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一語文」第9講 標題作用與句子含義分析——《散步》

第9講 標題作用與句子含義分析——《散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2018年初一語文」第9講 標題作用與句子含義分析——《散步》

家,一個多麼溫馨的字眼,它是我們避風的港灣,它是我們幸福的搖籃,它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愛和溫情,也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親情和關愛的空間。今天,讓我們步入莫懷戚的美文《散步》,一起去感受一個四口之家濃濃的親情。

二、知識講解

1、作者

莫懷戚(1951—2014),筆名周平安、章大明,重慶人,當代作家。發表各類作品近500萬字。1994年獲全國莊重文文學獎。著有小說《詩禮人家》《透支時代》《花樣年月》等。

2.寫作背景

本文選自1985年8月2日《中國青年報》。略有改動。作者談到,文章的寫作契機有兩個:其一是一次全家三輩四口人的散步,的確有真人真景和部分真事與課文內容毫無二致;第二個契機則是較有理性色彩。作者與美國漢學家柯爾特先生相熟後,常就中西文化的異同進行淺層次交談。出於作者意料的是他對中國文化中的"孝悌"的看法——他對"孝悌"大加讚賞,說中國人的敬老愛幼,是"文化的精髓"。這使作者感慨不已,開始重新正視這份看起來很陳舊已無什麼油水的民族遺產。這樣寫作的念頭就產生了。

3.文體知識

散文是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一種文學體裁。散文的主要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說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敘述事件的發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可以託物抒情,可以發表議論;"神不散"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

考點1 文章內容結構分析

「2018年初一語文」第9講 標題作用與句子含義分析——《散步》

主旨:本文主要講了祖孫三代一家四口人初春在田野散步,生動地展示了這一家人互敬互愛、和睦相處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考點2 家庭人物分析

這家人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疼愛但不溺愛。我們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就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兒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長大後他也一定會像爸爸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傳不如身教",從小到大孩子就是在這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做人的道理。

「2018年初一語文」第9講 標題作用與句子含義分析——《散步》

考點3 表現手法分析

一家四口在田野中散步,在我們看來是如此簡單平凡的小事,作者卻把它寫得饒有興味,發人深省。請具體說說本文在佈局行文時的特點。

作者採用了一波三折的寫法。

波折一:文章開篇寫"我們"一家去散步,母親本不願意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兒就覺得累"這是一波,在"我"的"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的勸說下,"母親信服地點點頭",從中我們感受到了母慈兒孝。

波折二:在散步遇到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問題上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這個矛盾怎麼解決呢?當然取決於"我"了,"我"深感自己責任的重大: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拆散一家人又於心不忍。於是,"我"決定委屈兒子,原因是"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這個選擇應該說是入情入理,體現了"我"愛幼更尊老的情感。

波折三:當"我"做出"走大路"的決定後,結果竟出人意料,"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又興一波,"還是走小路吧"。如果說"我"的決定易於理解的話,那麼母親的改變則有悖常情了。可正是這不合情理的地方,讓我們感受到的是祖母對孫兒的呵護。這樣,在一波三折中,作者把一家三代人的溫和、謙讓與體貼寫得風生水起,搖曳生姿。

考點4 標題作用與句子含義分析

1.標題作用分析法。標題的作用主要有:

(1)內容上: ①表明寫作對象;

②體現主要內容、事件;

③掲示文章情感、主旨、道理。

(2)結構上:標題是貫穿全文的線索,起到總括全文、提綱挈領的作用,若標題形式新穎或運用某種修辭等,則標題還有生動形象、新穎含蓄、引起讀者閱讀興趣的作用。回答此類題目要結合全文進行分析,對標題作用進行整體把握。本文的標題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試題:"散步"這個標題有何作用?

