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高手进阶路系列:“固化——优化——简化”让学习更有深度

我和微博朋友里有人问我:为什么往往看上去聪明的人成就并不大?


“越聪明的人往往最终的成就与学习效果并不总能让人满意”这不是个案,在我过去的5年的教学生涯中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其实想研究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头去拆解,为什么他或她看上去更聪明?他或她在哪个行为上的表现让我们觉得其聪明?这个行为背后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期学习影响?为什么他或她最好的成就并不好?是什么切断了这种聪明的链条?

学习高手进阶路系列:“固化——优化——简化”让学习更有深度

带着这些问题下面我再试着去还原学习的本质原理: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伟大的孔子老师一语中的,他告诉我们学习要两手抓,即要通过阅读、老师去学习,还要懂得自己去思考。这是学习界的世界观,但方法论呢?孔老夫子并没有更深入的说下去(高人说话都是点到为止,哈哈)!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

但总之学与思不分家,这一条应该成为每一个人最至高无上的学习原则,为什么如此强调学思结合?因为我本人也从中犯过极其严重的错误,后期会有专门的文章《学习误区三:过目不忘记忆术是一个什么样的坑》给各位详细讨论。

回到主题,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很聪明却最终成就并不高?在这里我给大家说另外一个例子:你有没有记得在你的中学时期,老师经常会夸奖一个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很聪明,如果努力学习一定可以成为年级前几名类似的话?其实这些老师中的大多数都过于武断的,我有另一篇文章《不是所有人都会“努力”》来反驳这种教育上的偏颇观点!事实上这些老师的观点并不成立的原因在于他们看到某些学生很容易的从30分进步到了70分,就想当然认为他可以很轻松的从70到90,从90到95分!

学习高手进阶路系列:“固化——优化——简化”让学习更有深度

然而,我们知道知识是有深度的!用这种分值划分对应脑力层次简直就是乱弹琴!30分到70只是一个表层学习,是任何人浅能力水准下都可以做到的,而从90到95分却是一种能力结构学习,不可同日而语!而从本质上来讲这种偏颇观点的来源就是对孔老夫子的“学与思”没有研究透,浅层的东西通过基本的“学”就可以出成绩,很多人被这种现象迷惑以为这是智商高的表现,熟不知有价值的深层知识需要进一步的“思”才能更进一步!并且这“思”还得有形,有色,有套路!

我大胆的将孔夫子的“学与思”拆成了三段学习论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

我做出声明,下面的这几个小段我曾在新浪微博上发表过类似的内容,也是本人原创并不存在抄袭!

固化------优化-------简化

A、所谓固化,指的是学习者可以先不要进行太多的思考和质疑,重要的是先将知识或技能按照好的教学者的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系统化的重复和训练。当然并不是说不可以质疑,而是说你质疑别人之前需要先通透的了解别人的思维与方法,你只有进入了他的大脑才能找出他的漏洞。

而固化有两个特征:

1、适合初学者,就像微博里朋友说的,你一丁点基础都没有的话,直接就进行聪明式的思考很大程度上是徒劳无功的,初学者要先通过基础的训练和实践掌握教学者的理念与方法,这时候才有可能入门、上道。上来不学只想,怕是要走火入魔。当年我大一时去人家公司实践直接提出了一些建议,人家说我闭门造车,我当时还不服,但事实上人家说的是对的。

2、学习内容对象。对于那些己经证明或很大程度上己经证明的、不存在太大争议的学习内容,学习者要做的就是快速掌握,这个时候尽快培养感觉或者尽快入门、上道的最佳方法就是实践、训练、做、尝试。这也是昨天文章里提到的运动员进行肌肉训练的案例。

PS:当然还有一个考量因素:学习者的性格,善学而知思者,我会让他慢出手先思考;对于眼高手低的“聪明者、思考者”我会让他用实际的题目证明他的猜想。

B、优化,是指学习者要想让知识在大脑中能够得到自由的组合、提取、删减、变形等,就一定要把教学者或资料上的固定的文字形态进行转换、具体化、链条化。这样书本上的、别人嘴里的才可以消化成自己的东西。所谓优化并没有“优”的标准,只要符合你自己的思考与记忆模式就是最佳的。如果一定要找个标准的话,那就是:感觉舒服就是最好的。

所以,优化的特征是:

1、对基础内容的掌握己经达到了一定程度;

2、有了一定整体式学习基础的非初学者。

C、简化,这个谈起来就吊炸天了,我自认为是个不错的学习种子,过去五年的时间还在学习“简化”这一个法则,现在略有心得,但也不敢妄言。倒真不是它有多神秘,实在是每个人的思考方式确实是有差异的。简化的本质是一个压缩与思考的过程。

简化,就是你能将一个章节的东西用一句话、一个词说清楚,别人可以不懂,但你懂;就是你能将一本书的内容用一句话、一个词说清楚,别人可 以不懂,但你懂;就是你能将一个专业的领域的全部用一句话、一个词说清楚,别人可以不懂,但你懂;就是你啥也说不清楚,但你啥都知道,可以大脑中瞬间反应出来 ,有时候又能调出说不完的话题。

综上说述: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习对象+不同的学习内容,调试不同的学习重点,或学,或思。

这三段论之后还没有结束,因为这毕竟只是一个学习的三段过程,要想让你的学习更有深度,你的知识更有力量,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学习技巧。后期会有大量的学习类的观点贡献给各位哦,大家可以先关注一下,我争取做到每天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