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友誼醫院援藏醫療專家完成西藏自治區首例兒童門脈性出血內鏡下止血術

7歲的白瑪德吉小朋友反覆嘔血已經三年,經過西藏自治區和鄰省多家醫院的就診,手術後症狀有所好轉。9月14日,白瑪德吉再次出現嘔血癥狀,一早上就吐血4次,血量在200毫升左右。這讓原本放下擔憂的一家人再次心急如焚。“快把孩子送到拉薩市人民醫院試試吧,那裡有北京來的專家!”在一位親戚的提醒下,孩子父親索朗旺堆帶著孩子來到拉薩市人民醫院。

拉薩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伊比然恨從醫已26年。他了解孩子的病情後感慨地說:“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自2010年就開展了無痛胃鏡下成人食管靜脈曲張硬化治療術。這項技術在醫院已基本成熟,可是白瑪德吉的情況風險極高!我不敢做啊!”大家想到了北京市“組團式”援藏醫療隊成員,來自北京友誼醫院的消化內科專家劉春濤。在北京,劉大夫為許多成年人做過這類手術,但由他主刀的幼兒無痛消化內鏡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內鏡下套扎術卻是屈指可數。但劉春濤說:“再難也得想辦法,咱是大夫啊!”。

北京友谊医院援藏医疗专家完成西藏自治区首例儿童门脉性出血内镜下止血术

在拉薩市人民醫院醫務處的積極協調下,一場由消化內科、兒科、麻醉科、手術室共同參與的多學科聯動搶救啟動。鑑於患兒既往反覆嘔血,經內科保守治療及外科手術治療後病情仍反覆,多學科專家會診後決定,採取內鏡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治療術。在麻醉醫師的協助下,劉春濤帶領內鏡中心團隊精心準備、密切配合,為白瑪德吉成功實施了食管胃底重度靜脈曲張合併出血的胃底組織膠注射+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病因,其病情兇險,具有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反覆出血、不易止血等特點,是消化內科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死亡原因,死亡率極高。這也就是導致白瑪德吉反覆嘔血長達三年的病因。“孩子的病症是先天性的,發病率極低,在全國範圍內都很少見。”劉春濤說。

北京友谊医院援藏医疗专家完成西藏自治区首例儿童门脉性出血内镜下止血术

內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治療、硬化治療及胃底靜脈曲張組織膠注射治療是預防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重要措施,術後再發出血率極低。組織膠是一種水樣固化物,在胃鏡直視下將組織膠注射到曲張的胃底靜脈內,能有效地閉塞血管和控制曲張靜脈出血,較傳統硬化劑治療迅速安全副作用小,是有效控制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的理想方法。內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能夠有效預防和治療食管曲張靜脈破裂出血,大大降低死亡率。儘管手術只用了1個小時,卻帶給了白瑪德吉新的生命。

9月25日下午,劉春濤和伊比然恨再次來到病房看望白瑪德吉。躺在病床上的白瑪德吉小朋友正在爸爸的陪伴下,開心地玩著布娃娃,父女倆滿臉洋溢著開心、幸福的笑容。劉春濤叮囑說“這幾天可以給孩子吃些雞蛋羹、牛奶,再過一段就可以出院了!”

近年來,在北京市“組團式”援藏及北京友誼醫院作為創“三甲”主責單位的大力幫扶下,拉薩市人民醫院在臨床、教學查房、內鏡下診療技術及科研能力建設方面均有了明顯提高。西藏自治區第一例小兒的食管胃底重度靜脈曲張合併出血的胃底組織膠注射+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的成功實施,填補了自治區該項技術的空白,給各種病因導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合併出血的兒童患者帶來了希望。

北京友谊医院援藏医疗专家完成西藏自治区首例儿童门脉性出血内镜下止血术

二長按右側二維碼

我們竭誠守護您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