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支付走的太快,老年人能否跟上時代的節奏?

數字支付走的太快,老年人能否跟上時代的節奏?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本來是大自然生物演化的一個再尋常不過的過程,然而用在當今社會“老年人步伐”的現狀,未免感覺有些莫名心酸。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老一輩還沒搞明白網絡和智能手機是怎麼回事時候,數字支付已經鋪天蓋地而來,微信、支付寶、各種錢包APP層出不窮,出門不帶錢包,手機支付年輕人早已經習以為常,而在智能時代的老人,卻顯得格外小心翼翼。

數字支付走的太快,老年人能否跟上時代的節奏?

時常在路上我們會遇到乞討的老太太,或許他們中有很多根本不理解人們出門現在已經只帶手機的習慣,即使想施捨也只能無奈的笑笑,如今社會但凡生活過得去,誰會屈尊乞討,不過是兒女不孝罷了,風雨中蹣跚的步履難免有些讓人心酸,當然不乏也有直接掏出二維碼騙取善心的職業乞丐。

數字支付走的太快,老年人能否跟上時代的節奏?

還記得老爺爺店鋪買東西,現金支付,遭受收銀員嫌棄要求微信支付的遭遇麼。

面對無理的要求,老爺爺顯然顯得有些驚慌,用了一輩子的人民幣既然買不了東西了。我們不得不指責店員的不是,同時也應該想一想,發展迅速的社會是否應該等一等老人,像當初我們小時候走路一樣,老人等著我們。

數字支付走的太快,老年人能否跟上時代的節奏?

等一等老人的步伐,移動支付、水電煤氣網上繳費、醫院網上預約掛號、外賣、快遞、滴滴等等,請你們慢一點,老人還沒來得及適應。

數字支付走的太快,老年人能否跟上時代的節奏?

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一部智能手機無疑對於老人來說是一大難題,還記得網絡購票後,春運期間,老人三番五次的去火車站買不到回家車票,著急回家的他,在火車站對售票員下跪的舉動麼。

“網上購票俺不會”老人哭的像個孩子,他想家,他也想回家。

數字支付走的太快,老年人能否跟上時代的節奏?

面對科技融入社會的社會,對老人的傷害有些猝不及防。

如今,年輕人家庭壓力大,往往一個人要養活一家人,面對房貸、車貸,只能拼命工作,高強度工作疲憊不堪,很難事事顧及到老人,對老人耐心照顧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小孩子從出生就生活在智能時代,他們更傾向於去探索新奇的世界,在網絡中嬉鬧,他們說的老人不懂,老人瞭解的,他們不感興趣,他們的世界老人也難以融入。

慢慢的,很多老人更願意自己生活,也慢慢的變得孤獨。

數字支付走的太快,老年人能否跟上時代的節奏?

日新月異的世界,對我們輕而易舉,對於老人千難險阻,就好比小時候的你不會筷子。

工作再忙,請我們慢一點,再慢一點,就像小時候老人帶領我們穿衣、吃飯、說話、走路一樣,也讓他們去熟知這個新奇的世界。

留一點時間,教他們微信,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教他們簡單的小額度支付,如何網上查找,如何使用導航不迷路等等。

老人是最孤獨的,我們只需要留一些交流時間,慢一點,耐心一點,讓他們不再感覺被這個世界拋棄而對這個世界充滿恐懼,讓他們多一點陽光,多一些笑容。

請記住慢一點,耐心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