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宜賓

對於生活在這裡的你我來說,

她是故鄉,是承載理想的溫床,

在這片熱土上,有我們奮鬥的痕跡

……

那麼,你是否瞭解這座城市,

一起聽聽這位外來老宜賓的故事……

網 紅 大 咖 “外來老宜賓”

說起他的名字,很多宜賓網友都知曉。因為,已經七十多歲高齡的賴天一,是個貨真價實的網紅。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宜賓知名網友賴天一

從10多年前網絡媒體剛剛興起的時代,賴天一就開始混跡在各大媒體平臺。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賴老某四川論壇賬號

不僅僅是網絡媒體,他也是宜賓傳統媒體忠實粉絲。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宜賓晚報對他的報道‍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宜賓媒體人士都知道這個老宜賓

他從1961年大學畢業分配到宜賓工作至退休,到今天,已經在宜賓生活了57個年頭。

這樣一位閒不下來的老人在宜賓揮灑了他的青春和汗水,宜賓的歷史長河裡流淌著他豐富多彩的人事故事。同樣的,他也見證了宜賓這座城市的變遷。

他 是 天 原 總 工 程 師

先來說說他的成長。

1961年,賴天一大學分配到了天原工作,實習當工人一年後進科室工作。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60年代賴天一的工作照(受訪者供圖)

文革期間又下放回車間從技術員到工程師到車間副主任,1985年再進科室。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年輕時的賴天一在辦公室(受訪者供圖)

先後擔任設備動力、引進辦、技術開發、生產技術、規劃部門負責人、高級工程師,1991年冬開始兼任總廠副總工程師。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 擔任總工程師(受訪者供圖)

天原在1996年春進行公司化改造,賴天一被聘任為股份公司總工程師。先後被授予“宜賓地區拔尖人才”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榮譽證書。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為氯鹼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宜賓地區拔尖人才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國務院頒發特殊津貼證書

2000年8月參加高工高定評審後,賴天一被批准為正高(即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退休後,從2001起返聘為公司總裁/CEO技術顧問直到2008年末。加上學生時期就到過宜賓天原,在天原學習和工作了差不多整整48個年頭。

老 宜 賓 見 證 宜 賓 變 遷

光陰似箭,曾經的翩翩少年已是古稀之年。

57年,從一個車間技術員到一名正高級工程師,賴天一的改變無疑是巨大的;同樣的,宜賓從一個規劃凌亂的小城,再到如今國家級的衛生城市變化也是巨大的,不斷成長的賴天一也見證了宜賓的變化。

我是老宜賓人,經歷了無數次搬家,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變遷……”賴天一老人,說起宜賓這座城市,滔滔不絕、飽含深情。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曾經合江門碼頭

“在經歷了一大家人擠在20多平方米一間屋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到老的小的可以分開住、人均擁有居住面積20多平方米的九十年代;再到現在人均擁有住房面積達50平方米的今天,宜賓市的巨大變遷真的要用翻天覆地、日新月異來形容……”

賴天一說,1961年,21歲的他進入宜賓天原工作,居住在廠區的集體宿舍。“那個時候從廠區進城只能坐客運輪渡。從長江紙廠河邊的後營門碼頭到達合江門輪渡碼頭,每天往返有八個航班,上水將近1個小時,下水30分鐘左右。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渡船作為那時每天必需的交通工具,曾經繁忙一時,特別是遇到農村“趕場”等重要日子,更是人山人海。“直至南門橋通車,渡口才逐漸淡出歷史的舞臺,現在回想起那些畫面還是很難忘。”

隔山容易、隔水難。當年的宜賓談不上城市建設,連最基礎的交通線路都沒有。出行基本只有船,錯過航班或者遠途,就靠走。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上世紀宜賓的氣包車

“第一次搬家是因為結婚。1970年,我和愛人租住在人民路的東頭,當年街名叫‘線子市’,就是現在街心花園那裡。”

賴天一說,4.5元一個月租住的20個平方房子有自來水,是當年宜賓最貴、最好的房子,也是宜賓最核心的黃金地段。“當時的街面主要是三合土(從1950年開始,在主要街道上陸續鋪設,但往往被碾得破破爛爛)、碎石路以及泥巴地,下雨天就是一腳的泥濘。

城區範圍大多是低矮木結構瓦房(遇到特大喜慶,總要用紅色油漆把主要街道上的鋪面塗刷一遍)。解放前,過了仁和街就是城外了,人民廣場、人工湖一帶還是農田。1950年左右,人民路(西段)、廣場以西開始修建石棉瓦屋頂、夾壁牆一樓一底簡易樓……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80年代街心花園(受訪者供圖)

在人民路住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主要由於難以支付每月4.5元的房租,開始第三次搬遷到了冠英街。

“那時候的冠英街很長,不只是現在的樣子,冠英街是一直延伸到了現在合江門的頭頭哪裡的,目前還留有的最外面那一戶是在當時的中間。”

在冠英街一住就住到了1974年,這段時間,賴天一兩個女兒先後出世,從最初的一個人,到現在成為了四口之家。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賴天一一家四口在天原廠區合影(受訪者供圖)

買房難是當時存在的一個大問題普遍現象:“那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那個時候買房子相當難,我和我愛人為了買房子,被騙了無數次,那個時候的中介很多都是騙子,即便是如此,還是很多人上當受騙。房子十分難買,只要是排上了號,立馬轉手就能賣3萬元。”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原因?

“市政施工只注重城區的翻新,不斷地把老城區的房子翻修,沒有開發新地區,以至於房源全部在老城區,就那麼大的地方,房子很有限。當時政府拒絕外來房產商,施工單位全部是宜賓施工單位,修建的房屋規劃亂,現在老城區、南岸東區的大部分房屋就是那個時候修建的。”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1985年的人民路

1999年1月份,賴天一終於如願以償,購置了人民公園對面的樓房。

這一次從60多平方米一下子飛躍到100多平方米,面積增寬了,功能分得很細,飯廳、客廳、臥室、衛生間一應俱全。“一家6口住這麼寬的大房子,倒過去10年想都不敢想。而且,這棟樓在當時的人民路上,是最高的一棟……”

也許,賴天一併不清楚哪個才是當年宜賓真正的第一高樓,但談到對宜賓日新月異的變化有什麼感受,作為這座城市發展的見證人,賴天一既興奮又感慨。高樓的建造映射出一個城市發展的軌跡,它與城市整體的發展和變遷血脈相連。

在高樓拔地而起的30年裡,我們這座城市的其他領域的建設,也有著驚人的變化。

在90年代末,漸漸的宜賓接受了外來的房產商,2009年,賴天一再一次搬家,從人民路搬到了萊茵河畔。“非常舒服、現代化,宜賓終於有了大城市的風采,和之前的比起來,真的是天差地別。”

在賴天一看來,宜賓城市建設終於開始步入正軌,走上時代的前沿。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外來老宜賓”賴天一:網紅大咖是高級工程師,57年見證宜賓變遷

“從古代的樊道,到如今的戎城,宜賓沉澱了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同時也很有發展前景,宜賓在盤踞三江口,長江源頭,長江是一條龍,那麼宜賓就是龍頭。”

城市的變遷不會停止,人類前進的腳步也不會停止。這位優秀的老人對年輕人也發出勸誡:“時刻創新,不斷進步,不要虛度光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