答:"散步"既交代了事件,也是全文線索。

2.句子深層含義分析法。

所謂句子的深層含義,是指句子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沒有從字面上直接反映出來的意思。分析句子的深層含義時,要聯繫具體的語言環境;要聯繫文章的中心意思;要聯繫作品的時代背景;要抓住人物的身份、性格特點點和思想;要抓住富有表現力的關鍵性詞語等進行分析。本題中理解這句話的深層含義,要聯繫"我"與妻子身為父母與子女的雙重身份及文章要表達的中心來分析。

試題:怎樣理解結尾一句話的含義?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答:"世界"這個詞是大詞小用,寫出了了中年人所肩負的承前啟後的重大責任。"我"背上的母親,代表著過去,妻子背上的孩子代表著未來,這重大的責任中年人應該責無旁貸地承擔起來。這個帶有象徵意味的句子,寫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化了文章的主題,表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2018年初一語文」第9講 標題作用與句子含義分析——《散步》

知識拓展:中華傳統文化知識——親嘗湯藥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劉邦的四兒子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劉恆對他的母親皇太后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臥床不起。劉恆親自為母親煎藥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劉恆天天為母親煎藥,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嚐一嘗,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

劉恆孝順母親的事,在朝野廣為流傳。人們都稱讚他是一個仁孝之子。

有詩頌曰︰

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後三載病,湯藥必先嚐。

己亥日,劉恆病死於長安未央宮。死後的廟號為太宗,諡號為文帝。 後人為了紀念他的偉業和仁政以及他的孝道,將其列為二十四孝之第二孝。

三 、例題精析

例題1

下列對課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對南方初春田野景物的描寫,為一家三代散步安排了一個極佳的自然環境,以美景襯托出一家人生活的美滿。

B.《散步》裡發生分歧後,寫了祖孫三代人的心理活動,突出寫的是"我"的心態。

C.《散步》結尾的那句話——"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表明人到中年,肩負著承前啟後的責任和使命。

D.《散步》主要寫兒童的世界,反映家庭成員之間的思想矛盾。

【參考答案】 D

【解析】D中《散步》主題應是"弘揚尊老愛幼的美德,崇尚社會和諧",D表述有誤。

例題2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綠芽也密了;田野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使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

這是課文《散步》第四自然段,仔細品味,說說它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參考答案】 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透露出春的氣息,顯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機,(或大自然充滿生機)它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的禮讚。(意思對即可)

【解析】這是一段景物描寫,結合文章內容來分析,這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透露出春天的氣息,顯示出大自然的生命力。這是對生命的頌揚。

例題3

閱讀《散步》節選文段。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

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他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找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順小路望去: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著我。"母親對我說。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1)"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的意思是( )

A.母親老了,她信賴長大了的我,就像小時候我信賴她一樣。

B.母親老了,沒有自己的主見,就像小時候我沒有自己的主見一樣。

C.生活的擔子已經從母親肩上轉到了我的肩上,母親信賴我,就像小時候我信賴她一樣。

D.母親老了,只能聽從我的安排,就像小時候我只能聽從母親的安排一樣。

【參考答案】C

【解析】瞭解人物之間的關係,主要理解"聽"一詞的含義即"依賴""信賴",然後理解句子的含義即可。

(2)倒數第三段主要採用了 (語言、行動、心理、細節)描寫方法。

【參考答案】心理

【解析】根據括號中的提示直接判斷所示文段的表達方式即可。

(3)文中畫線句子反映了人物 的品質,體現了 的家庭關係。

【參考答案】尊老愛幼,親密和諧。

【解析】根據句中所描寫的人物的動作體會其家庭成員間的彼此關懷,概括其情感填空。

(4)如何理解文中最後一句話中加點的內容?

【參考答案】"走得很仔細"表明作者和妻子尊老愛幼,他們如同生怕驚動整個世界那樣,生怕稍有點閃失給老人和孩子帶來驚恐、不安甚至傷害。因此他們"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整個世界"是指:一個老人,代表著業已過去的時代和世界;一個是孩子,代表著剛剛開始的時代和未來的世界。揹著這個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肩負著承前啟後的重大責任,當然要"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這帶前象徵意味的句子,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思想,表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德。

【解析】結合全文內容,從肩負起家庭與社會的負責來理解本文的思想內容,點說明最後的議論對突出本文主題的作用。

例題4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們有時會站在岔路口,面臨選擇。

《散步》中,"兒子"選擇有意思的小路,而"我"為了母親選擇平順的大路。

《未選擇的路》中,"我"選擇了一條荒草萋萋、人跡更少的路,雖然一直懷戀著那條未選擇的路,但絕不回頭。

《故鄉》中,魯迅寫道:"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告訴我們也可以選擇一條從未被開闢的道路,自己去創造。

