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与滴滴司机到底谁才是弱势群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出租车和滴滴一直被热议

现在网上一搜,滴滴公司的口碑和出租车的口碑如何

相信大家心中自然有数

出租车咱先不谈

先说说滴滴公司、在滴滴司机心目中的印象

咱们可以在应用APP中,滴滴车主软件的评价得知

出租车司机与滴滴司机到底谁才是弱势群体?

那我们今天就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一说

出租车司机和滴滴司机谁才是弱势群体

首先咱们要把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区分一下

营运模式的不同:

传统出租车:

巡游出租车,经常出没于车站,商场,医院等人流量较大场所

看见路边乘客招手就去载客

一般都是主动拉客或者巡游等乘客招手

滴滴网约车:

系统指派模式、随机派单

不允许拒单、不能挑单

不需要找客源、只需要等系统派单

对比一下咱们可以看出,出租车大都是主动出击

自己主动找乘客、随时可以出发

而网约车就比较被动了

接单主要还是看有多少人用滴滴打车软件叫车以及自己服务分的高低来决定

客单利润的不同:

出租车和现在滴滴快车的价格基本没多少区别

滴滴多少钱,出租车差不多也是那个价

关键就在于接到什么样的单了

出租车司机可以挑客

滴滴司机只能是来什么单就接什么单

出租车司机与滴滴司机到底谁才是弱势群体?

如果给司机派个3公里的单,行程3公里

实际开车行驶6公里,耗时15分钟左右

收到起步价10元,到手恐怕还没有8块

这样的话是很难赚到钱的,尤其是二三四线城市

起步价更低,绝大多数都是低消单

开7公里到手五六块、除了油耗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纯粹就是在当活雷锋

司机意愿与乘客需求的不同:

谁都想接那种单笔利润大,有回头客的单

这样跑一天赚的钱自然也是很多的

所以出租车司机一般都会在车站门口等

看见有人出来了就问他去哪里

如果去的地方能赚钱就载

不能赚钱就说不打表,一口价

出租车司机与滴滴司机到底谁才是弱势群体?

出租车拒载不一定就是不道德的。

司机挑客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滴滴司机也想接大单、但是小单不停的来,几天也接不到一张像样的单子

看见小单就拒载或者不去接乘客的话就会被投诉

轻则扣分罚款

重则封号处罚

网约车不同于出租车

网约车接客完全是靠注册的车主端账号

该账号几乎完全受到平台的管制

出租车司机与滴滴司机到底谁才是弱势群体?

一旦封号,司机就完全失去收入来源

而很多司机被扣分或者被封号找工作人员理论

得到的答复基本上就是

“我们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您的问题我们会记录的

会有工作人员在48小时内联系您”

而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工作人员来联系

就算联系了也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工作待遇的不同

传统出租车一般都是挂靠到公司的、车辆可以轮班

证件齐全、维修保养都有合作的汽修厂、价格比4S店和外面的汽修厂便宜

出租车司机与滴滴司机到底谁才是弱势群体?

网约车大都属于个体经营,绝大多数司机都是没有办证的

一个人一台车、没有轮班这一说、也没有五险一金什么的

一旦被查将面临巨额罚款

现在网约车严重冲击了出租车原有的市场份额

不过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

滴滴司机大都赚不了多少钱

出租车司机客源少了很多,收入明显下滑

很多出租车司机都改行了

其实仔细想想出租车司机和滴滴司机都变成了弱势群体

一方面由于网约车的冲击导致出租车收入明显减少

不能再向以前那样了

滴滴司机这边由于平台的制度完全偏向乘客

司机跑滴滴根本没有保障,在滴滴公司那边更没有有效的发言权

说句很现实的话:滴滴司机变成了廉价的车夫

整天开着十多万的车,平均一单赚到的钱还不如摩的赚得多

眼看油价越来越高,根本赚不到什么钱了,有些单甚至赔钱都要跑

却不能团结起来维护利益

对此,你怎么看

你觉得滴滴司机和出租车司机是弱势群体吗?

关注“唇扬”

从此开车不迷路、我们都在等你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