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木桶理論」毀了孩子

别用“木桶理论”毁了孩子

教育界的人都知道著名的木桶理論,即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木桶盛水量的多少由其中最短的一塊板決定。這塊短板就成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稱“短板效應”)。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短板或將短板加長才成。

“十個手指伸出來,有長有短”,從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的角度,我們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著某方面的優勢,也有某方面的不足,即使是智力超常兒童,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但很多教育者卻將“木桶理論”強加於孩子——我們語重心長對那些偏科、對那些學習困難的孩子說:“你的短板決定了你盛水量的多少,你那些長板對盛水有何益,浪費而已。”於是,我們拼命去加長短板,拼命去截長補短。但結果卻事與願違,除了讓孩子更無助,更自卑,更叛逆外,沒有任何其他效果。幾個月之後,幾年之後,我們發現短板沒有加長,長板倒縮短了,水桶整體高度降低了。

看看那些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吧,他們的木桶未必個個是長板啊!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相對論”的提出者,卻以“路痴”出了名。當自己找不到家的時候,就害羞地問路人:“你知道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家嗎?”然後,就這樣被人送回了家。摘取數學皇冠的陳景潤,更是傻得出名,涮牙洗臉還需要夫人督促;走路撞上電線杆,還一個勁道歉。

不談大家,我們身邊熟悉的人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馬雲第一次高考時的數學成績是1分,俞敏洪第一次高考時的英語成績是33分。沒有人會說“他們完了,這些短板已經決定他們盛不了多少水了”,因為後來他們一個成了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和首席執行官,一個成了“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的董事長兼總裁。我們都知道,在社會上,並不是成績在起唯一作用。用俞敏洪的話來講“成績只能證明你智商比別人高,但並不能決定你一輩子就一定有出息”。

再說我們熟悉的韓寒。當年藉助體育加分才進入高中的普通孩子,在高一學期末檢測中,7門功課大紅燈籠高高掛。而今,走出學校的韓寒竟然一夜成名,出書、賽車、辦雜誌等,做得風生水起,成為年輕人喜歡的先鋒作家。面對他紅彤彤的試卷,誰能斷定這個人將來因為“短板”,就一事無成了?

身邊明明有這麼多發揮長板的例子,為什麼我們的教育者卻偏偏要拔高短板呢?

别用“木桶理论”毁了孩子

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木桶的短板確實能決定木桶盛水量的多少,但是,有誰規定,木板只能箍成木桶,怎麼不可以做傢俱、做跳板,甚至做棟樑之才呢?我們儘管取其長舍其短,何須拿長的補短的,或者硬跟短的過不去呢!

孩子歌唱得好,別說他不務正業,也許他就是未來的歌星;孩子口若懸河,別說他信口雌黃,也許他就是將來的演說家;孩子玩點電腦,別如見猛虎毒蛇,生怕中了網癮,不可收拾,也許他就是未來的比爾·蓋茨……別緊盯著孩子的記憶力差不放,別緊盯著孩子邏輯能力不強不放,別緊盯著孩子沒有想象力不放。沒有誰沒有“短板”,只有眼中無視“長板”的父母和老師。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社會不會總盯著你不會什麼,它只關注你會什麼,會到什麼程度,也就是我們說的,“長板”到底有多長。

韓寒曾經面對自己不堪入目的理科成績說:“我確實知道我不是全才,但我是人才。如果現在這個時代能出全才,那倒是應試教育的幸運和這個時代的不幸。”按照心理學的概率,超常兒童的比例也就3%,絕大多數孩子都是智力平平者。所以,我們要把“全”字人下的“王”拿掉,時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既然時代只需要我們在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才能,那麼我們何不揚自己孩子所長,避自己孩子所短呢。別以為木桶只能盛水,別認定短板就決定了人的低度,我們要用長板去拓展人生的高度,成功大門的按鈕也許很高很高,我們可以拆開準備箍桶盛水的木板,挑出最長的那根,舉起它,按下按鈕,成功的大門也許就會應聲而開。

别用“木桶理论”毁了孩子

除了家長應該對木桶理論有新認識外,企業也有必要重新認識一下——

『木桶理論』已死,

『長板理論』才是你必須掌握的!

