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空置房:中國要征空置稅?世界各國空置率對比,哪裡最低?

一、中國要徵空置稅?

近日,國務院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表示,為了逐步燙平房地產泡沫,房地產稅應該分類進行,率先出臺能夠精準遏制投機的消費稅、流轉稅、空置稅,然後再從容考慮物業稅。

仇保興認為,國際上普遍認為一個國家比較合理的房價收入比是1:7左右,“在中國的國情下,十倍左右或者再多一點,問題不大,但現在有的城市已經高於二十倍。”

與此同時,仇保興強調,中國房屋空置率比較高,像鄂爾多斯空置率達到70%,北京空置率在10%~20%,而從國際上看,一般推出空置稅的國家住房空置率在5%左右。

因此,仇保興指出,物業稅可以等5年,但消費稅、流轉稅、空置稅先行,從而燙平房地產泡沫。

關於仇保興的觀點,有人認同,也有人反對,比如,著名經濟學家薛兆豐便認為徵收空置稅沒有任何實際效果。

關於中國徵收空置稅,被提過很多次,但目前仍然處於討論階段。不過如果中國真的徵收空置稅,想必很多炒房客都會受打擊吧。

二、什麼是空置率

空置稅對應的是空置率,即空置的房屋面積和總房屋面積的比例,是判斷樓市泡沫有一個重要風向標,同時也是投資房產的重要參考依據。而空置率一般又可分為自住空置率和出租空置率,後者對投資影響較大,以下數據若無特殊說明指的都是出租空置率。

那麼,空置率在多少是合理的呢?

按照國際通行慣例,商品房空置率在10%以內為合理區,此時商品房供求平衡,有利於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而空置率在10%-20%之間則為空置危險區,此時政府可能就會採取一定措施,加大商品房銷售的力度,以保證房地產市場的正常發展和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當空置率在20%以上的,那麼就為商品房嚴重積壓區了。

三、世界各國空置率盤點

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世界各國的空置率

美國

首先是對空置率計算比較完善的美國。

根據美聯儲的數據,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美國的出租空置率為6.8%,處在合理區內。

劍指空置房:中國要徵空置稅?世界各國空置率對比,哪裡最低?

根據近十年的數據,不難看出,美國的空置率除了在次貸危機時比較高,其餘時間基本維持在7%左右。

而美國的自住房空置率就更低了,目前只有1.5%。

劍指空置房:中國要徵空置稅?世界各國空置率對比,哪裡最低?

具體來看,以下是2000-2017年美國不同地區的出租空置率

劍指空置房:中國要徵空置稅?世界各國空置率對比,哪裡最低?

根據上圖,美國西部地區的空置率最低,只有4.5%,而南部的空置率最高,有8.8%。

具體到各大城市,空置率如下

劍指空置房:中國要徵空置稅?世界各國空置率對比,哪裡最低?

加拿大

以下是2000年至2016年,加拿大的空置率情況

劍指空置房:中國要徵空置稅?世界各國空置率對比,哪裡最低?

與美國相比,加拿大的空置率要更低,截至2016年,只有3.7%,16年裡基本維持在2%左右。

澳大利亞

根據澳大利亞房地產協會(REIA)的數據,目前澳大利亞全國的平均空置率低於3%,處於基本滿租的狀態。

劍指空置房:中國要徵空置稅?世界各國空置率對比,哪裡最低?

空置率最低的是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只有1.1%,另外置業重點城市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的空置率也很低。

法國

以下是1985年至2017年法國的空置率情況,數據來源歐洲央行

劍指空置房:中國要徵空置稅?世界各國空置率對比,哪裡最低?

根據上圖,2017年法國的空置率為8.1%,在本文所列舉的國家中相對比較高。另外,法國的空置率呈V字型變化,從2005年開始不斷上升。

德國

以下是1991年至2017年德國的空置率情況,數據來源歐洲央行

劍指空置房:中國要徵空置稅?世界各國空置率對比,哪裡最低?

截至2014年,空置率為7.9%。從1998年到2010年,德國的空置率都比較奧尼平穩,而從2010年到2011年,變化非常大,從8.4%猛降到4.5%,之後3年又快速增至7.9%。

英國

以下是2010-2017年倫敦公寓的空置率

劍指空置房:中國要徵空置稅?世界各國空置率對比,哪裡最低?

倫敦公寓的空置率最近幾年持續下降,從2010年的5%降到1.8%,由此可見,倫敦的公寓基本處於滿租狀態,供不應求。

四、哪些國家徵收空置稅?

目前,世界上有一些國家已經徵收空置稅了。

劍指空置房:中國要徵空置稅?世界各國空置率對比,哪裡最低?

1、法國

在法國,住宅空置超過1年需要繳納房屋總價值10%的空置稅,第2年增加到房屋總價值的12.5%,第3年稅率為15%。稅率還是比較高的。

2、英國

在英國,房產空置達到兩年以上,政府將對空置房屋收繳100%額外市政稅。

3、加拿大

在加拿大溫哥華,房屋空置超過半年,需要按照總價值的1%繳納空置稅。

4、荷蘭

在荷蘭,如果有房屋空置超過1年,國家將允許其他無房人士入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