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們,請時刻警惕這些商業欺詐「信號」!

會計師們,請時刻警惕這些商業欺詐“信號”!

點擊文末“瞭解更多”可免費領取會計實操考證課程資料哦

小到順手牽羊的臨時工,大到偽造業績數據的企業高管,商業欺詐現象屢見不鮮。儘管欺詐行為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商業問題,但它並非不可避免。如何防範不法行為的發生?本文為資深法務會計師們分享的“危險信號”。

入不敷出

“有跡象表明,入不敷出可能引發員工非法獲取公司財產。”Acuitas會計師事務所股東兼常務董事達斯汀·霍夫曼說道。該所是一家專攻法務會計的事務所,總部位於亞特蘭大。來自杜林、沃德&德瓦爾德辦公室(Dulin, Ward and DeWald)的扎克·理查茲補充道:“首先,負責工資發放、物資購買、賬目核對等出納工作不能只交給一個人做。其次,還要明確表明將會對公司的支出例行檢查和審計。”在她看來,只要向員工們發出“有人盯著你”的信號,就可以制約他們做出不法行為。

異常郵件

理查茲說,“收到任何與發件人性格不符,或是與公司常規做法不符的指令,都可能是一個騙局將要發生。”最近,理查茲遇到了一個這樣的案子:一位首席財務官的電子郵件受到黑客攻擊,無人知曉。然後,該公司財務主管收到一封首席財務官發送的電子郵件,要求將幾十萬美金電匯至海外的一家銀行。由於這筆鉅額匯款指令,是匯往與公司沒有業務往來的國家。於是,她推遲了匯款請求,並直接詢問首席財務官該交易是否合法。果然,事實並非如此。理查茲說,“這種偏離正常情況下的交易請求釋放出了‘危險信號’,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不僅能避免公司損失還有助於打擊網絡詐騙方的詐騙計劃。”

管理鬆懈

另一個可能正在發生的“危險信號”是員工們對加強內控表示強烈牴觸。當員工們習慣隨便從公司撈錢或拿東西時,公司將會面臨嚴重損失。理查茲回憶道,一家高爾夫俱樂部,在加油箱上新安裝了一個鍵盤,專門用於給公司的車輛提供燃料,要求員工每次加油時都要輸入專有代碼。員工們對這個新系統怨聲載道。幾個月後,財務部門發現新系統下的汽油用量成本下降了近三分之一。事實證明,高爾夫俱樂部的員工幾乎每天都在為他們的私人汽車加油,並把公司的資產轉移走。

中小型企業更容易成為此類資產欺詐的目標,尤其是那些增長迅速、沒有花時間梳理審查流程的企業。理查茲說:“由於商業欺詐並不是他們首要考慮的問題,所以很多時候,他們更容易上當受騙。”他建議公司領導層、會計師們坐下來,密切評估公司內部控制,以確保最佳實施方案。

供應商回扣

如果負責採購的員工和供應商之間的關係表現過於親密,很有可能是利用職位便利吃了回扣。他們會達成協議,供應商從公司獲取更多利益,而內部人士則得到一個回扣。霍夫曼說,“這可能是最棘手的欺詐行為,因為這個行為發生在公司視線範圍之外。公司的賬面只顯示了購買記錄,而沒有采購物品實際價值。採用採購招投標模式,有助於降低迴扣風險,除此之外,還需要定期審查與供應商籤的合同。”霍夫曼補充道,“目前,已有相關軟件可以對比採購人員和供應商的家庭地址,幫助公司確保雙方沒有‘親密關係’。”

企業文化和公司內部舉報熱線,在此時也會起到很大作用。霍夫曼指出,據數據顯示,大多數詐騙案都是被舉報或賞金揭發的。事實上,很少有內部控制、管理評審、內部審計或外部審計發現欺詐行為。

是超凡業績還是秀的一盤假賬?

另一個需要警惕的“危險信號”是,數據看起來太好但缺乏真實感,如一家初創公司的利潤率遠高於競爭對手,銷售預測遠高於正常水平。霍夫曼說,那些總是超出分析師預期的公司,利潤率高達15%,而它的競爭對手利潤率不過5%,這可能有待考究。

風光的背後可能會有一些獨特的、甚至是非法的會計操作。深入調查並詢問細節,或者讓第三方法務會計師梳理賬目,可以幫助查找這種高水平的欺詐行為。霍夫曼表示,光靠清晰的審計意見,還不足以讓董事會、投資者和管理層相信。他說:“審計並不是用來判斷欺詐行為的黃金標準。畢竟,審計只有在提供信息的情況下才有效,如果一名足夠聰明且知道如何清理自己足跡的企業主管操縱欺詐案,則可能無法被審計人員輕易發現。”但他表示,內部控制和相應措施越多,欺詐陰謀就越難以立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