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广南:以稻作之名让田园变乐园

云南广南:以稻作之名让田园变乐园

本报记者 王冰 通讯员 杨秀芬 王睿报道

  “让稻田成为生活场景、让耕作成为文娱方式、让稻草成为游乐产品、让贡米成为艺术作品、让稻乡成为诗意栖息地……”日前,云南省广南县隆重举办“世界稻作文化旅游节”,乡村做舞台,农民唱主角,欢庆中国第一个农民丰收节。

  笑容写在脸上,幸福留在心里。秋风不躁,时间正好,“八宝贡米之乡”喜庆丰年。舞台设在稻田中央,农民在经年劳作的土地上表演,秋收礼祭、贡谷拍卖、句町王宴、贡米尝新、河灯祈愿……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古老的稻作文化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云南广南:以稻作之名让田园变乐园

  广南八宝贡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农玲一边解说碓的原理一边演示。她说公司的“大地艺术中心”即将落成,多年来收藏的稻作文化载体和见证将悉数陈列其中,以期进一步传播和传承稻作文化。

  县城外50余里,牡露侬人谷景区也正在筹建一座稻作博物馆。牡露村委会门外广场上,同样有多副用于游客体验的碓具。一侧的地上绘制的巨型牛头图案中,太阳与稻穗点缀于牛的角、额、鼻处,寓意深刻。

  诸多迹象表明,尽管时代飞速发展,但在广南,作为中国古老农耕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稻作文化却从未远去,并呈现出引领相关产业走向繁荣的良好趋势。

  以稻作之名,广南县精心擦亮“天之广云之南”原生态健康生活目的地品牌,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利用农村田园、闲置、撂荒土地和农业农作、山川水流原生态自然特点,在不破坏乡村原汁原味自然景观和建筑构架的基础上,着手打造一批以绘画、美化、亮化为主的“五色村庄”“七彩村落”,资源变财源,耕作变文娱,农家田园变成了令人向往的乡村乐园。

  绿水青山,乡愁绵绵。为发展乡村旅游,广南县在文化品牌塑造、旅游产品规划、产业转型升级、脱贫减贫方面全面发力,着力打造“句町文化”“稻作文化”“地母文化”三张名片。目前,该县已引进雷诺兄弟集团投80亿元建设梦幻八宝国际田园旅游休闲度假区,河野“五色村庄”、坝美隐逸文化小镇、马碧千年壮寨、侬人谷等乡村旅游建设蓄势待发。今年以来,全县乡村旅游人次达23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和5.2%。

  广南县委书记芶开波表示,按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要求,广南目前正走“以点连线带面”的全域旅游发展路子,推动一二三产“三产融合”,农文旅“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全方位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