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鐘鼓樓是鐘樓與鼓樓的合稱,是我國重要的傳統建築,一般為方形的公共性樓閣建築,用以為人們司時,所以一座城市歷史是否悠久,鐘鼓樓便是其中重要的標誌之一,只有像北京、西安、洛陽這樣的古城才擁有古老的鐘鼓樓,相反,像深圳、珠海這樣的後起之秀則並沒有鐘鼓樓。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據史料記載,鐘鼓樓這樣的建築起源於漢,興於唐,而盛於明。早在漢朝,當時的大城市已有“天明擊鼓催人起,入夜鳴鐘催人息”的晨鼓暮鍾制度。而到了唐代,繁華的都城多實行裡坊制,即以裡坊為單位,每個裡坊圍以城牆,在四面或兩面設房門,定時開啟。所以開始在城市的中心位置設置鐘鼓,作為全城的司時中心,早晚根據鐘鼓聲開啟各坊門及宮門。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關於鐘鼓樓的種類,其實也分很多種,最常見的有三種,一種建於城市中心地帶,主要就是為市民報時;一種建於宮廷之內,它除了報時之外,還可作為朝會時節制禮儀之用;另一種則是建於寺廟之中,多是對稱建築,鐘樓與鼓樓如同孿生,分立在正門的兩邊。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隨著時代的進步,鐘鼓樓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很多的鐘鼓樓也慢慢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之中,現在國內相對完好的代表性鐘鼓樓主要有北京鐘鼓樓、西安鐘鼓樓、銀川鐘鼓樓、酒泉鐘鼓樓、安陽鐘鼓樓、蓋州鐘鼓樓、永昌鐘鼓樓等,其中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的西安鐘樓鼓是現存鐘鼓樓中最為古老、最為典型的實例。而在絲綢之路上,靜靜佇立著的永昌鐘鼓樓也是飽經風雨,400多年的歲月洗禮或許讓他們褪去昔日芳華,但立足樓下,仍可感受歷史的蛩音。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永昌鐘鼓樓,又名聲教樓,位於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的城中四街交匯之處。據工作人員介紹說,它始建於明神宗萬曆十五年(1587年),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該樓東西寬22米,南北長23米。分樓閣和樓臺兩部分。臺基邊寬22米,高7.2米,通高24.5米;樓閣重簷廡殿頂共二層三簷,下層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四面置格扇門,門左右置楹窗,斗拱為雙翹無昂,共五踩,卷剎弧線。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永昌鐘鼓樓的上層屋簷及簷柱向內緊收,面闊仍同下層。最上層為屋頂,上置寶頂。樓臺以夯土板築,四周包磚,兩道拱門縱橫其中,通達四街。樓體四面各懸巨匾三塊,匾文為“麗日摩雲”,“民淳俗美”,“金闕迎恩”,(東上、中、下);“文運天開”,“魁壁聯輝”,“雲錦天香”(南上、中、下);“中天一柱”,“懷柔西域”,“玉關通道”(西上、中、下);“聲聞四達”,“保障金川”,“威宣沙漠”,(北上、中、下)。臺基拱門上鐫有:東“大觀”,南“迎燻”,西“寧遠”,北“鎮朔”。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鐘鼓樓的一層樓臺上置大鐵鐘一口,內置大鼓一面。整個建築結構謹嚴,造藝精湛,高聳挺拔,雄偉壯觀。1981年甘肅省將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又被國務院升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金昌市永昌縣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座雄偉的鐘鼓樓呢?因為永昌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城,作為絲綢之路的北路咽喉,它地勢險要,祁連山、龍首山東西橫亙於永昌南北,焉支山獨蜂聳立,突起於南北兩山的走廊中間,形成了十五里山口狹窄的地段,稱為河西走廊蜂腰地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與武威、酒泉、張掖、敦煌等絲路名城齊名,自古商賈雲集、貿易繁榮,所以明朝建起如此雄偉的鐘鼓樓也是可以理解的。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遠觀永昌鐘鼓樓,它的外形與其它地方的鐘鼓樓似乎也沒有多大的不同,但細細觀察,還是可以發現這座建築與國內很多地方的鐘鼓樓不同,因為永昌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這些文化也反映在鐘鼓樓這一古建築上,它具有蒙漢党項等多民族文化交融一體的風格。比如說,從鐘鼓樓的平面佈局看,鐘鼓樓設在全城正中,掌管全城作息和夜禁時刻,是元朝的制度,也是蒙古族建築的佈局手法,它置鐘鼓於一樓,與宋金明清時期“鼓樓在東、鐘樓在西”的形制不同。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再比如說,從它的建築形式上看,盝頂式屋頂是元代常見的造型之一,明初時期,元朝宮殿多被拆除,唯獨永昌鐘鼓樓上有蒙古族風格的寶頂,這在國風的古建築中顯得獨一無二。而且如果我們用長焦拉近,可以看到鐘鼓樓的盝頂之上加了一個八卦圖形,這也突出了民間盛行的五行之說。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我們再從該樓的油漆彩畫看,柱、門、窗均為深硃紅色,斗拱青綠間色,斗拱板面塗紅底,畫蘭綠火焰三寶珠,均為典型的明代州城彩風格——旋子彩畫。此外,該樓的圍欄共分三格,扶手下一空格,中有墊墩,中間一小格,用木版裝實,刻有卷草花紋圖案,下一大格,用木版裝實刻有降幕雲圖案,這種風格屬於典型的西夏宮廷建築風格,這在其它的鐘鼓樓中也極其少見。

探訪河西走廊第一樓,有著“中天一柱”美譽的永昌鐘鼓樓

每個城市都有一個標誌性建築,北京有天安門、廣州有小蠻腰、重慶有解放碑、上海有東方明珠塔,那麼永昌的標誌性建築就是這個鍾豉樓,雖然現在已經禁止遊客攀登,但駐足樓下,還是可以料想登高憑欄,極目遠眺的情景,整個永昌城一覽無餘,樓上的晨鐘暮鼓更是響徹全城,絲路的駝鈴與吆喝的商人與這鐘鼓和鳴,共同奏響這河西名城的繁榮盛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