应。在塔的附近以石相击,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类似青蛙鸣叫的回声。击蛙台是击石的最佳位置,蛙鸣亭是听回声的最好去处,在塔下可以听到从塔内传来2.5公里外蒲州镇上的各种声音。莺莺塔的回声机制主要在三个方面:塔内是中空的、塔檐上的复杂结构有反射作用、墙壁反射。

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

四、蛤蟆塔,位于三门峡市西部的黄河之滨。始建于唐朝,由于它是宝轮寺的附属建筑物,所以它的大名叫宝轮寺塔。寺院在战乱时被毁,只有蛤蟆塔幸存了下来。蛤蟆塔呈四方锥形,共分13层,高约26.5米,每层四角,装有铎铃,清风吹过,叮咚作响,犹如美妙的音乐。尤其令人称奇的是,游人立于塔四周数丈,叩石、击掌,会听到“呱呱呱”的类似蛤蟆的叫声。叩石或击掌越响、越快,这种蛤蟆叫的声音也就越逼真、越响亮,所以当地群众俗称其为“蛤蟆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