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有惊艳“颜值”更有让人敬仰“气质”

莆田:有惊艳“颜值”更有让人敬仰“气质”

莆田市美术馆广场

东南网10月18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许武 文/图)白天,漫步在城市公园,行走在景观大道,骑行在沿渠绿道,美丽的城市风景令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入夜,驱车在荔城大道,徜徉在绶溪两岸,缓步在石室岩,美轮美奂的光影世界让人欲罢不能、流连忘返……如今的莆田,不仅有让人惊艳的“颜值”,更有让人敬仰的“气质”,美誉度持续提升。

为迎接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在莆田召开,今年,莆田市实施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年行动计划,从“美化、绿化、彩化、亮化”等多方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眼下,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在即,莆田这座美丽的城市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正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

美化:城市公园风景如画

在今年国庆期间对外开放的南湖公园因为多场音乐喷泉灯光秀,刷爆了莆田市民的朋友圈,成了网红之地,每天都吸引不少市民前往“打卡”。

14日下午,记者在南湖公园看到,尽管公园还处于扫尾建设期,但仍有很多市民到此参观游玩,不时拍照留念。对于南湖公园发生的变化,住在附近月塘街的李大妈感慨地说,南湖公园原先的环境可谓是脏乱差。谁承想,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变成为一个高大上的主题公园,原本经常“宅”在家里的她也越来越喜欢到这里散步遛弯。

“南湖公园在原有公园的基础上实施改造提升,原来1.2万平方米的水体面积扩充了一倍。”福建钟潭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部林常青介绍,南湖公园提升改造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新建了湖心岛、普渡桥、曲桥等多个特色景点,增加了设备用房、公共卫生间等配套设施,成为一个文化氛围浓郁、景观优美的城市公园。

林常青透露,除了南湖公园外,此次他们还新建了长2.2公里的广化路, 改造了600米长的南湖路,建设了占地约155亩的寺前广场及停车场,整个项目总投资约2.8亿元。经过改造,整个南湖片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成了一个靓丽的景点,为市民提供一个新的休闲游玩好去处。

沿着新建的广化路行驶,穿过九龙山隧道,绿树掩映下的九龙山公园郁郁葱葱,颇有诗情画意。再往前走,位于钟潭溪边上的莆田市美术馆,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记者在现场看到,一面充满艺术气息的竹墙环绕在整个美术馆周边,宽阔的馆外莲花广场上,31座绿色钢制树形伞盖“亭亭玉立”,与下方的喷泉池相映成趣。

“整个项目用了不到3个月就全部建成,创造了新的‘莆田速度’。”莆田中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付克祥介绍,九龙山公园及周边配套工程项目涉及九龙山公园、莆田市美术馆、停车场、道路改造等,总投资4亿元。其中,莆田市美术馆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设有普通展馆、精品展馆、珍品展馆和会议室等。该馆利用原贝克啤酒厂厂址改造,借鉴北京798艺术区理念,邀请中国建筑设计院知名建筑师进行设计,厂房管道等设施被改造成走廊,与黄竹铺设的外立面一道,形成极具特点的艺术景观。

南湖片区及钟潭片区的华丽变身,是莆田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年行动计划结出的两块“瑰宝”。同时,莆田市还全面推进城市公园、绿道及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等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10月15日,莆田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据统计,目前,莆田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7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41平方米。

莆田:有惊艳“颜值”更有让人敬仰“气质”

美丽莆田颜值不断提升。

彩化:一出门就能逛花园

最近,市民开车经过城港大道时都会发现,不仅路面平坦顺畅了,就连绿化带也升级了,变得缤纷多彩。

城港大道是莆田市区通往秀屿港及莆田火车站的重要通道之一。今年4月,莆田市投资2.1亿元,对全长10.75公里的城港大道荔园路至莆兴路段进行提升改造。8月底,整治提升工程实现双向全线通车。其后,莆田市园林部门投资上千万元,对道路两侧的分车绿化带及中分带的绿化进行提升改造,铲除了部分枯死、杂乱的苗木,新增了黄金榕、红叶石楠、红花继木等地被和灌木,种植了一串红、鼠尾草等时花,同时在城港大道等节点摆放大叶伞、非洲茉莉等绿植。

在东园路荔园立交桥上,9个一字摆开的大型花柱格外引人注目。现场施工的园林工人告诉记者,这些大型花柱每个直径宽2米,高3米,约有1200株粉色的矮牵牛花,花期可持续两三个月。

