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频”的苹果,透露的是贪欲也是创新的缺乏

近日,苹果公司发表声明,就其备受争议的降低老款iPhone手机速度以保护电池稳定性的决定致歉。这是苹果在2017年继iPhone 8销售遇冷, iPhone X销量下滑之后所遭受的又一打击。华尔街一家投行甚至将苹果股票进行了评级下调,将其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苹果短期内“万亿市值”的梦想恐将难以实现。

就在我们纷纷为这家号称“伟大”的公司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不禁要问一句,如今苹果究竟怎么了?

配不上高价的创新

曾经,苹果都是创新的代名词,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新体验都在苹果手机上得以实现。而如今呢?售价近万的iPhone X除了全面屏外和脸部解锁外,并没有颠覆性的创新。而所谓的“全面屏”也只是一块屏占比较高的异形屏,而并非什么高大上的创新,甚至都不是苹果率先使用的!加之国内手机品牌都推出了全面屏手机,甚至一些千元机也配备了全面屏。不到半年的时间,高大上的全面屏技术已然沦为了烂大街的存在。

随后的结果显而易见,根据Localytics的数据显示,iPhone X销量最大的时间段,是产品刚刚公开销售的那一段时间,时间只持续了大约2周左右。不仅如此,无线充电功率被阉割,尴尬脸部识别体验让这一新潮技术变成了消费者吐槽的对象,iPhone X发布的两周内,绝大部分与之相关的全是关于Face ID遭到破解的报道。

“降频”的苹果,透露的是贪欲也是创新的缺乏

两个星期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的iPhone X蓝屏、花屏、低温自动关机的一系列报道。

苹果之所以是苹果,便是因为其新潮的创新设计和卓越的产品品质,当近万块的苹果和千元左右的安卓手机有着同样的面孔、出现同样的质量问题的时候,用户必然不会满意。

“降频”的苹果,透露的是贪欲也是创新的缺乏

诺基亚的后尘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当年的诺基亚,当年它在手机市场一家独大之时,一些小县城的手机店里全是一些“NCKIA”、“NOK1A”之类的手机,因为诺基亚的外形容易模仿,且行货手机售价昂贵,使得一大批山寨手机有了存活的空间。同时当年的诺基亚手机分为几个系列“N系列”、“E系列”等等,由于公司规模庞大、产品线固定,从而导致了诺基亚的手机创新成本极高,每次手机的升级换代也只是在原有的版本上进行修修补补式的“微创新”,比如升级一下内存、摄像头,从而给了市场一种诺基亚缺乏创新、新产品的推出总是慢人一步的印象。

而今的苹果,好像也是如此。每年的新机,升级一下处理器、内存,最多推出一个新的颜色。而其他的,甚至连外形,苹果手机都很久没有过变化了。以至于每当5Giii看到朋友的iPhone手机之后,都要问一下,他拿的到底是6、是7还是8?

形容安卓手机的同质化,可以说盖上商标后就不能辨别是哪部手机,而到了iPhone这里,看到商标都已经开始分辨不清楚了。

贪婪商人与极致geek的差异

当初乔帮主的iPhone发布之后,大家迅速为其所折服,纷纷感叹原来手机还可以是这样的,于是一大批人开始摒弃诺基亚转投苹果。

因为什么?就是因为乔帮主是狂人、是极客,他的产品敢于大胆创新,并且是最新最潮的。而如今呢?库克时代的苹果给人的印象,只是在“吃老本”而已。

苹果创新不足,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偏偏有些人只看苹果有多少数量的专利储备,苹果的实验室又研发出了什么“黑科技”。只可惜,不能应用在产品上的一切创新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即使是当年的诺基亚实验室里的技术比苹果先进的多、即使是现在苹果每年仍需向诺基亚缴纳专利费,可是诺基亚手机业务依旧不存的事实仍未改变。

诚然,当公司做到一定的规模之后,想要在自己的产品上再进行颠覆性的创新是要承担极高的风险的,而且是需要相当的魄力的。可这并不能成为苹果停滞不前、甚至开倒车的理由。即使是诺基亚转投微软的Lumia阵营,市场占有率被归入others的时候,5Giii在2014年买的Nokia Lumia 525在昨天还能正常使用。

“降频”的苹果,透露的是贪欲也是创新的缺乏

而相较之下,苹果单方面所提的“为了避免电池故障,而对老型号手机人为锁频”仍然有待商榷,为了“道歉”而降到218元的电池更换价格也仍显诚意不足。

而在更多人看来,苹果这样做的目的更像是为了促进人们频繁地更换新手机。毕竟现在的苹果已经失去了当初产品革命的勇气,完完全全变成了一家中规中矩的商业公司。而当苹果的产品失去了炫酷、新潮的标签之后,更好的做法便是依靠旧机器的卡顿来维持人们的换机热情。

结语

根据当初爆料整件事情的美国网站9to5Mac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现在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原谅苹果,而还有44%认为苹果完全可以免费换电池。

“降频”的苹果,透露的是贪欲也是创新的缺乏

不论如何,苹果此次的危机已然过去,但是事件本身却将永远留在消费者的心中。当苹果以后再次出现相似的危机的时候,不排除有人再次“炒冷饭”的可能性。

毕竟,上一家产品质量虽好,却将专利储备在实验室里公司,现在的手机业务都已经被迫出售了。而如今深陷“诚信”与“质量”泥淖的苹果又将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