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学生都上初中了依然不知道学习,没有责任没有担当,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醒悟吗?

佩弦教育


家长对孩子的学业十分重视,并且抱有一定的希望,孩子在未来能收获成功。而现实中很多家长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因为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表现较为消极。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与学习能力,但由于叛逆心理而不知进取,应该如何正确引导?


初中生对学习没有主动性,说明对学习缺乏兴趣,应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努力完成学习目标。初中生对学习没有上进心,学习差的同学也不能放弃自己。家长就事论事,找出孩子学习的弱点,并与之沟通。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不应该一味地职责,要制定有效合理的学习计划与奖惩规则,给予孩子一定的压力与行为约束,促进孩子学习进步,告别学习散漫的状态。


初中生没有责任与担当,很大部分原因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生活中,家长要注意控制情绪,待人接物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一味地抱怨和指责是逃避责任的行为,还会产生一定的负能量。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孩子学会感恩与付出,做一个有担当的青少年。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初中时期的迷茫与消极状态,与所处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有关,家长与老师的引导与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家长对孩子给予尊重与理解,正确面对叛逆并解决问题,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制定学习目标,从迷茫的状态彻底醒悟过来。


决胜网


孩子在学习这件事上没有责任感,不知道主动学习,在压力(甚至棍棒下)都在逃避学习,这和父母的家庭教育有很重要的关联。

很多父母管教孩子学习的方式是:你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没好工作。或者是悲情的说教:你没看到父母为你付出了多少吗?难道眼睛瞎了吗?难道你愿意一辈子和我们过一样的生活吗?

诸如此类的根本不会让孩子主动的学习,未来有无限的可能,在孩子还处于上学阶段就拿未来来“吓唬”孩子,才不会起到好的效果。

另外,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和父母捆绑在一起,那么家长生孩子、教育孩子的目的就不够单纯。

要想孩子主动学习,除了多年持续的帮助孩子建设好的学习习惯之外,还需要不断的帮助孩子们持续的获得在学习上得来的成就感。

每个孩子对成就感的理解不一样,有的孩子认为获得高分是成就感,有的孩子认为进步是成就感,有的孩子认为父母的肯定和鼓励是成就感,有的孩子认为老师的赞美是成就感。

只有孩子不断的获得成就感,孩子才能主动的学习,才会主动的想要进步。家长在学习中要不断的帮孩子找到成就感。

最近数学听说进步了,老师夸奖你上课更认真了,你的同学说你最近变的更努力了……

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每一点的进步都看在眼里,让孩子在小圈子中获得成就感,被关注,被认可,孩子就会激发出无限的学习动力。而家长要努力的是让孩子不断的获得小进步,和他们一起解决困难。

时间上不要想着短平快,用一年半载的时间去改变和教化才行。


九斗学生心理


观点:

作为班主任我发现一个问题,经济越来越好,学生学习的欲望越来越低,缺少责任和担当,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各方面需求都得到了满足,相比较辛苦的学习,他们更喜欢沉迷游戏娱乐

。怎么办?只有让他们认识到父母的艰辛及生活的不易

分析:

1分责任,有担当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当你来到世间后,你就开始扮演一定角色,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了,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而当下不少家庭把学生的定位就是学习,除了学习家里一切都不用管,全部围绕着孩子转, 自己有什么不舒服的也是瞒着孩子。


但孩子如果在家庭中就没有责任意识,不会关心身边的人,你又怎么指望他有担当?这里我建议家长让学生参与家务,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父母适当显露下软弱:“宝宝,妈妈很累,能不能帮我......”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渐渐他才会有责任感。

2听人言,亲历练

我们班里有个学生平时特别捣蛋,喜欢惹事,并且脾气暴躁。他的家长是个建筑工人,交流时说起自己的孩子也是头疼不已,我注意到他的手和脚有些不一样,他说手上长的是老茧,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茧叠茧原来这样硬,他说脚上有伤,是因为最近上工被钉子扎到,工友一直用板子打出血预防破伤风,所以脚有些疼走路有些不利索。


