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西漢的忠臣,卻因不懂人情世故,急於成功最終要了命

他在西漢時期輔佐過兩任帝王,為大漢建功立業。晁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鞏固大漢的國家地位,便向漢景帝提出削藩的建議,而漢景帝為了長久治安便同意了,可是就在晁錯的抱負即將實現時,卻被殺於長安市手段極其殘忍。那麼晁錯究竟是因為什麼而被斬首,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此人是西漢的忠臣,卻因不懂人情世故,急於成功最終要了命

晁錯死時擬定的罪名是"亡臣子禮,大逆不道"就是造反的意思。但這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晁錯主張削藩,一有機會就對漢景帝說削藩的事,還當時大部分大臣所反對,不得人心。那什麼叫做"藩"(就相當於咱們現在說的一國兩制),在一些邊遠的地方實行王國制,稱這些王侯為"藩王",讓他們去保衛當今最大的君王,但是封出去的這些王國是各自為政的,好比一個小國家。

此人是西漢的忠臣,卻因不懂人情世故,急於成功最終要了命

不過漢高祖在實行這個政策的時候,留了一手,封這些王只能是同姓,最多封一個候。那同姓封王就靠的住嗎?靠不住,比如吳王劉濞(劉邦的侄子),最後造反了。因為我們知道藩國就相當於是自己的國家,他們有自己的大臣、軍隊、領土,你要讓他們交出兵權,那不可能,所以只能一點點去削弱他們。那這個削藩這些藩王會願意嗎,很明顯不願意,誰甘心自己的利益給奉獻出去。

此人是西漢的忠臣,卻因不懂人情世故,急於成功最終要了命

所以這時晁錯提出削藩這個建議,漢景帝一聽就開始擔心起來,問晁蓋這個事情應該怎麼辦,晁錯說:你不削他得反,削他還得反,拖的越晚,對我們危害也越大。就這樣漢景帝下了削藩的決心,也就惹出後面的七國之亂。

此人是西漢的忠臣,卻因不懂人情世故,急於成功最終要了命

用當時晁蓋的想法是吳王到後期必反。因為這時吳王已經富甲一方、勢可敵國,成為了國家的隱患,因此必須要削弱他們的勢力,但在史書上並沒有查到他們要造反的證據。只有這個鄧公(職位比千石)說:吳王在當時專門收買一些亡命知人,就是那些犯罪之人,只要來到吳國,就沒人敢抓。還有當時的買官賣官,這事在秦國就開始了,所以這都不算謀反的證據。

此人是西漢的忠臣,卻因不懂人情世故,急於成功最終要了命

在當時也有一些大臣提出要削藩政策但未被採納,而晁錯提出意見卻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對,而最後提出要誅殺晁錯時,大臣們幾乎是一片叫好。史書上記載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在於當時國家的治國理念,在秦王朝時遵循的是法家學說,漢武帝之前是道家學說,而漢武帝以後是儒家學說,所以這些人都是道家派,而道家的治國方針是什麼,做什麼事你不能急,一步一步來,而不是像晁錯這樣急吼吼的。

此人是西漢的忠臣,卻因不懂人情世故,急於成功最終要了命

第二個原因,大家都認為七國之亂是晁錯惹出來的禍,本來人家沒有想要造反的想法,因為當時七國都是符合規矩的,該交的稅也都交,該做的事情也都做了。

此人是西漢的忠臣,卻因不懂人情世故,急於成功最終要了命

第三個原因就是晁錯的為人,晁錯文采過人深受漢朝兩帝的器重,這就註定了他要治理朝政輔佐漢景帝,雖然說他是一個有學問、有才華、有思想的人,但這不等於他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只適合做政論家。晁錯的第一個問題,不懂得人情世故,所以在朝中他的人際關係很差,就連當時的一個清官都被他給氣死。

此人是西漢的忠臣,卻因不懂人情世故,急於成功最終要了命

漢景帝繼位便重用晁錯,因為漢景帝覺得晁錯是個智囊,這時晁錯就有點得意洋洋,不斷提出朝中存在的問題,漢景帝還言聽計從,這時就引起朝中的大臣不高興了。第二個問題殺袁盎,袁盎是吳國的丞相(漢景帝派過去監督吳濞的),最後沒殺成袁盎,反被袁盎說服皇帝把晁錯殺了。第三個他提出讓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在京城。誰都知道帶兵出去有危險你把自己留在安全的事情留給自己,所以蘇東坡說:就算沒有以上的種種,晁錯最後也是難逃一死。其實晁錯就是太急於成功了,想在有生之年做出一件名垂千古的事,急於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是他的確實是個忠臣。

此人是西漢的忠臣,卻因不懂人情世故,急於成功最終要了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