上述材料引發了你哪些聯想與思考?請你寫一篇文章,可以講述經歷,也可以闡述觀點,還可以……

要求:①自擬題目,選好角度,確定立意。②明確文體,但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少於600字。④不要出現含個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參考答案】

參考例文:

學會選擇,學會放棄

泰戈爾說:"當鳥翼繫上了黃金時,就飛不遠了。"

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一隻蜜蜂把一壺蜜送給天神,天神非常高興,答應送蜜蜂一個禮物,蜜蜂選擇了一根能置人於死地的毒針,天神答應了蜜蜂的請求,但是條件是蜜蜂刺了人之後,生命也隨之結束了。蜜蜂得到了不該得到的東西,同時也意味著失去了自己本不該失去的東西。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必須學會選擇和放棄,學會可以為了一棵樹放棄整個森林,這也許便是另一種珍惜。蜜蜂如果學會放棄自己本不該得到的東西,那麼它將得到更多。

放棄是生活中時時要面對的清醒選擇,學會放棄才能卸下人生的種種包袱,輕裝上陣,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轉機,渡過風風雨雨。懂得放棄,才能擁有一份成熟,才會活得更加充實,坦然和輕鬆。

學會選擇,學會放棄,就是審時度勢,揚長避短,把握時機,明智的選擇勝過盲目的執著,選擇是量力而行的睿智和遠見。

一隻倒黴的狐狸被獵人佈下的套子夾住了一隻爪子,它毫無遲疑地咬斷了那隻腳,然後逃命。放棄一隻腳而保全一條性命,這是狐狸的哲學。人生亦是如此,當生活強迫我們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以前,主動放棄局部的利益而謀求整體的利益是最明智的選擇。

"魚我所欲也,熊掌以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這說的不也是這麼一種道理嗎?

"有所為必有所不為,有所得必有所失。"也許,我們更多時候,執著於魚,執著於有所為有所得,只看到選擇放棄時的失落和痛苦,而忘記了如果我們不放棄魚,就會面臨更大的失去熊掌的痛苦。

放棄一段友誼固然會於心不忍,但是每個人畢竟都有各自的旅程,我們又怎麼能夠保證每個人都長相廝守呢?固守一位朋友只會擋住我們人生旅程的視線,讓我們錯過一些更為美好的人生山水。學會放棄,我們就有可能擁有更廣闊的友誼天空。

放棄一段戀情也是困難的,尤其是放棄那種刻骨銘心的戀情,但是既然那段歲月已悠然遁去,既然那個背影已漸行漸遠,又何必要在一個地方像望夫石一樣苦苦守望呢?不如冷靜地收拾感情的背囊,該放便放,重新上路。學會放棄,一切又會柳暗花明,或許另一枝更美的感情之花會在你旅程的路邊對你搖曳。

選擇放棄是一種量力而行的遠見,選擇放棄是一種顧全大局的果斷,選擇放棄是充滿智慧的膽識和勇氣,選擇放棄是一種泰然處之的寬容和大度。

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唯一的導演,學會選擇的人生才是徹悟的人生。"寵辱不驚,閒看亭前花開花落; 去留隨意,漫隨天際雲捲雲舒。"笑看人生,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

【解析】此題屬於材料作文,結合三則材料,其中心意思是如何"選擇",那麼考生可以圍繞"選擇"從不同的角度立意,行文。從別人意想不到的角度立意,運用熟悉的材料行文。

四 、課堂運用

基礎

1.對下列文學常識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秋天的懷念》作者是當代作家莫懷戚,他創作的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的人。

B.泰戈爾是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園丁集》。

C.冰心是現代散文家,我們本學期學習了她的散文詩《荷葉 母親》。

D.《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以語錄體和對話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參考答案】A

【解析】《秋天的懷念》作者是史鐵生,《散步》的作者是莫懷戚。

2.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後面問題。

散步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他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找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著我。"母親對我說。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1)在散步時,家庭中發生的分歧是什麼?"我"的決定是什麼?"我"為什麼作出這樣的決定?

【參考答案】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 走大路 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或:依從母親,孝敬母親)

【解析】學生對文本進行整體感知,一般表述本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一種情感,教師進行指導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裡講了一個"散步發生了分歧的故事"從中表達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的含意是什麼?