后来我制作了一个关于感恩的主题班会邀请他给孩子们讲讲生活不易,没想到这个这个高大健壮的父亲说话有些吞吞吐吐,不过最后强调的话他说的很坚定,那就是:“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像我一样。”他孩子在下面听后眼睛红红的,这些不易他父亲没有给他说他也不知道,这之后他的孩子改变很大。

还有一个门口摆摊的小贩,一次放学后叫她叫住我交流后,我才知道她是我们班✘✘✘的家长。我问怎么没有见她孩子,她说孩子觉得没有面子就先回去了。她家孩子最近很有面子啊,刚刚买了个电话手表,其他学生都羡慕里。

之后我找机会把她和她学生叫一起交流一下,希望他孩子明白什么才是有面子,后来孩子有时间也会帮助母亲卖会小吃,家长反应孩子之后变得懂事多了。而电话手表我再也没有见,不知道是不是丢了。



3明艰辛,惜不易

见到过太多学生父母辛辛苦苦在外面打工而他们则是对此毫不知情,吃喝玩乐伸手要钱。在他们看来钱来的方式就是动动嘴,有的甚至是父母举债买手机。 这些孩子应该小的时候就让他去看看父母工作的环境,知道工作的辛苦,不要指望他们长大就明白,长大的孩子学会的就是啃老,各位能让啃一辈子吗?知道钱来的艰辛才能珍惜。


佩弦教育语:

很多家长小的时候对孩子就宠溺有加,却想着孩子大了就会自己懂事有担当,结果问题却变得更加严重。家长只有让孩子真正懂得生活的不易,他们才能更理解父母,变得懂事有责任感。


佩弦教育


孩子没有自己想要去学习的动力,主要是没有一个刺激源让他形成自主学习的动力.如果孩子自己不想学,家长和老师再怎么苦口婆心的教导也没什么用的.

我曾经也是一个非常不爱学习的学生,基本上上学就是混日子,成绩班上稳定倒数前三,老师单独找我去办公室谈过很多次,叫过很多次家长,爸妈也说过许多次,但他们越说我就越不想学.

直到初二下学期那年,因为公司破产的变故导致父母相继下岗,生活变得困难起来,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我变得开始渴望钱了,而且是非常渴望,后来我爸找了份保安工资,我妈在超市做导购,加起来也不到4000的工资。还累死累活.

下岗的那几天我爸找我聊了一次天,问我要不要读高中,如果我想读书的话,他们即使是去乞讨也会送我去读书.这句话真的深深刺痛了我,从那以后我为了钱为了父母开始疯狂的努力,每天除了学习不看电视不出去玩(因为那时手机还不普及,娱乐活动只有看电视和出去玩).

初三一次月考我惊人的考到了年级第八,班级第二,当时我的老师我的同学甚至我的父母都不敢相信,老师甚至单独问我是不是作弊抄了谁的,一些同学也问我是不是抄的谁的,我只能说我是自己写的,信不信由你们.

我知道我解释也是徒劳的,毕竟一次考试考得好是存在偶然性的,我必须以后的每次考试还有中考都必须考出好成绩,才能证明自己,这也更加激励我努力奋斗.

所以家长们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必须得刺激他们自己开始学习,而且刺激性越大效果越好,当然刺激的方法最好是自己根据生活事情寻找,我所说的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人.

好啦,最后又是广告时间:
我想成为一位厉害的热,如果你也想,请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成为那个牛逼哄哄的人.迷茫路上为您点亮前进的路.


迷茫指路人


  孩子上了初中依然不知道学习,责任不在孩子本身,可能有些家长不愿意听这话,心想:我付出的还少吗?你的生活保障还差吗?平时我让你做家务或出去挣钱了吗?就差我求着你学习了吧?你除了玩还是玩儿你咋就不长心呢?等等。

  凡是家长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学业上的,无一不是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是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完善的家规做为管教的依据,其后才是培养孩子做人,做事,完成学业。试问,有多少家庭里有家规(传统中也叫家法)?如果没有,那在一个家庭里的管教秩序是混乱的。而青春期少年恰是秩序感最弱的阶段,在混乱的家庭秩序中,孩子自然找不到生活和学业的目标。 

