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的外形与效果的关系

助听器有各种款式和外形尺寸的系列产品。随着微型元件的发展,使助听器的外形尺寸得以大大缩小。对每个人而言,要选择合适的助听器,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听力学(听力损失的类型和程度)和非听力学(美观、使用、经济等)因素。

根据助听器的体积、功能、及适用范围主要分为:耳背式、耳甲腔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盒式、眼镜式、骨导助听器。

——盒式助听器的特点——

盒式助听器是一种老式助听器,在耳背式、耳内式出现之前非常流行,麦克风和放大器安装在盒子里,盒子可以放在胸前的口袋中。纽扣式的受话器助听器通过导线与助听器相连接。

优点:

1)受话器与麦克风距离远相互干扰小,因此可以提供最大可能的声音放大。

2)盒式助听器体积大,因此可以安装较多的微调控制器。

3)使用大功率受话器可以得到最大的输出声压。

4)使用5号电池,较为经济实惠

5)可用骨传导器杜绝了机械反馈。

缺点:

1)体积大,笨重又有连接导线,隐蔽性差,使用不方便。

2)麦克风没有固定在头前方,方向性差,有较大的机械摩擦声。

3)频响范围较窄,高频响应不好。

——耳背式助听器的特点——

耳背式助听器是挂在耳廓后面的,麦克风、受话器和放大器全部集中在助听器的壳中。外面有开关、音量调控器和电话档;还有耳钩挂在耳廓上,用一根塑料管一端连接在耳钩上,另一端连在耳模上,耳模放进耳道内,助听器放大的声音通过耳模传声。

优点:

1)功率大

2)选择范围广

3)可调节,调节精度依微调数目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缺点:

1)戴眼镜者使用不便

2)佩戴和取下都较困难

3)对外观要求较高的人而言,这种助听器还是太大、太显眼

——耳内式助听器的特点——

耳内式助听器根据其外形和在耳道的位置,分为耳甲腔式、半耳式、小耳道式和深耳道式四种。.

首先取下患者的耳印模,根据印模制作出佩戴者专用的外壳。然后在耳模与定制机试验室,把助听器面板放置在该外壳内,面板中含有受话器和麦克风以及放大器,这是目前较流行的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的所有部件被压缩放置在一个小壳。

优点:

1)由于麦克风和受话器固定在靠近鼓膜的正确位置,几乎不会有声音外漏,能取得很好的声学效果。

2)因受话器靠近鼓膜,放大的声音更加接近自然声

3)隐蔽性好、配戴舒适。

缺点:

1)容易引起声音反馈,补偿重听力患者的听力时有风险。

2)受话器易堵塞损坏,电池容量较小。

根据印模,制作定制机时,其尺寸应该尽可能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