以前有一個著名的木桶理論——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一塊板。在工業化時代,這個理論的確非常有效。但是在全球互聯網的時代,這個理論實際早已破產。

今天的公司實在沒有必要精通一切,如果財務不夠專業,可以聘用比自己更有優勢的會計師事務所;如果在人力資源上欠缺,可以聘用獵頭或者人力資源諮詢機構。市場、公關如果是短板,有大量的優秀廣告和宣傳公司為你度身定做;同樣的還有法律服務、戰略諮詢、員工心理服務……

當代的公司只需要有一塊足夠長的長板,以及一個有“完整的桶”的意識的管理者,就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補齊自己的短板。

别用“木桶理论”毁了孩子

所以今天的企業發展從短板原理,變成長板原理--當你把桶傾斜,你會發現能裝最多的水決定於你的長板(核心競爭力),而當你有了一塊長板,圍繞這塊長板展開佈局,為你賺到利潤。如果你同時擁有系統化的思考,你就可以用合作、購買的方式,補足你其他的短板。

百事可樂在中國的戰略就是這樣:他們把所有的製作、渠道、發貨、物流全部外包,只保留市場部的寥寥幾個人運營百事可樂的品牌。僅僅做好品牌這個長板就好。

别用“木桶理论”毁了孩子

你今天喝到的青島啤酒,都來自你附近方圓100公里的啤酒廠,瓶子和蓋子來自另外一家專門做瓶蓋的廠家,而青島啤酒做的僅僅是拿出自己的配方,貼上自己的標籤。

GOOGLE在2014年初宣佈29.1億美金把摩托羅拉移動出售給聯想,出售一週,GOOGLE股價上漲8%,理由也基於長板理論。CEO佩奇解釋說:“這筆交易谷歌將精力投入到整個安卓生態系統的創新中,從而使全球智能手機用戶受惠。”翻譯成這裡的話就是:GOOGLE就是做系統的,我們買回來個手機公司回來補短板(硬件),現在發現不如專注我們擅長的長板(系統)更好。

偉大的公司也沒必要每塊板都強,而是把一塊板做到極致——淘寶做好了交易平臺;小米做好了粉絲互動;新東方做好了精神建設;騰訊則抓住了幾乎8成的中國網民。

專業的細分讓我們無法補齊所有的短板,互聯網讓企業內外信息流通的速度,都讓合作的成本變得越來越低。這個時候,當一個工作做不好,你找到合作者的機會和成本都越來越小。

與其非得要花精力治癒自己的某些"頑疾",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

現代很多經理人的工作方式,就是自己+助理+外腦+導師的工作方式。

所以在職業生涯發展中,最好的能力策略是:“一專多能零缺陷”,“一專”指讓自己有一項專長非常非常強直至才幹;“多能”指有可能多儲備幾項能力可以搭配著使用;“零缺陷”指通過自身努力和對外合作,讓自己的弱勢變得及格即可;而最需要避免的情況是“性情大於才情”——你有些小優勢,但是由於與你合作的成本太大,沒有人願意和你合作。

這與應對疾病的策略一樣:先讓自己別得快速致死的“急性病”(比如工作態度、誠信、合作能力、基本的綜合能力);然後和自己的“慢性病”和平共處,(比如某些方面的天賦與技能不足)專注發揮自己的優勢去。

歷史上不乏這樣的例子:丘吉爾、羅斯福與林肯,都是著名的終生抑鬱症患者。林肯的抑鬱症甚至嚴重到在婚禮上臨時發作,落跑而無法正常結婚。但即使是抑鬱症發病的間隙,也足夠讓林肯發起南北戰爭、丘吉爾與羅斯福打贏二戰。喬布斯是個扭曲現實、怪癖和不近人情和挑剔苛刻的傢伙;周星馳是個出了名的壞脾氣和反覆無常的人;馬雲則以忽悠和出爾反爾著稱。

對於企業,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知道自己的有長板,短板也需要其他人彌補,對於他們自己,他們則始終關注自己的優勢——這讓我們看到了偉大的林肯、堅強的羅斯福、永不妥協的丘吉爾、追求完美的喬布斯、搞笑的周星馳和幫助了千萬個生意人的馬雲。把白色一面發揮出來,就已經足夠。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長板選手是物理學家霍金。

霍金1942年出生在英國劍橋,在21歲最自由的年齡患上肌肉萎縮症,一輩子被禁錮在輪椅上。43歲動的穿氣管手術讓他從此完全失去說話的能力,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動,通過敲擊一個按鍵,合成人工語音演講、寫作、一個一個字母的敲出《時間簡史》。他被認為是在世的最偉大科學家。

普通人也許難以理解他物理學中的高度。但是從生涯來看,霍金擁有的僅僅是一個天才的大腦和三根手指,其他的每一個部分都比你我差太多太多,即使聚焦這樣的資源,也能撐起來一個偉大的生命。

别用“木桶理论”毁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