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邓州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三农全媒体记者 姜书建 通讯员 张洋


9000余名干部职工奔赴扶贫一线,倾情帮扶36245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投资1.5亿元,建成村级光伏电站92个,使3500名贫困户受益;累计发放扶贫贷款3.7亿元,带动4994户贫困户受益;投资2.3亿元,对贫困村、中心村电网进行改造升级……

三年来,河南省邓州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坚定不移聚焦目标任务、拉紧责任链条,脚踏实地在236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正一步步将脱贫致富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提升政治站位 做好顶层设计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邓州市委、市政府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多次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等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深刻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全市形成一致共识和自觉行动,确保中央、省、市各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邓州市先后多次组织党政考察团赴兰考等地考察学习,邀请省相关领导和专家到邓州开展理论讲座及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广大干部对脱贫攻坚政策的认知能力、运用水平。

同时,在市级层面,邓州市运用“1+46+124”工作模式,确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组建了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16个专项工作组、23个工作专班,定期会商,信息共享,强力推进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在乡镇层面,建立“3+N”责任体系,村级层面建立“5+17+N”责任体系,贫困户帮扶层面建立“6+N”责任体系,实现了由脱贫抓脱贫到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转变。

聚焦重点任务 突出脱贫实效

记者在邓州市林扒镇沟王营村、闫东村、千兵村、周西村看到,大片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在阳光的照射下焕发着勃勃生机,昭示着丰收的希望。

“我公司响应政府的号召,大力发展涉水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邓林香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大宗站在稻田旁边,眼里充满了希望。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和邓州市农开公司签约流转土地11000多亩,其中2000亩发展稻虾混养,9000亩发展水稻种植,预计带动贫困户70余户。

此外,邓州市围绕农业大市的特点,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启动孟楼、林扒、陶营、都司4个乡镇涉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建设,发展水稻种植和稻虾、稻鱼混养5.3万亩。发挥黄志牧业龙头带动作用,探索“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小区+贫困户”的邓农模式,带动13个乡镇4598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与此同时,邓州市全面落实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优惠政策;发放2018年春季贫困家庭学生各类资助资金623.8万元,受益贫困学生8665名;107个贫困村客运班车已全部开通,2018年贫困村道路建设计划完成83个项目170公里,目前已开工50个项目、完工19个项目。

创新工作思路 拓宽扶贫渠道

邓州市依托网格化管理和“四化双评”大数据优势,建立脱贫攻坚专项工作信息库,把服务、指导、管理和监控等各个环节,融入“四化双评”大格局中,实现了对贫困村、户的基础信息、帮扶成效等方面的动态监管。

邓州市孟楼镇探索推进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提高农村土地资源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村支两委推进脱贫攻坚的能力。目前,邓州市市已有6个乡镇正在推广复制孟楼模式,已流转土地50万余亩,年底将在全市全面推开。

在此基础上,邓州市还抓住村两委换届时机,配强配齐村两委班子,健全完善驻村干部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脱贫责任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的管理。实行县处级领导、乡科级干部全员培训,对村脱贫责任组、驻村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已开展培训6期,培训人数1220人,切实提高了扶贫干部的帮扶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