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变“躬匠”,日系车中了什么毒?

一直以来,日本企业的工匠精神都为世人所称道,日本企业也因为工匠精神在世界上拥趸无数。然而,就像冰淇淋终究会融化,日本企业工匠精神的传说也终会破灭。

8月9日,马自达、铃木以及雅马哈发动机三家企业宣布,在新车出货前的质量管理检验环节发生了违规做法,三家企业均存在数据造假。一石激起千层浪,日系车之前的种种劣迹再次浮上水面。

工匠变“躬匠”,日系车中了什么毒?

只要鞠躬道歉,大家就一定会原谅的啦

排放造假会传染?

2016年,日产汽车举报三菱汽车排放和油耗造假,从此拉开了日系车排放造假的序幕。三菱汽车社长相川哲郎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该公司有四款微型汽车在燃油经济性测试中存在违规操作,以降低排放数据,共涉及62.5万辆汽车。

随后,心机婊日产成为了三菱汽车最大的单一股东。然而,去年10月日产宣布,数十年来日产雇佣了没有资质的人员对汽车进行最终检查,虽然只涉及日本,仍然召回了120万辆汽车。

工匠变“躬匠”,日系车中了什么毒?

日产生前也是个体面人

光是质检员无证上岗还不够,日产还被发现也进行了排放造假,真是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日产。日产旗下在日本销售的19款车型涉及到了尾气排放和燃油经济性造假,日产尴尬不?

今年3月的时候,一向以技术著称的斯巴鲁也爆出了篡改数据的丑闻,虽然斯巴鲁声称篡改前的数据已经达到了标准,对车辆品质没有影响,但众人已经对斯巴鲁失去了信任。

工匠变“躬匠”,日系车中了什么毒?

举报三菱的时候就没想过自己也会有这一天?

以前国人总觉得邻国日本是一个处处充满诚信礼仪的国家,然而,汽车界的丑闻不断,让日本车企的诚信轰然倒塌,不过九十度的鞠躬倒是没有丢掉礼仪的标签,“躬匠精神”由此而来。

工匠变“躬匠”,日系车中了什么毒?

日本制造的金字招牌成了废纸

制造业“声援”车企

日本车企出了丑闻,供应链也没闲着,其他做不到,分担骂声还是可以的。所以,去年10月,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被爆篡改数据。

这家1905年创立的企业发布消息称,其篡改了包括强度在内的部分铝制品的性能数据,并且将不合格产品改为合格,更可怕的是,神户制钢十年前就已经开始这样操作了。

工匠变“躬匠”,日系车中了什么毒?

钢材不合格,碰撞测试自然也难以过关

仅仅一个月后,日本化工企业、全球碳纤维材料巨头东丽集团发布消息称,其子公司东丽HC存在篡改产品强度数据行为。

2008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东丽HC为达到客户要求,篡改了用于制造汽车轮胎内衬帘布的涤纶工业丝的强度数据。曝光前,东丽HC已篡改149起强度数据,产品销往13家日本企业。

工匠变“躬匠”,日系车中了什么毒?

内衬帘布主要用来保护车轮橡胶,抵抗车轮行进时的张力

甚至用来保命的安全气囊,在日本企业这里也变成了杀人凶手,这就是著名的“高田气囊”,人送外号“杀人气囊”。

一次交通事故中,本田车的高田安全气囊弹出后其中飞出的金属片割破了驾驶者的动脉,造成其失血过多死亡。随后高田气囊被爆所生产的气囊不合格,安装的时候偷工减料,导致惨剧发生。

2018年2月28日,澳大利亚政府强制要求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召回安装了高田问题安全气囊的汽车,共计大约230万辆,是澳大利亚迄今规模最大的汽车召回行动。而在全球,这一数字将超千万。

工匠变“躬匠”,日系车中了什么毒?

保护生命的安全气囊成了杀人凶手

高田气囊的造假行为,不仅仅是坑害自己,也坑害了一票采购高田气囊的汽车企业,包括丰田、本田以及宝马等国际大厂。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日企混的越来越不好,这种情形下胆子大的动起了歪脑筋。

这种做法无异于自取灭亡,国际化的竞争中不管价格如何改变,不变的应该是企业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企业诚信。贪图一时的小便宜,砸掉的却是几十年才树立起的金字招牌。

黑科技翻车

今年日系品牌最头疼的莫过于本田,先是1.5T发动机发生“机油增多”,引发退车潮,相关车型被迫召回,而后URV又由于刹车系统缺陷以及机油增多宣布召回。

同样翻车的还有马自达,先是发生了昂克赛拉断轴事件,随后被曝光在2017年美国IIHS测试中,阿特兹发生了本质的断轴,并且A柱在碰撞后发生了弯曲,直接影响到车门。

工匠变“躬匠”,日系车中了什么毒?

昂克赛拉突然说它“脚疼”

一向号称品控严格的丰田,最近也登上了质量投诉网站,在车质网上,关于卡罗拉变速箱的投诉也是不绝于耳。以平顺著称的CVT竟然发生了顿挫,到底是品控不严还是先天缺陷,丰田至今没有给出说法。

随着排放法规逐渐严格,日系车不得已玩起了各种新技术,结果由于太激进,把自己玩进去了。科技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但是能不能对新技术多进行一些验证再拿出来用?拿消费者当小白鼠是不是不太合适?

工匠变“躬匠”,日系车中了什么毒?

卡罗拉作为丰田最畅销的车型,出了问题不应该解决一下吗?

劝各位一句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在中国的销量好坏,能决定某些汽车企业一半以上的收入,这一点大众应该深有体会,不知道各位日系品牌GET到没有。

同时我也很好奇,为何日系品牌每次出问题都不涉及中国,难道卖给中国的汽车都是完美的?日本车企接二连三的造假丑闻,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当日系车跌落神坛,消费者在选车过程中就能变得更加理性。

之前大众DSG也被吹上了天,后来发生召回以后,消费者对双离合变速箱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不再去盲目地追求最新的技术。当然,走下神坛也意味着加价销售该停一停了,说的就是你,汉兰达!

工匠变“躬匠”,日系车中了什么毒?

就目前来看,中国车市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