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 今又重陽,重陽詩詞知多少?

九九重陽 今又重陽,重陽詩詞知多少?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唐宋以來,人們對此節向來有著特殊的感情,賦詩一首幾乎次節的必備曲目。你知道和你不知道的詩人都曾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詩人王勃在那一天留下了一篇千年不朽的《滕王閣序》。


王維關於重陽節的詩詞《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堪稱經典,但是還有很多關於重陽節的詩句,寥寥數句直抒胸臆,感慨重陽節的惆悵。


今天,青果君就為大家精選幾篇唐詩宋詞中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點評:這兩句道出了重陽時節,所有作客他鄉之人的普遍感受。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點評:曠世才學的孟浩然,對這場農院歡聚漫不經心的描述,卻成為自陶淵明以來田園詩中的絕代佳作。其實,這首詩描寫的並不是重陽節情景,但因點出了重陽節的標誌性活動,而被人們當作重陽節詩詞看待。

採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點評:“人生易老”、“今又重陽”吟罷,卻言“戰地黃花分外香”。——雖與辛棄疾詞中“卻說天涼好個秋”同出一心境,但把幾縷愁緒暗寄予戰地黃花,惆悵中也見豪情。畢竟是迎風傲霜的性格。霜天萬里、秋風淒厲中,獨黃菊馨香,謂秋色勝似春光。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點評:杜牧此時有難以自持的愉悅感,恨不得將菊花插滿頭,才不辜負了這個重陽節。詩人的這種曠達中夾雜著悽惻低迴的愁情,這是鬱結的愁緒與登臨的欣喜交織的結果。


九九重陽 今又重陽,重陽詩詞知多少?

《重陽席上賦白菊》

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點評:詩人雖然年老,但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以花喻人,饒有趣味。

九日藍田崔氏莊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點評:杜甫寫人生無常,世事難料,山水常在,生命有涯,明年的重陽節不知道還有幾個人會在,所以他趁著幾分醉意,手把著茱萸仔細端詳。略帶幾分憨態,實則蘊含無限悲涼之感。

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點評:思鄉之情在淡淡的相問間流露出來。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點評:詩人被貶南遊巴蜀之時,思鄉情懷與離愁別緒相互交織,更加重了鄉愁。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點評:重陽節後一天被稱為“小重陽”,因此,人們連續兩天宴飲、採摘菊花,表面上表達詩人對菊花遭遇的同情,實際上正是借菊花之苦來寄託自己內心的極度苦悶與不平之氣。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點評:花發戰場,況未休兵、誰能堪此?

醉花蔭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點評: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傳說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晏幾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點評:晏幾道晏殊幼子,由重陽佳節宴飲之樂,引出對身世的感喟,抒發了客居思鄉的悲涼心情。


沉醉東風 重九

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詠菊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點評:這是黃巢失意後,滿懷憤怨寫的一首詩。黃巢兌現了他可怕的誓言,真的率領大軍攻入長安,自此,菊花又有了沖天的殺氣。

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點評:時至深秋,百花盡謝,唯有菊花能凌風霜而不凋,獨立支持,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機。當黃巢的菊花綻放之後,唐朝真的再也沒有花好月圓的機會了。

九九重陽 今又重陽,重陽詩詞知多少?

關於菊花:


屈原“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杜甫“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白居易“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朱淑貞“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鄭思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黃巢“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蘇軾“便有佳名配黃菊,應緣霜後苦無花”

王縉“今日登高樽酒裡,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九重陽 今又重陽,重陽詩詞知多少?

關於登高望遠:


李白“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

王縉“今日登高樽酒裡,不知能有菊花無”

李嘉佑“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

李益“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長”

劉商“陶潛何處登高醉,倦客停橈一事無

司空圖“乘時爭路只危身,經亂登高有幾人”

朱慶餘“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

岑參“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劉禹錫“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

九九重陽 今又重陽,重陽詩詞知多少?

又是一年重陽節,在這個傳統的節日裡,別忘了陪伴家人,登高望遠,吃糕賞菊,把酒話桑麻。


看完這麼多,你記住了幾句?


文 青果教育整理發佈,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