不只是城港大道和东园路,在荔城大道、东圳路、延寿路等主要干道,在车站、立交桥、广场等节点,市民们发现这个深秋,莆田不复往年“绿肥红瘦”,变得花团锦簇。莆田市园林管理局绿地管理科科长李丽介绍,随着绿化覆盖率的逐渐提高,莆田开始加入了彩化建设内容。从上个月起,市园林部门开始对城区主干道沿街的绿化进行新一轮的花化彩化提升改造,预计改造工程10月20日可全面完成。

“目前,市属公园、绿道、广场等新种植了地被30多万株,乔灌木200多株,草坪4000平方米,草花80多万株。”李丽透露,为了迎接盛会,园林部门已在东园路、荔城大道、东圳路等道路摆放72个景观花球、花柱;在木兰溪大桥、城港大桥、东园路莆田学院天桥等处更换了8000盆三角梅;在东园路、荔港大道、城港大道等道路重要节点及沿线渠化岛种植更换草花202万袋;对荔城大道长势不好的137株高山榕行道树进行迁移,换植成香樟和秋枫,并在沿线新增约1370平方米花池带,种植约22.5万株孔雀草、醉蝶花、雪株花等草花。

莆田是全省最早建设绿道的城市之一,从2009年建成第一条凤凰山渠道绿道起,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绿道超过320公里。莆田市城市园林服务有限公司物业管理部负责人陈旭介绍,此次全长11公里多的东圳渠道绿道也进行了提升改造,增加了4个休闲广场,修缮了路面,并对沿线进行绿化彩化提升,补植了紫叶李、小叶紫薇等花树。

如今的莆田,像一个大花园!

莆田:有惊艳“颜值”更有让人敬仰“气质”

凤凰山渠道绿道

亮化:流光溢彩夜色醉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位于荔涵大道旁的绶溪公园在各色灯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成了一处美丽的夜游画廊。

绶溪是莆田母亲河木兰溪的五大支流之一。依绶溪而建的绶溪公园是莆田市首个大型综合性公园,总面积超过5000亩,被誉为“城市绿肺”。15日晚,记者在公园内的过溪桥旁看到,这里灯光璀璨,游人如织,好不热闹。眼前这座三跨自锚式悬索桥缆线曲折,形态优美,牌坊式的桥塔散发出古朴气息,在灯光线条的勾勒下,犹如一架“激光竖琴”横跨绶溪两岸,与波光粼粼的溪水交相辉映,美轮美奂。

莆田市路灯管理处工作人员张金凤介绍,绶溪公园夜景工程从泗华新桥起至大坝桥,全长约7公里,给市民提供了愉悦的夜景体验。绶溪公园夜景是总投资5000万元“一溪两场”夜景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溪”即绶溪公园,“两场”为市政府广场、凤凰山广场。今年7月,经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景观照明专业委员会专家评审,功能性与美学完美融合的莆田“一溪两场”夜景工程,获评中国景观照明奖“设计施工一体化特等奖”,这是莆田首次在景观照明方面荣获全国奖项。

从10月10日开始,市民一到夜晚就会发现,荔城大道、荔华东大道、东园路等主干道两侧的建筑墙面上,各种造型的暖色灯光映亮夜空,将各条街道点缀得别有一番韵味。城厢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太群告诉记者,城厢区主干道夜景及建筑立面提升工程总投资8410万元,主要对部分老旧建筑的外立面、商业店招、空调机位进行提升改造,并以路灯、建筑立面楼型灯、洗墙灯、地面射灯、高杆灯等,立体化、全方位对重点街区进行美化亮化。目前,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夜景也全线亮灯,进入查缺补漏、调试优化阶段。

此外,记者了解到,荔城区也对主城区东园路荔城段、东圳路荔城段、延寿路三条路城市夜景实施亮化提升,项目总长约9公里,沿线涉及房屋165幢,造价约3400万元。目前,东园路荔城段夜景提升工程已完工,东圳路荔城段和延寿街夜景工程预计可于10月20日全部亮灯。

“夜景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品位和形象的展现。”莆田市路灯管理处主任郑元发介绍,今年以来,莆田市积极推进夜景亮化工程提升建设,通过荔城大道、东园路、东圳路、延寿路连接市政府、市体育中心等城市核心建筑群,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市夜景,提高城市颜值,让莆田夜景成为广大市民的荣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