  先说教孩子学会做人做事。我曾经问过很多家长,你们是否教孩子学会分辨人?你们是怎样教的?绝大多数家长说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再问,你们打算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回答更是五花八门。但无一都有共同的现象,就是没有明确的标准,更不具体的目标。我给家长几点建议:一是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如学习做饭和卫生清洁,家庭理财,家庭事务决策,照顾家人。二是要明确给孩子表明态度,爸爸和妈妈通过辛苦打拼积攒的一切都不是你的,你必须要完成学业,成人后自己出去打拼,从零开始。三是不要拿上不上学来威胁我们,你是在为自己读书,我们不求着你上学。四是如果你感觉学习苦和累,甚至索然无趣,那就趁早离开学校,但家里不会养活你,只要你离开学校就必须离开家学会独立生存。五是如果你感觉翅膀不硬,那就听爸爸和妈妈的管教,按着要求把各项事做好,我们遵从一个原则——不劳者,不得食!

  再说亲子关系问题。孩子为什么缺乏责任感?是在没有教孩子学会做人做事的情况下,每天去指责、唠叨、埋怨,甚至是打骂之下,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让家长和孩子成了敌对关系。试想,家长这样做合理吗?你自己知道错在哪吗?好的关系,应该是彼此互相尊重,多一点赞美,多一点欣赏,多一点肯定,再看孩子,只要努力了,只要去完成既定任务了,就得到正向激励,孩子多开心啊!可是很多家长眼中就看不到孩子任何闪光点,看到孩子就气不打一处来,脸难看,话难听。换了谁生活在这个家里能有心情?能内心充满责任感啊?

  最后说学业问题,当家长让孩子明确生活目标后,也建立起生活节奏来,并且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前提下,才能和孩子谈学业目标,围绕初中各学科的特点培养孩子学习思维,掌握学习方法,激励孩子将自己的聪明发挥到极致。如果家长没有这个能力,你可以请专业的老师来辅助你完成啊。遗憾的是,很多家长明明不具备引导和辅助孩子提高学业的能力,还在那指手划脚斥责孩子不努力,不要说孩子了,连我都感觉到愤怒。

  说实的,关于初中生学习态度消极,甚至有厌学现象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这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两者紧密合作才能解决的。放在这里来解答,真的很难给你面面具到将做法罗列出来,只能给你一些面上的建议。我曾经写过很多这方面的文章,不妨网络上搜索一下,看看对您是否有帮助。


韩国成老师


题主描述的状况,在当下非常普遍,为什么呢?

1、青春叛逆期

到了初中,恰巧赶上青春叛逆期,所以,孩子会变得不听话,甚至一言不合就开吵,很多行为更是令家长愤怒不已。没办法,这个时候,家长生气也起不了实质性的作用,正确做法赶紧调整下自己的心态,学会正确应对孩子的青春叛逆期,可以从当当上买两本书学习下。

2、缺乏自控能力

小学阶段,家长和老师都管得比较严,更加关键的是年纪还小,不敢惹大祸,小打小闹这样的事情,也没有引起家长注意。可是,等到了中学就不一样了?

中学接触的人多了,而且很多离校远的同学,都会带手机。就算离家近的中学生,也很多都有自己的手机。有了手机,自然就会接触到更多外界信息,原本孩子自控力就弱,再加上几人的煽风点火,自然就偏离了正确轨道,学习什么的,自然就放一边了。

这样的情况,明知孩子自控能力弱,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交际圈,时刻提醒孩子,要向榜样学习。同时,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有主见,坚持原则,一心扑在学习上。

3、宠出了病

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很多都是从小到大宠过来的,宠出了一生的病,如公主病如太子病。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年级越来越大,这我行我素的个性更加明显。我想做什么,谁也别拦着,必须做成。

像我们这种天才,还用学习吗?有那时间不如玩两把游戏,多爽啊!这类中学生,往往把玩放在第一位,把享受把舒服放在第一位。

因为,从小到大,他们就是这样过来的。到了中学,自然也是如此。

请给孩子些苦难,苦难教育,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直一帆风顺,终有一天,孩子会跌跟头的,而且还是大跟头。

4、 不知人间疾苦

从小到大不知累为何物,不知苦为何物,谈何动力?就算你在他耳旁一天天讲,学习是给你自己学的,将来的一切都离不开学习……

他能听进去吗?