【參考答案】母親代表過去,兒子代表未來,"我"和妻子代表中年人一代。中年人肩負著既要扶老又要攜幼的人生責任。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則象徵著中年人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責任。

【解析】理解文章語句的含義,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而要結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據詞句原本意義,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分析、推斷詞句的不同含義,去深入理解詞句的真正含義。要特別注意,這類試題,往往不是要問詞句的表面意義,如果簡單地理解為詞句的表層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3)第二段中對"我"採用的描寫方法是 。

【參考答案】心理描寫

【解析】人物描寫及作用作答方法:學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動作行為等人物描寫手段,明確每一種人物描寫手段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心理描寫:形象生動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質。學生能結合具體語言環境來進行分析。

(4)讀了這篇文章,你對"責任"有哪些認識?

【參考答案】作為學生圍繞認真學習,端正做人即可。

【解析】閱讀中加入與文章內容相關的拓展性的題目,就是為了讓同學們充分展示才能。這是新課標重在從多方面展示同學各種素質的要求,也是近幾年中考熱點題型之一。從解題方法來看學生對"責任"理解正確,表述合理即可。

拔高

3.閱讀下面短文,完成後面的題目。

散步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和話,就象小時候我很聽她的話一樣。

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的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綠芽也密了;田野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使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邊,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著我。"母親對我說。這 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能否與括號內的詞語換用?為什麼?

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度)過了一個嚴冬。

【參考答案】"熬"是忍受艱苦的生活之意,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度"比較平淡,且不能融入作者的感情。

【解析】對"詞語能否與括號內的詞語換用"這樣的題型,我們首先要回答能還是不能,然後再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以及在句中的深層含義,也可以補充解釋一下括號內的詞語意思,將兩個詞語的意思進行對比,從面挖掘出句子所要表達的真實情感。所以"熬"是忍受艱苦的生活之意,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度"比較平淡,且不能融入作者的感情。

(2)"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的意思是: 。

【參考答案】生活的擔子已經從母親肩上轉到了我的肩上,母親依賴我,就像小時侯我依賴她一樣。

【解析】理解句子的意思,做這類題型,我們首先要找出句子在文中的具體位置,然後再根據該句的上下文、文章的主旨等去分析句子的深層含義。"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聽她的話一樣"出現在文章的第二段,那麼聯繫上下文可知,現在母親老了,生活的擔子已經從母親肩上轉到了我的肩上,母親依賴我,就像小時侯我依賴她一樣。

(3)"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他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高大的父親"這句話裡的"早已"與"還"、"強壯"與"高大"能否互相調換?為什麼?

【參考答案】不能。因為與母親病弱的身體比較,我的身體是"強壯"的,與兒子幼小的身體比,"我"是高大的;母親基於對兒子的信任,早就開始聽從兒子,而"我"的兒子還未長大,長大後也許會有自己的主張,就目前來看,用"還"字比較恰當。

【解析】這類題型要分析句子在具體的語境中的含義,反映了一個什麼樣的問題,或者表達了某人的某種精神。因此,出現的詞語是有一個先後順序,因果關係在裡面,因此不能調換順序。本題是因為與母親病弱的身體比較,我的身體是"強壯"的,與兒子幼小的身體比,"我"是高大的;母親基於對兒子的信任,早就開始聽從兒子,而"我"的兒子還未長大,長大後也許會有自己的主張,就目前來看,用"還"字比較恰當。

(4)"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的含意是什麼?

【參考答案】母親給我們以生命,兒子是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

【解析】此句其實就是反映文章主旨的一句話,所以我們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反映出現在的一種精神,也就是尊老愛幼的傳統。所以"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可以這樣來理

(5)這篇短文反映了一家人之間怎樣的思想感情?並談談你的感悟?

【參考答案】《散步》反映了這家人互敬互愛、相互體諒的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答對一點即可得分)。感悟略

【解析】這類反映什麼思想感情,來談自己的感悟的題型,我們可以從文章的主旨著手,再來聯繫自己的實際談自己的看法。這篇短文反映的就是尊老愛幼的光榮傳統。因此,我們可以就尊老愛幼的傳統,再聯繫自己的實際生活,發表自己的看法即可。這是一個開放性試題,只要不偏離主題,有理有據,思想積極健康都是可行的。

