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本国家战略之十三:作茧自缚

从短期看,“九一八”事变作为日本赢取了巨大的战略利益,付出的代价却极其微小。但从长远趋势看,日本独占东北无疑深化了其与美苏的矛盾。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日本陆军那些头脑简单的少壮派军官眼中,他们不会也无法理解石原莞尔曲折深奥的战略观念,而只会将这次事变作当作“下克上”的新途径,看作建功立业的终南捷径。

二战中日本国家战略之十三:作茧自缚

日军机枪阵地

石原莞尔显然忽视了这种心理影响及其对陆军军纪的破坏。他本人很清楚,此举得手后就该转向消化扩张所得,尤其应避免陷入与中国的战争中,因为当时中国的其他省份无法给日本提供发展急需资源。日本更应注重的是石油、橡胶、高级集成的获取,而这些都是长城线以南的中国各省无法提供的。

二战中日本国家战略之十三:作茧自缚

游人参观918事变纪念馆

但是,事态很快就失去了控制。关东军一口吞下了东三省,又将手伸向热河,引发的中日两军在长城线上的空前激战。内阁为了平衡关东军的飞扬跋扈,将中日冲突固定在长城线上,刻意提高京津地区驻军(日本驻军的合法性来源于义和团之乱后的不平等条约)的级别,以使之摆脱日本的关东军的钳制,岂料却制造了又一个关东军,当“七七”事变发生后,正担任参谋本部第一部长的石原莞尔,竭力谋求事变的就地解决。

二战中日本国家战略之十三:作茧自缚

抗日英雄纪念碑

其理由绝非痛改前非的道德反思,二是更加精明的战略算计-----现在日本并不需要去征服长城线以南的大片农村,而应大力建设“满洲国”,推动陆海军的深层转型。这是当务之急。

二战中日本国家战略之十三:作茧自缚

国联在东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