听不进去!

在他的潜意识里,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根本没有所谓的苦,没有所谓的穷。所以,他们没有学习动力,再准确一点,他们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不知道为何而学?

不妨带这些孩子去农村老家,最好是暑假去,那时农村很热的,没有空调,没有大鱼大肉,有的只是干活,有的只是蚊子咬,有的只是馒头咸菜,有的只是辛苦。

通过这样的对比,让孩子明白生活不易,让孩子明白为何要学习。让孩子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心用在学习上!

当然,还有别的办法,期待大家的献计献策。


说文写作


提问中涉及的其实是两个问题:一是孩子上了初中仍然不知道自我加压,对待学习不认真;二是孩子没有责任感,不担当。两者之间有联系,但又各有不同。

先看第一个问题:学习问题。“内因决定外因”,孩子上了初中仍然不想学习,主要原因是孩子学习的内动力不足。

也就是孩子无法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也没有足够的动力推动他克服惰性。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 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太好,自我约束力较差,上进心不强;

  • 在班级中学习成绩处于中游或偏下,受到的关注比较少;

  • 没有能够看得见够得着的目标;

  •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畅,虽然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却难以给予恰当的引导。

对症下药:

  1. 学会及时肯定孩子的努力。父母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讨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抓住他们感兴趣的点,指出他们在学习上的闪光点。尤其是孩子在取得些许进步时,要学会用拥抱等方式表达对孩子付出努力的肯定。即使孩子偶尔成绩不好,也不要唠叨,而是在他们冷静后,坐下来分析原因。


  2. 和孩子一起设定一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不要着急,每次前进一点点,积聚起来,就是很大的进步。家长是孩子情绪的稳定器,不要一看到孩子表现不如意,就各种训斥。你越着急,孩子就越不着急,力量的消长在你们之间的表现就是这么神奇。

  3. 给孩子找一个可以帮助TA进步的同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小看小伙伴的力量。他们受外界影响的因素也占据很大的比重。因此,在有了足够的内驱力后,也要从外面再加把劲,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再看第二个问题:没有责任感,不担当。这个主要是父母平时言传身教的问题。比如,

  • 父母虽然要求孩子体谅自己,但自己有时候对待老人也会表现出各种不耐烦。

  • 父母虽然要求孩子帮自己承担一些家务,却又经常嫌孩子做得不好,大包大揽过来。
  • 父母在孩子或者家里遇到困难时,经常抱怨或指责,而不是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

对症下药:

  1. 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到。而且说过的话要算数,不能经常毁约。

  2. 学会和孩子分担家务。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不要烦躁,而是要耐心指点,毕竟我们也不是从一出生就会做这些事情。

  3. 遇到问题时,要就事论事,先找解决办法,再反思问题根源。很多家长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指责别人做得不好,对孩子也是如此。这会让孩子感觉无论出了什么事推给别人就行了,责任和担当当然会越来越差。


亲子沟通如何说:拥有30余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你问我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关注!

亲子沟通如何说


孩子不知道学习,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感觉不到压力与需求,觉得自己现在这样很好,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成为一群被宠坏而吃不了苦了的孩子。

家长发现了这样的状况后,就要立马开始改变自己对孩子过度保护的作风,不可以再继续下去,那样只会害了孩子一生。

如果一时改不了,就可以花钱先将孩子送到相对比较严格的寄宿学校或夏令营,然后同步的调整自己,否则自己不调整,送到哪里都没用,孩子心理上永远没有办法真正独立。

也就是说,孩子之所以会变成这样,主要的责任是在家长身上,如果真心为了孩子好,就应该要从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生活习惯,该严格要求的一定要要求。

至于知识技能方面的成绩,家长全心交给学校即可,自己只要专心在于价值观与生活习惯的养成,千万不要混淆了自己的任务,否则会把自己搞得很辛苦,然后还容易出现反效果。

例如家庭作业,很多家长将孩子的作业完成的非常好,但,问题来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什么都没学到,只学到了偷懒,因为他什么都交给父母了,完成不好只会抱怨父母。

