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對浙江創新科技企業印象深刻

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對浙江創新科技企業印象深刻

近日,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馬不停蹄地在浙江參觀訪問,訪問間隙,羅家良接受了浙江日報專訪。

寧波舟山港、正泰集團、海康威視……近日,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馬不停蹄地在浙江參觀訪問,訪問間隙,羅家良接受了記者專訪,暢談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及浙新合作等話題。

問:多年來,中新兩國的經貿合作成果豐碩,未來將在哪些方面深化合作?

羅家良:新中兩國在不同層級上的合作項目有很多。當然層級最高的是兩國政府間的合作項目,像蘇州工業園、天津生態城,還有重慶的互聯互通項目。

其中,蘇州工業園是一個比較成熟的項目,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對於它今後的發展,我們正在探討新中兩國是否能夠結合“一帶一路”倡議,利用在蘇州的合資公司到“一帶一路”沿線的第三方國家發展項目。而最新的重慶互聯互通項目則著重於在金融、物流、通信等領域有所突破。

在我看來,未來新中兩國的發展,“一帶一路”是一個主要焦點。

新加坡是較早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據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中有近三分之一都是先流到了新加坡。當前,新中兩國正在全力打造四個平臺以支持“一帶一路”的發展。

一是金融服務平臺。新加坡是世界重要的國際金融市場之一,有很多中資企業來新加坡融資,我們會繼續發展這方面優勢,更好地通過人民幣結算來推行“一帶一路”。

二是基礎設施平臺。新中(重慶)互聯互通項目下的“南向通道”已超越雙方的初步預料,實質性的把“一帶”和“一路”連接起來以便帶來更大的網路效應。我們通過鐵路、公路、水運打通了一條從中國西部到新加坡的陸海貿易新通道。

三是三方合作平臺。過去,新加坡和中國的經貿互動多是以新加坡資本到中國投資為主,隨著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我們還可以探討運用彼此優勢互相合作,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複製新加坡在中國投資的成功模式。

四是商業服務平臺。投資、項目多了,可能出現的商業糾紛也會增多。我們希望儘量不要把這些問題政治化,利用現有的市場和社會機制來解決爭端。新加坡擁有完善的商業糾紛調解中心,仲裁庭和商業法庭可為參與“一帶一路”項目的企業提供服務。

新加坡和中國的合作早已不僅僅停留在經貿合作上。當前,兩國在反腐敗、社會治理、官員培訓、人文交流等各個層面都有深度合作。就以培訓這一領域為例,到目前已經有55000多名中國的幹部到新加坡參加各類的課程,新加坡也有許多官員到中國參加培訓課程。我們希望能更好地讀懂中國,多瞭解中國的體制、市場、機遇等等,以謀求共贏。

問:對浙江印象如何?浙新合作有哪些可能性?

羅家良:G20峰會期間我也曾到訪浙江。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也是對外投資“走出去”的大省,在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中形成了獨特的“浙江模式”。

“一帶一路”是新中兩國未來發展的主要焦點。浙江資本、浙江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可以藉助新加坡作為區域金融中心的功能,以及法務等多元商業服務功能,加快“走出去”。例如新加坡有眾多國際金融機構,“一帶一路”基建項目、投資項目有了這些機構的參與,可以提升項目評級,降低企業貸款利率,從而降低融資成本;同時,在法律服務的支持下,也能降低企業“走出去”的風險。

在此次走訪中,我對浙江的創新科技企業印象深刻。新加坡政府和民眾對新科技有相當高的接受程度,可以成為各類新科技、新模式的絕佳試驗區。阿里巴巴已經在新加坡設立了研發中心,未來我們希望迎來更多的企業區域總部和研發中心,從新加坡出發,浙江企業可以更好地在走向東南亞,走向全球。未來,新加坡和浙江還將在港務、能源、自貿試驗區建設等層面展開深度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