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已成熟,距離飛機上玩手機又近了一步

一直以來大家都在期待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在飛機上玩手機,雖然之前一直有傳聞,但均被民航部門否認,不過最近,民航局表示:飛機上使用手機條件已經成熟。

條件已成熟,距離飛機上玩手機又近了一步

指南發佈,為飛機上用手機鋪路

早在2017 年 9 月,民航總局在第五次修訂的《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CCAR—121 部)中放寬了對機上便攜式電子設備(PED)的管理規定,這讓不少人開始期待早日可以在飛機上使用手機,但這只是監管層面放寬了要求,具體規定還取決於航空公司。不過,民航局似乎打定主意要把在飛機上用手機這件事進行到底了,1 月 15 日,民航局出臺了《機上便攜式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用於指導航空公司驗證和評估機上便攜式電子設備的使用。《指南》表示,經過一系列技術測試和規章修訂後,民航局認為“開放機上 PED 使用的條件已基本成熟”。

條件已成熟,距離飛機上玩手機又近了一步

哪些設備可以在飛機上使用

這份《指南》中將便攜式電子設備(PED)分為兩類,一類為發射型便攜式電子設備,即能夠主動發射無線電信號(藍牙、 Wi-Fi)的 PED,我們常用的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等,都屬於這類;另一種是非發射型便攜式電子設備,指不具備無線電發射功能的 PED;或具備無線電發射功能,但發射功能已被關閉的 PED,例如充電寶(帶有無線跟由功能的不算)、計算器等。

條件已成熟,距離飛機上玩手機又近了一步

民航司對不同類別的 PED 使用和管控要求也有所不同,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明確可用的 PED 種類;明確可用/禁用的飛行階段;明確 PED 的存放、保管和應急處置要求;明確可用/禁用模式;明確通知旅客的方式以及內容。事實上,目前國內航班對電子設備的禁令主要是針對手機,筆記本、iPad 等大多是允許使用的,所以這則《指南》也可以看作是進一步推進了手機在機上使用的解禁。

條件已成熟,距離飛機上玩手機又近了一步

解禁並非為所欲為,上網還需時日

也許有人要問了:這是否意味著今後可以在飛機上使用任何電子設備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比如遇到以下幾種情況,機上全部 PED 設備(醫療電子設備例如心臟起搏器、便攜式製氧機等除外)都必須禁用:低能見度飛行階段、飛機疑似受到 PED 干擾。

條件已成熟,距離飛機上玩手機又近了一步

至於什麼時候能夠在飛機上上網,其實也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不過在一些國外的航空公司,這一需求已經實現,諸如卡塔爾航空、阿聯酋這類土豪航空,不僅提供了機上 Wi-Fi,還支持衛星通話、收發短信的功能,資費自然也是價格不菲。而短期內是不用指望國內航司提供通話類服務了,因為根據《指南》中的要求,即使可以在飛機上使用手機,也必須關閉語音和數據功能,只能開啟“飛行模式”。

條件已成熟,距離飛機上玩手機又近了一步

雖然目前民航局已經對飛機上使用手機做出了指導指南,也表示條件成熟,但是想要像在地面上一樣暢快耍手機還需時日,咱們也得再耐心等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