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东北崛起,要分清四和十发音;容纳陌生人进入城市

任志强:东北崛起,要分清四和十发音;容纳陌生人进入城市

8月30日,沈阳产业金融博物馆摄影沙龙夜话,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请来两位重量级嘉宾潘石屹、任志强。任大炮出席的身份,是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五任会长。

这次论坛,潘石屹首次披露了任志强“出生在丹东”的秘密,两人像好基友般逗趣,惹得观众哈哈大笑。

任志强讲话,自然离不开经济、房地产话题:

1,任志强出生在丹东,刚出生时被金日成抱过,老家在辽宁(潘石屹语);

2,东北要再次崛起,要容纳非本地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人流;

3,一个城市的房价高,证明这个地区有经济增长实力和公共资源竞争力;

4,城市竞争能力提高,才有可能支撑房价持续上涨;

5,东北人总是十和四分不清,其实是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接纳新事物。

以下为任志强讲话实录:

01

任志强:东北崛起,要分清四和十发音;容纳陌生人进入城市

我父亲大概是从山东被派到东北来,不知道王巍博物馆为什么没有写辽东和辽西之分。辽宁省的人大概没人知道,原来它是辽东省和辽西省,还包括察哈尔。

(辽宁)五十年代搞得好,可能是因为我父亲。那时,(他)好象是财政厅厅长,我记不太清楚,因为太小。1953年我父亲被派到越南去,就离开沈阳了。我出生的时候,我母亲正路过鸭绿江大桥,我出生在那儿。小时候就记住了一件事,我们家警务员14岁,非要找朝鲜族姑娘谈恋爱。给我灌了很多江米酒,最后我睡了两天两夜没醒。我妈妈来了,说这孩子怎么了?警务员坦白,跟朝鲜族姑娘荡秋千去了,给我灌了很多江米酒。

据说,我们家在沈阳住过两三年时间,我哥哥一直到上初中的时候,才从沈阳到北京,我没什么印象。

大概十年前,我来沈阳做体系改革研究报告,就查了一下沈阳人口增长率,现在大概800多万人,那时候大概近700万人。一年新增人口7万人,我想沈阳完蛋了。因为当时出生率是2.7,按道理说,你最少应该增长20万人才对,为什么只增长了7万人。就是有人从沈阳走了,没回来。

大城市一定是很多外地人来的城市,因为这个城市很有吸引力。如果这个城市失去了对人口高速增长的吸引率,这个城市基本就稳定在这。如果人口往外流,这个城市就开始往下降了。

改革开放后,沈阳利用(前)苏联各种境外援助形成的工业增长能力,就开始逐步下降。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市场竞争,国家完全靠东北工业基础完成我们的GDP。而后当市场竞争出现的时候,大量民营经济,像潘石屹这样的小老板就发了大财。所以,各地的经济就猛往上上。但是,沈阳和其它地区仍然是以国有和军工和相当一部分由政府控制的核心力量为主。所以,他(沈阳)就在改革之中没有记上这个事。

02

任志强:东北崛起,要分清四和十发音;容纳陌生人进入城市

你们听王巍说的是哪儿的话?典型东北话吧,“四”、“十”不分。我们金融博物馆举行一次活动,(有一个词)“四十四次”,他念了大概十分钟,念不清“四十四”。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他(虽然)离开沈阳很多年,但改不了了。他一定认为,东北话是我的根。

你们可以看看,英国在十八世纪,迅速形成一个城市化过程。我要特别强调,(这个过程),不是本地人统治陌生人,而是城市化过程中,陌生人改变这个城市,否则这个城市不会有创新。比如说,他就是坚持,不改四和十,十和四的发音。

我也曾经是东北人,我在小学四年级之前,跟他一样,分不清楚十和四。那时候有汉语拼音,我老师拼命让我读汉语拼音,终于把十和四能说清楚。他(王巍)比我更现代,比我小那么多,还是分不清楚四和十。

东北人的习惯就是在这儿了,他拒绝接受其它语言和思想的时候,就难以进步。

有时候,该学点东西的时候,要学点。我们看到海南也好,那一大群,一个大院里头,全是东北话,就改不过来。

所以,人的进步和努力学习,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密切相关。

我想我们沈阳和辽宁再发展,重要的是把国际上和国内先进的东西学过来。

黄奇帆讲到了我们做不到0到1,我们至少要把1到100学会了。

到目前为止,改革开放后,几乎没有多少创新,是从东北地区发展起来。因为,过去的日子太好了。

我更认为,东北的再次发展,重要的不是讲究我现有的技术如何,现有的资源条件如何,而是在于能不能把其它城市和国际上先进的东西学回来,能不能容忍陌生人,进入到这个城市来。

闯关东,历史上很多都是外地人。东北人,大部分是山东或其它地区转过来的。为什么那时候,能在一个很贫困或者荒芜的时期迅速增长,就是因为陌生人来。

如果我们拒绝陌生人的话,我们就很难把最先进的东西学进来、引进来、改变自己。我个人认为,东北再次崛起,很重要是能不能容纳非本地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新人流。

否则,还是会停留在“十”和“四”不分的基础上。

03

任志强:东北崛起,要分清四和十发音;容纳陌生人进入城市

王巍:这两位,大家都知道他们本业是干什么的,现在请他们谈一下对房价怎么看。潘石屹先来。

潘石屹:

一定要任总先来。这样敏感的话题一定要他先说。

任志强:领导不准说房价。我一般不太说房价。

潘石屹:(大家)把鞋准备好啊。

任志强:据说这一段时间东北房价是涨得比较快的,因为前一段时间,该涨的时候,东北房价不涨。所以到了大量棚改,东北房价就涨得比较快了。在中国的统计里,过去只有东部、西部、中部,现在突然增加一个叫东北地区。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房价最高,紧接着就是东北房价第二,第三才是中部,第四才是西部,变成这样一个顺序了。

东北地区还是比中部和西部地区富有,别看它GDP从80年以后掉上来,总体而言,还是比那些地区富。增长速度慢了,但原来的老基础还在,所以相对来说,还是比那些地区富,最后的结果,还是要看城市化。

当城市发展速度越快的时候,房价增速度就会越快。整个东北地区,现在低于全国平均房价,七千多块钱,排第二;中部地区六千多,西部地区也是六千多,一级级往下降。说明东北地区不管怎么样,(虽然)经济实力,增长速度都有所下降,但总的原有的基础,盘子比较大,相对比其它地区富裕。

东北人最主要是把自己钱都花在海南等其它地方去了。如果把钱都花在当地,可能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比现在更快一些,更好一些。

一个城市里,有人说房价越低越好。其实不是,房价高,恰恰证明这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实力是在的,公共资源竞争能力是在的。如果没有竞争能力的城市,房价高了,它自己就垮了。所以只有竞争能力高的时候,房价才会高,才有可能支撑房价持续上涨。

东北有很多地区,比如说抚顺,矿没有了之后就出现问题。比如大庆,油没有了就开始出现问题。但还有一些城市,它的经济实力还是维持在人均比较高的水平,还有机会翻身和增长。这个就要看我们的ZF官员及当地的政策,能不能调动我们更多民营企业的积极性,让经济有所发展。至少,把投到外地的钱,投到本地来,也可能比现在的情况要好得多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