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熟知他謙遜禮讓,卻不知道他曾經拋妻棄子!

孔融,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的後人。東漢末年時的著名文學家,在漢獻帝時期曾經擔任北海相,所以孔融又被稱作孔北海。在袁譚進攻北海的時候,孔融和袁譚作戰數月,最終兵敗,孔融逃往山東,後來在漢獻帝遷都許昌之後,孔融又被徵召為將作大匠,接著官拜少府。因為曹操的猜忌和郗慮的誣陷,曹操暗使路粹上書彈劾孔融,結果孔融被冠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的罪名,在建安十三年被處死,並且株連全家。

世人熟知他謙遜禮讓,卻不知道他曾經拋妻棄子!

我們對孔融最早的認識應該是出自《世說新語箋疏》的“孔融讓梨”和《三字經》的“融四歲,能讓梨”。說的是孔融在四歲的時候和兄弟在一起吃梨的時候總拿最小的,父母就很奇怪的問他為什麼,孔融回答說:我是小孩子,理應拿小的。孔融讓梨也就成了在中國流傳千百年的一個道德教育故事,成為了幼兒道德啟蒙的經典故事之一。

世人熟知他謙遜禮讓,卻不知道他曾經拋妻棄子!

孔融多才,是東漢末年的一代名儒,魏文帝就十分欣賞孔融的才學。在孔融死後,魏文帝曹丕就曾懸賞來徵募孔融的文章,並且把孔融和陳琳、王粲、阮瑀……等六位文學家並稱為“建安七子”,並稱贊孔融的文章“揚(揚雄)、班(班固)儔也”!

孔融愛才,在建安十三年,孔融再次出任太中大夫,經常提拔年輕人,重視人才,不猜忌別人,推薦賢士,獎勵進取。在孔融退休之後,就經常感嘆:“坐上客恆滿,尊中酒不空,吾無憂矣。”(《後漢書》)

孔融剛正,孔融出任楊賜的司徒掾屬一職的時候,曾經暗查朝廷內官員貪汙之事。但是孔融檢舉的官員大多數都是朝內宦官的族親,朝中尚書害怕得罪宦官。為了討好朝內的宦官,於是尚書就召見孔融等人進行斥責,而孔融卻剛正不阿的陳述這些官員的罪行,絲毫都不隱諱!

世人熟知他謙遜禮讓,卻不知道他曾經拋妻棄子!

然而孔融自負於自己的才氣秉性,志向在於平定國難。但是卻才疏意廣,一直沒有什麼建樹。孔融擔任北海相的時候,被黃巾軍的管亥所圍困,憑藉太史慈殺出重圍向劉備求援,北海之圍才被解除。在出任北海相六年後,孔融被劉備舉薦兼領青州刺史。

世人熟知他謙遜禮讓,卻不知道他曾經拋妻棄子!

建安元年,因為孔融不願意投靠袁紹,北海被袁譚率兵攻打。雙方激戰數月,然而孔融生怕自己處驚不變的名士形象被破壞,於是故作鎮定,作詩飲酒,談笑自若,從不督戰。直到城破之後,孔融才在親兵的之下逃往山東,然而孔融的妻兒都被留下,被袁譚所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