4.閱讀下文,完成小題。

散步

龍應臺

①回屏東看母親之前,家萱過邊境來訪。細緻的她照例帶了禮物。一個盒子上寫著"極品燕窩",我打開看一下,黑溜溜的一片,看不懂。只認得盛在瓷碗裡頭加了冰糖的白糊糊又香又甜的燕窩。不過,家萱當然是送給母親吃的,我不需操心。

②她又拿出一個圓筒,像是藏畫的。一卷紙拿出來,然後一張一張攤開,她說:"我印得多了,想想也許你媽可以用。"

③海報大小的白紙,印著體積很大、油墨很濃的毛筆字,每一張都是兩三行,內容大同小異:

最親愛的媽媽:

我們都是您含辛茹苦培養大的。

我們感念您。

我們承諾:您所有的需要,都由我們承擔。

請您放心。相信我們對您的深愛。

您的孩子:家萱 家齊 家仁

④我看著家萱,忍不住笑。上一回,我們在交換"媽媽筆記"時,她說到八十歲的母親在安養院裡如何如何地焦慮自己沒錢,懷疑自己被兒女遺棄,而且一轉身就忘記兒女剛剛來探視過而老是抱怨孩子們不記得她。我拿出自己"製造"的各種銀行證明、撫養保證書,每一個證明都有拳頭大的字,紅糊糊、官氣赫赫的印章,每一張都有一時的"安心"作用。沒想到家萱進步神速,已經有了獨家的海報!

⑤"是啊,"她笑著說,"我用海報把她房間的牆壁貼得滿滿的。她在房間裡走來走去,可以一張一張讀,每一張我們姐弟都給簽了名。""有效嗎?"我問。她點頭,"還真有效,她讀了就安心。""你拿回屏東,貼在你媽房裡吧。"

⑥她的笑容,怎麼看都是苦的。我也發現,她的白髮不知何時也多了。

⑦我把這些海報一張一張拾起,一張一張疊好,捲起,然後小心地塞回圓筒。搖搖頭,"媽媽又過了那個階段了。她已經忘了字了。我寫的銀行證明,現在她也看不懂了。"

⑧回到屏東,春節的爆竹在冷過頭的冬天,有一下沒一下的,涼涼的,彷彿浸在水缸裡的酸菜。陪母親臥床,她卻終夜不眠。窗簾拉上,滅了大燈,她的兩眼晶亮,瞪著空濛蒙的黑夜,好像瞪著一個黑色的可以觸摸的實體。她伸出手,在空中捏取我看不見的東西。她呼喚我的小名,要我快起床去趕校車,不要遲到了,便當已經準備好。她說隔壁的張某某不是個東西,欠了錢怎麼也不還。她問,怎麼你爸爸還沒回家,不是說理了發就馬上回來嗎?

⑨我到廚房拿熱牛奶給她喝。她不喝。我撫摸她的手,拍她的肩膀,像哄一個嬰兒,但是她安靜了一會兒又開始躁動。我不斷地把她冰冷的手臂放回被窩裡,她又固執地將我推開。我把大燈打開,她的幻覺消失,燈一滅,她又回到四十年前既近又遠、且真且假的彷徨迷亂世界。

⑩大年初三,二○○八年的深夜,若是從外宇宙看過來,這間房裡的燈亮了又暗,暗了又亮,一整夜。清晨四時,我下了床,光腳踩在冰冷的地板上, 說:"媽,既然這樣,我們乾脆出去散步吧。"幫她穿上最暖的衣服,圍上圍巾,然後牽著她的手,出了門。

⑾冬夜的街,很黑,犬吠聲自遠處幽幽傳來,聽起來像低聲嗚咽,在解釋一個說不清的痛處。

⑿路底有一家燈火通明的永和豆漿店,我對她說:"走吧,我帶你去吃你家鄉浙江淳安的豆漿。"她從夢魘中醒來,乖順地點頭,任我牽著她的手,慢慢走。空蕩蕩的街,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女人。

(選自龍應臺《目送》,有刪改)

【注】龍應臺:合灣著名女作家。文中家萱是她的好友。

(1)"我"和家萱對因年邁而失智的母親的照顧,有什麼相似的做法?閱讀②~⑦節,概括回答。

【參考答案】"我"和家萱都製作了讓自己母親"安心"的各種證明。

【解析】"家萱"為了使母親安享晚年,印了大大小小的海報,如:最親愛的媽媽:我們都是您含辛茹苦培養大的。我們感念您。我們承諾:您所有的需要,都由我們承擔。請您放心。相信我們對您的深愛。您的孩子:家萱 家齊 家仁。在文章的第4小節,"我" 自己"製造"的各種銀行證明、撫養保證書,每一個證明都有拳頭大的字,紅糊糊、官氣赫赫的印章,每一張都有一時的"安心"作用。