其实,无论完成的再糟糕,只要孩子能亲手作,多少都能学到什么,都会有些成长改变。但许多家长却自以为为孩子好,急躁的帮孩子完成,于是孩子该有的压力没了,学会了懒惰、卸责。

但是如果家长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角色,该帮孩子的例如学杂费,或作业所需的材料费等,这是家长应该解决的,但除此之外,千万不可害孩子,要保持旁观者的立场,可以鼓励或给予建议,但千万不可帮他作。

千万记住,我们的任务是要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害孩子无法成长。

所以请将焦点放在如何让孩子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与生活习惯上,其他的事情,都要尽可能的少管,尽可能的扮演好旁观者的角色,尽可能的置身事外。

这样孩子得以顺利的学习成长,自己也轻松。就是一开始心中会不安,这样到底好不好、对不对?肯定告诉您,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方式,孩子需要挫折,需要您在他受挫时在一旁鼓励呵护,但绝对不需要您帮他完成作业。

很多家长就是搞不清楚这些,才把自己搞得很累,然后得到孩子最后被宠坏的结果。


李霁之


我是初中住校后,几天没见到爸妈,幡然醒悟的。家是农村的,承包村里的加工房,打米、磨面,日常零用钱不缺,八几年,每天都花几毛一元买零食吃,冬天每天早上爸都会五点半起来煮饭送我到路边等班车,全村五六个小孩,只有我爸每天会送。小学成绩很差,反正就是不学,学不进去,不做作业。初中住校几天后,没见到他们,被窝里哭,心里一下就明白懂事了,那真叫刻苦学习,上厕所都是小跑,现在快四十了,我都记得在班里的名次,班里46人,第一学期半期23名,回家都觉得丢人,对不起爸妈,期末11名,后面逐渐到前几名,第一名,一直读完研究生。所以我觉得,改变孩子,靠父母如何爱孩子,没有责任心的父母,孩子不会有改变的动力。


御膳房YY


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学习,缺少责任感没有担当,这到底是谁一手造成的?

身边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抱怨:家长为了孩子能进入好学校,家长不辞辛苦、累死累活的干;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没有让孩子干过任何家务;为了让孩子上补习班,家长省吃俭用,一件衣服都舍不得买……,然而结果呢?结果孩子一点都不领情,养了一个白眼狼。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往往都是矛盾的,一方面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全面发展,一方面又不舍得让孩子干家务,怕浪费时间。这样孩子也就失去了许多锻炼的机会。

初中的孩子还不知道学习,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没有责任心、没有担当。一个责任心极强的人,是不甘心自己落后于别人的。

话又说回来,这个责任心是从小需要培养的,比如:在家可以让孩子负责家里花的浇水;负责自己书桌的卫生等。在学校可以让孩子负责关门窗;管理班里的图书角等。


在这里我可以透漏一下,我家孩子在班里除了负责其他的事情外,其中一项是他主动请缨的,那就是负责开关班里的门,那是相当负责的,有时候老师放学留人了,他非得等所有人都走完了,把门关好才回家。

别看一件小小的事情,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帮助很大。孩子的责任心、学习能力是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分不开的,正是在这些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中的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责任感逐步建立起来了。

至于怎样才能让孩子醒悟?我觉得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1.家长不要太焦虑。

不要整天都盯在孩子的学习上,要给他成长的空间。我朋友家的孩子上初三,光给孩子补课都花好几万了,每天下班就盯孩子的学习,否则就吵。孩子没有一点自己的自由时间。

结果孩子的学习一落千丈,从全年级200名下落到800名,孩子越来越叛逆,没有了往日的学习积极性。每次提起来,朋友都忍不住落泪。

2.不要太娇惯孩子。

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家长对孩子的爱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孩子呢?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岂不知,家长这样做反而害了孩子。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与生活能力息息相关的。平时要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3.多鼓励、多表扬。

无论多么努力的人,如果整日在被否定、被批评、被讥讽的环境下,他也会日益颓废的。所以说,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积极正面地管教。

4.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积极向上、家庭成员关系和睦。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环境。

5.多创造机会,使孩子从中找到成就感和自信心。


6.家校共育、家校共赢。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家长要和老师好好沟通,配合老师的工作,真正做到家校共育、家校共赢。

最后,祝愿孩子能够早日醒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