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信明:這個悲催的詩人,最出名的是一句詩

元代文人辛文房編撰的《唐才子傳》記載了一個悲催詩人的故事。這個人叫崔信明。

崔信明:這個悲催的詩人,最出名的是一句詩

崔信明,生卒年不詳。是隋末唐初人物。這人是山東益都人。小時候據說很聰明,記性賊好,稍微長大一點後就以文章聞名於世。他有個老鄉叫高孝基,在京城裡做組織部副部長,長期搞人事工作,非常能識人,他就這麼評價崔信明說:“這小子才華橫溢,可惜沒有沒有個合適的位子。”

後來,崔信明終於在隋煬帝手上混了一個堯城縣令的小官。這時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竇建德建國稱王,崔信明的弟弟在他那裡混得風生水起,就想拉攏哥哥來一起享福。誰知,崔信明很有原則,不願同流合汙,便連夜翻牆跑了,躲到了太行山中。

過了若干年,大概是隱居博得一個好名聲,貞觀六年,即公元632年,一紙詔書來到家中,讓他去擔任陝西興勢這個地方的副縣長,後來扶正去另外一個地方當了縣令,最終死在了縣令任上。

崔信明:這個悲催的詩人,最出名的是一句詩

就是這樣一個人,對自己的文才驕傲地不得了,自以為比李百藥還要厲害。這時有個滎陽人鄭世翼,在揚州當錄事參軍這樣的小官,也是個恃才傲物之人。兩人冤家路窄,在船上碰到了。

鄭世翼說:聽說先生寫出了“楓落吳江冷”這樣的句子,不知其他詩作怎麼樣?希望先生不要吝惜,拿出來一起學習學習!

這可把崔信明牛逼壞了,欣然把自己多年的舊作拿了出來。

鄭世翼瀏覽了一下,還沒看完,就說道:“真是所見不如所聞!”說完把詩稿仍到了水裡,駕著小船跑了。

就這樣,崔信明流傳下來的詩作只有一首加“楓落呈江冷”一個斷句。

讀完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麼?

1.千萬莫裝逼——文藝青年

2.論雙機備份的重要性——IT男

3.交友要慎——社會學家

4.學會游泳,很有必要——孫楊

崔信明:這個悲催的詩人,最出名的是一句詩

好吧,我們還是來看看其留下的唯一一首詩作咋樣。

《送金竟陵人蜀》

金門去蜀道,玉壘望長安,

豈言千里遠,方尋九折難。

西上君飛蓋,東歸我掛冠。

猿聲出峽斷,月採落江寒。

從今與君別,花月幾新殘。

初唐時,律詩發展遠未成熟。本詩形式上保留了南北朝詩人的特點,內容卻顯得較為質樸,摹景也並不出色。如果是這樣的詩作,確實只能說一般,還不如“楓落吳江冷”這一斷句來得韻味。

崔信明:這個悲催的詩人,最出名的是一句詩

原文:

信明,青州人。少英敏,及長,強記,美文章。高孝基語人曰:“崔生才冠一時,但恨位不到耳。”隋大業中,為堯城令。竇建德僭號,信明弟仕賊,勸信明降節,當得美官。不肯従,遂逾城去,隱太行山中。唐貞觀六年,詔即家拜興勢丞,遷秦川令,卒。信明恃才蹇亢,嘗自矜其文。時有揚州錄事參軍滎陽鄭世翼,亦驁倨忤物,遇信明於江中,謂曰:“聞君有‘楓落呈江冷’之句,仍願見其餘。”信明欣然多出舊制。鄭覽未終,曰:“所見不逮所聞!”投卷於水中,引舟而去。今其詩傳者數篇而已。

這“楓冷吳江”確實還比較出名,很多詩人在其作品中化用過。

綺羅香·紅葉【宋】張炎

萬里飛霜,千林落木,寒豔不招春妒。楓冷吳江,獨客又吟愁句。正船艤、流水孤村,似花繞、斜陽歸路。甚荒溝、一片淒涼,載情不去載愁去。

長安誰問倦旅。羞見衰顏借酒,飄零如許。謾倚新妝,不入洛陽花譜。為迴風、起舞尊前,盡化作、斷霞千縷。記陰陰、綠遍江南,夜窗聽暗雨。


又如:

鷓鴣天·楓落吳江肅曉霜[宋] 曹勳楓落吳江肅曉霜。洞庭波靜耿雲光。芳苞照眼黃金嫩,纖指開新白玉香。鹽勝雪,喜初嘗。微酸歷齒助新妝。直須滿勸三山酒,更喜持杯雲水鄉。

這個悲催詩人,能有一句詩名傳千古,也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