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之高全國唯一」!省政府辦公廳發布7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配套文件

“规格之高全国唯一”!省政府办公厅发布7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配套文件

繼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後,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配套文件的通知》,一次性集中推出7部文件——

《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事件報告辦法(試行)》

《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管理辦法(試行)》

《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辦法(試行)》

《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起訴規則(試行)》

《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辦法(試行)》

《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修復管理辦法(試行)》

《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信息公開辦法(試行)》

這7部文件連同《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案件的審理指南》一道,構成了獨具江蘇特色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1+7+1”制度體系,為《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落地實施提供了堅實支撐。

“规格之高全国唯一”!省政府办公厅发布7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配套文件

“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一次性集中推出7部配套文件,規格之高全國唯一。”省環保廳法規處副處長賀震說,配套文件是對《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細化和落地,使得方案在操作環節有了實實在在的抓手,也為以後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探索了實踐經驗。

規範案源報告,應賠案件一起不漏

《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事件報告辦法(試行)》對符合規定範圍不同情形的案源,由誰報告、向誰報告、報告形式、初報、續報和處理結果報告,以及對遲報、謊報、瞞報、漏報有關生態環境損害事件信息,導致未能應賠盡賠的情形該如何處理,都作了明確規定。

生態環境損害事件發生地的設區市相關主管部門在發現或者得知生態環境損害事件後,應當立即進行核實,對事件性質和類別做出初步認定,向設區市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設區市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向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雙報告制度確保了主管部門和統管機構都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案源。

“规格之高全国唯一”!省政府办公厅发布7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配套文件

視覺中國網供圖

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涉及諸多環節,《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管理辦法(試行)》對誰委託、誰承辦、鑑定評估的主要領域和內容、應當遵循的原則、誰對鑑定評估的結論負責、鑑定評估人的義務等等,都作了具體明確的規定。

生態環境損害事件發生後,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司法機關、賠償權利人指定的部門或機構等應委託進行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

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6個方面,即調查汙染環境、破壞生態行為以及生態環境損害情況;鑑定汙染物性質;分析汙染環境或破壞生態行為與生態環境損害之間的因果關係;確定生態環境損害的性質、類型、範圍和程度;計算生態環境損害實物量,篩選並給出推薦的生態環境修復方案,計算生態環境損害價值量,開展生態環境修復效果評估。

“规格之高全国唯一”!省政府办公厅发布7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配套文件

視覺中國網供圖

損害巨大案件可提懲罰性賠償請求

磋商是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前置程序。什麼情況下啟動磋商、應遵循哪些原則、如何開展磋商?《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辦法(試行)》作出了明確規範。

江蘇《辦法》規定,發生符合規定情形的汙染環境、破壞生態事件後,省和設區市政府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住房城鄉建設、水利、農業、林業、海洋與漁業等相關部門或機構,根據職責分工書面報請賠償權利人同意後,代表本級賠償權利人,依據鑑定意見書、評估報告和修復方案,主動與違反法律法規、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單位或個人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義務人開展磋商。

“规格之高全国唯一”!省政府办公厅发布7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配套文件

視覺中國網供圖

磋商無法達成賠償協議時,就要進入下一步流程,即由賠償權利人向法院提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

值得注意的是,《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起訴規則(試行)》明確,對於損害巨大、社會影響極壞、以及群眾關注度高的生態環境損害案件,起訴責任人可以提出懲罰性賠償請求。

省和設區市政府法制工作部門配合相關部門,代表本級政府共同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的起訴工作、處理相關涉法問題,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案件的起訴責任人。

“這是區別於其他省市的一條具有江蘇特色的做法。”賀震說,在目前已經辦理或正在辦理的省政府訴德司達(南京)染料公司、安徽海德石化公司、寧波人健製藥公司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中,省政府法制辦與省環保廳並肩作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规格之高全国唯一”!省政府办公厅发布7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配套文件

視覺中國網供圖

讓損害者擔責,賠償在陽光下進行

生態環境損害案件賠償案值高,如何使用管理好賠償資金,是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中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由省財政廳牽頭起草的《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的來源、繳付、賬戶設置、使用原則、使用範圍、申請的提出、審核與撥付、資金監督、信息公開等作了規定,對資金的使用管理作出了明確規範。規定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由賠償權利人按照“依法合規、專款專用、公開透明、跟蹤問效”原則,主要用於在損害結果發生地開展的生態修復及相關支出。

“规格之高全国唯一”!省政府办公厅发布7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配套文件

視覺中國網供圖

讓損害者擔責,使受損害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修復,是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修復管理辦法(試行)》,針對不履行賠償協議或判決的賠償義務人,明確相關職能部門可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除了在4個配套文件中對相關環節的信息公開作出規範外,《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信息公開辦法(試行)》還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共性的信息公開問題作出統一規範,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向相關職能部門依法申請獲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信息,包括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結論;生態環境損害案件最終處理結果;生態環境修復評估結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使用情況。但屬於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公開後可能導致商業秘密被洩露的等七種情況下,信息依法不予公開。

撰稿:新華日報記者·交匯點記者 吳瓊

策劃:杭春燕

“规格之高全国唯一”!省政府办公厅发布7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配套文件

新華日報社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歡迎加入我們的“369夥伴群”,

投資、理財、點題、發問……

qq群號209575056

歡迎轉發 轉發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