(2)比較下列兩個句子,聯繫上下文,說說甲句在表達上的好處。

甲 我把這些海報一張一張拾起,一張一張疊好,捲起,然後小心地塞回圓筒。

乙 我把這些海報一張張拾起,一張張疊好,捲起,然後塞回圓筒。

【參考答案】甲句"一張一張.小心地"這些詞,使描寫更細膩,更能表達"我"的理解、無奈等複雜心理。

【解析】甲句比乙句多了一個"小心地"以及"一張一張",這個"小心地" "一張一張"更能細膩的表達出作者的情感。示例:甲句"一張一張.小心地"這些詞,使描寫更細膩,更能表達"我"的理解、無奈等複雜心理。

(3)第⑾節作者描寫"冬夜的街"和"犬吠聲"有什麼用意?

【參考答案】烘托散步特殊的環境氣氛以及襯托"我"當時難以言喻的痛處。(大意寫出即可)

【解析】"冬夜的街"和"犬吠聲"這屬於環境描寫,此處的作用為:烘托散步特殊的環境氣氛以及襯托"我"當時難以言喻的痛處。

(4)文章接近結束才寫到散步的內容,卻以"散步"為題,你是怎麼理解的?

【參考答案】"散步"這一細節是文章主題的集中體現,前面大量的篇幅都是為這一細節作鋪墊,以"散步"為題,文章構思顯得更巧妙。 (大意寫出即可)

【解析】本文花了大量的篇幅寫了"我"和家萱製作了讓自己母親"安心"的各種證明。到了文章的結尾才寫到"散步"。這不是偏題,卻恰恰能更能有效的表達本文的主題,更能體現出本文構思的獨特性。示例:"散步"這一細節是文章主題的集中體現,前面大量的篇幅都是為這一細節作鋪墊,以"散步"為題,文章構思顯得更巧妙。

(5)參考下面材料,探究本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材料一 抒情的文章人們有個誤解,以為把感覺抒發出來就是了,而忽視了對深刻的要求。深刻,可以是思想,可以是感情。(龍應臺)

材料二 有人問我:你那個《散步》,是寫尊老呢,還是愛幼?或者既尊老又愛幼?我認真回答:看起來當然是既尊老又愛幼,其實我骨子裡是想寫生命。(莫懷戚)

【參考答案】示例:本文看似淺顯,卻蘊含深意,不僅表達了人們感同身受的對至親的愛,也有作者對母親的生命逐漸走向衰老引發的思考。

【解析】材料一講的是抒情散文並不是抒發情感,更重要的是要引起人們的思考。材料二講的是莫懷戚回答《散步》的寫作目的:看起來當然是既尊老又愛幼,其實我骨子裡是想寫生命。結合材料一與材料二的內容,本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本文看似淺顯,卻蘊含深意,不僅表達了人們感同身受的對至親的愛,也有作者對母親的生命逐漸走向衰老引發的思考。

五 、課堂小結

1.選取平凡小事,以小見大立意。

選取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題材,來表現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主題,這種寫法就是以小見大立意法。《散步》寫祖孫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現出一家人之間的互敬互愛,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者選取"散步"這一生活側面,表現那種對人類社會的繁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道德、情感,用的是"以小見大"的寫法。

文章不長,但是寫得情趣盎然,很有波瀾。兒子"叫起來"是一波,一波初平,行路分歧又起,最後走小路遇水塘阻擋是餘波,矛盾的產生和解決進一步突出了家人之間的深厚感情,使散步過程饒有意趣。

2.通過細節描寫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中多處表現了互敬互愛的細節。如母親和她的孫子發生分歧時,"我"經過考慮,為了方便老人,決定"走大路"。這就反映了"我"對母親的尊敬。後來,母親又改變了主意,反映了她對孫子的疼愛。這兩處細微的情節,具體真切地表現了一個幸福家庭中各個成員之間互敬互愛的真情和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德。

六 、課後作業

基礎

1.朗讀課文,說說文章為什麼取題為《散步》。如果換個角度另擬一個題目,你會以什麼為題?說明你的理由。

【參考答案】

示例:本文的主題思想是通過一家人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現出來的,"散步"這個題目可以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提示了文章的敘事線索。另擬標題,如《母親與兒子》《選擇》《背上的世界》,這些標題與文章的中心相關;《初春漫步》《大路還是小路》,這兩個標題提示了文章的線索。

2.本文以敘事為主,其中穿插了一些寫景的語句,把它們找出來,品味這些景物描寫的作用。

【參考答案】

景物描寫一:"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枝上的嫩芽兒也密了;田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

作用:通過初春秀麗景色的描繪,表現了春天蓬勃的生機,暗示熬過了嚴冬的母親將會獲得新的活力。

景物描寫二:"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作用:渲染了融洽的氛圍,也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3.課文多處運用對稱的句子。畫出這些語句,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示例: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參考答案】

課文中運用對稱式的句子有很多。例如:

(1)"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2)"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很輕。"

對稱句具有對稱美,互相映襯,很有情趣。這些句子體現了一個相親相愛、和睦而又溫馨的家庭。可以看出作者作為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責任十分重大,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拔高

4.本文與《秋天的懷念》有著不同的感情基調。與同學一起探究本文的感情基調,並試著通過朗讀來準確傳達作者的情感。

【參考答案】

《散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文字秀美雋永、蘊藉豐富,要讀得愉悅、深沉,表現出濃濃的親情。《秋天的懷念》:語言樸實、催人淚下,要通過朗讀體現出深沉無私的母愛和字裡行間蘊含的自強不息、摯愛生活的可貴品質。

5.寫作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還記得課文《散步》中一家人在田野散步的幸福時光嗎?那個可愛的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於是,"我們"都笑了。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的一次小小的散步,卻盪漾著滿滿的幸福。

其實,幸福就是如此簡單,它蘊藏在你生活的點滴之中。也許是睜開眼睛,用力嗅嗅滿室陽光和早晨的味道;也許是來到學校,聆聽到親切溫暖的呼喚聲的感動;也許是回到家裡,感覺到餐桌上騰騰熱氣縈繞在你眼前的溫馨……生活中,小小的幸福之花時時地在你身邊靜靜悄悄地綻放。那個小傢伙,尚有一雙發現幸福的慧眼,那麼,親愛的你呢?讓我們一起來尋覓你的幸福,聆聽生活中每一滴幸福的水聲,收藏生活中每一縷幸福的陽光,那麼,我們的內心一定會變得生機盎然。

請以"我的幸福點滴"為題,書寫自己的幸福生活。立意自定,文體不限,字數為600字至800字。文中不得出現你所在學校的校名,以及教職工、同學和本人的真實姓名。

【寫作思路】本篇作文是一篇命題作文主要是讓同學門感受生活中的點滴並從中感受幸福的味道。幸福——一個多麼溫馨的名字,人人都渴望得到它,有的人傾其一生去找尋,有的人傾其所有去交換,有的人總是羨慕別人的幸福而抱怨自己沒有幸福,難道幸福對我們來說就真的那麼可望而不可及嗎?其實不然,只要我們仔細留心一下被我們認為是幸福的幸福,便可以發現那些在別人眼裡幸福的人並非是那些最有錢的、最有勢的、最有名的,而他們所經歷的幸福也並非都是久別又重逢的激動或是大旱逢甘霖般的喜悅,只是家人的一次團聚、朋友的一次祝福,僅此而已可見真正的幸福時刻都在我們的身邊,要用心去感受 其實,幸福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又是一種具體的感受:它可能是冬日裡父母為你端上的那一杯牛奶,也可能是考試失利時老師向你投來的那一束鼓勵的目光;它可能是睡熟後你嘴角的那一抹微笑,也可能是收穫時農民臉上的那滴滴汗水 幸福很高貴,卻又很平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生活在錢堆裡,吃山珍海味,穿綾羅綢緞,可他並不幸福;馬克思的夫人燕妮,走出富裕的家庭和馬克思過著極端貧困的生活,但她自豪地說:"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可見,幸福雖然無處不在,卻又不是人人能夠享受得到的。

七 、教學反思

「2018年初一語文」第9講 標題作用與句子含義分析——《散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