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异乡的逐花人

漂泊异乡的逐花人

上个月还在湖北,现在在商洛,过半个月去陕北、山西,然后去甘肃和青海,这是一位养蜂人赶花期的行动轨迹。春暖花开,正是采蜜的黄金季,蜜蜂逐花,养蜂人则跟着蜜蜂,一路由南向北,追逐着“春天的脚步”。

近日,记者在北环路和312国道沿线看到,很多赶花期的养蜂人在商洛山里“安营扎寨”,蜜蜂四处飞舞酿着蜂蜜,风餐露宿的养蜂人也用他们勤劳的双手酿造甜蜜的生活。

赶花人的“甜蜜”旅程

在市区北环路5号桥和6号桥中间的一块荒地里,大概50平方米的范围内,约150个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林间坡地上,靠近路边的10平方米左右的帐篷里,61岁的湖北襄樊人杨玉兵和欧阳芝夫妇在这里安营扎寨设了蜂场。5月2日的商州天高云淡、阳光灿烂,蜜蜂倾巢出动忙着采蜜,正是摇蜜的好时机,杨玉兵夫妇便打开蜂箱,将蜂脾小心翼翼地取出后放到摇蜜机里,然后迅速地转动着摇蜜机的手柄,蜂脾上的蜂蜜就从蜂巢甩到铁桶里。“蜜蜂酿蜜很辛苦的,白天出去采花蜜,晚上把花蜜吸到肚子里,反复吞吐,这样才能酿成蜂蜜。”杨玉兵边摇动摇蜜机,边向记者介绍道,刚产出的蜂蜜还不能立马采收,因为刚产出的蜂蜜里含有大量的水分,需要靠蜜蜂夜晚回巢后不停地扇动翅膀挥发水分后才能采收。“所以这蜂蜜难得啊!”杨玉兵说着,看到滴出来的金灿灿如油般的蜂蜜,迅速用食指一揩送进嘴里,脸上随即泛起甜蜜的笑容。

对杨玉兵来说,养蜂既是一个苦差事又是一件甜蜜的事儿。“苦的是常年在外漂泊,居无定所,甜的是看着那金灿灿流淌的蜂蜜装进一个个罐子里,被人买走,换回实打实的钞票,辛苦也有了回报。”杨玉兵说。为了追逐花期,杨玉兵一年三个季节都在全国各地跑。赶花人的路线一般都是从南一直往北走,2月份在云南、广东,三月份转场到四川赶油菜花,然后去湖北,四月中旬来到中原地带赶洋槐花,接着去陕北、山西、河北,最后去青海、内蒙古一带,直到冬季蜜蜂休眠,他们才会收拾行囊回家。

用网络分享“甜蜜”

别看杨玉兵夫妻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但他们却善于运用现代网络工具,宣传推广他们的蜂蜜,学习养蜂知识技能,还跟老客户保持联系。现代科技发达,几乎所有养蜂人都购置了发电机,杨玉兵还买了户外使用的WIFI机。“这样晚上就不那么无聊啦,可以上网、看电视、聊天。”杨玉兵说着,打开微信,向记者介绍。“你看,这是我在商洛的顾客群,这些人都是老顾客了,每年都从我这里买蜂蜜,这不顾客还问我具体位置呢,让我给他发个定位。”杨玉兵边说边打开定位系统,将自己的位置共享给对方。

说话间隙,几个从金凤山爬山下来的市民好奇地走进杨玉兵的养蜂场参观。女主人欧阳芝一边热情地招呼客人进来坐,一边随手拿出一次性杯子,麻利地舀上几勺蜂蜜冲了蜂蜜水端给客人喝。“妈妈,这蜂蜜水好甜好香呀,我爱喝。”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小女孩一口气喝完蜂蜜水,闹着还要喝。“这蜂蜜真是挺不错的呢,平时我娃都不爱喝水,今天喝得这么好。”小孩的妈妈很开心,爽快地买了一瓶蜂蜜。“这批蜂蜜是咱们商洛的槐花产的蜜,商洛的生态环境好,所以产出的洋槐蜜甜度高,色泽黄亮透明,口感和营养价值都特别好。”杨玉兵道,他平时空闲了就把商洛的蓝天和青山绿水拍成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引来很多人订购蜂蜜。

今年4月初,北方地区的一次大幅降温致使正在花期的苹果树、梨树、桃树等受灾,被霜打过的花朵很快枯萎了,致使蜜蜂无花可采,养蜂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商洛由于位于秦岭腹地,受灾不像平原地带那么严重,槐花和毛苕子开得还旺,今年来商洛赶花的养蜂人都比往年多了一半。“你们商洛是我们养蜂人的福地啊。”杨玉兵由衷感慨道。

漂泊异乡的逐花人

艰辛的漂泊苦亦甜

离乡三里地,就是异乡人。常年漂泊在外,使杨玉兵夫妇练就了一身野外生活的本领。“到了一个地方,先支好帐篷,把常用的家伙什儿归置好,再摆放好蜂箱,常常忙完就半夜了,才想起一天了还没吃饭。”欧阳芝说,最辛苦的就数转场了,搬来搬去的既麻烦也累。在他们居住的帐篷里,记者看到一张木板搭起的简易床挨着一面墙壁,其余三面都被盛放液体的大塑料桶占据,简易的木桌上放着一个煤气灶,旁边是油盐酱醋,墙壁上挂着的腊肉格外显眼。欧阳芝说,因为他们住的远离市区,为改善生活每年他们都会从老家带七八十斤腊肉。

常年在户外生活,最担心的就是刮风下雨。多年来,杨玉兵夫妻已经养成了密切关注天气的习惯,看天气预报也成了他每天第一件要做的事。去年四月份,杨玉兵夫妇跟往年一样来到商洛,在商州区杨峪河镇一处野外安了营。一天下午,风雨突变,狂风挟裹着大雨从天而降,帐篷被狂风吹散了架,夫妇俩都被淋成了落汤鸡,晚上连一床干被子都没有。“最后还是给在附近放蜂的一个老乡打电话,人家给送了两床被子。”杨玉兵回忆道。在野外生活,遇到野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杨玉兵碰到过蛇、狼、黄鼠狼、黑熊,甚至还在神农架地区见到过金钱豹。夏天在野外经常遇到蛇,有时蛇会爬进帐篷,钻到床底下,“我们一般都会在床底下放点柴火,这样蛇就会盘在柴火堆里,不会爬上床了,到早上起床下地时,要先用手电照一下地面,防止踩到蛇被咬伤。”杨玉兵道。

野外生活,最怕的是有人生病。有一次杨玉兵夫妇在青海门源县赶花期,突然欧阳芝肾结石发病,疼痛难忍,可郊外交通不便,医疗条件又有限,杨玉兵折腾了大半天才租到车将欧阳芝紧急送往100多公里外的西宁市就医。“那次没把我疼死,从那以后我走哪儿都带着药。”欧阳芝说,她现在脑供血不足,心脏和肾脏都不太好,老伴年纪也大了,准备干完今年就回湖北老家,不再全国赶花期了。“还是舍不得我的蜂呀,孩子嫌苦不肯接手,只能慢慢缩小规模了。”杨玉兵叹着气说道。

站在金凤山上,午后的微风拂过,杨玉兵邀请记者过三四天再来一次。“你来亲手体验一下摇蜜,就会明白,只要勤劳肯奋斗,生活就会像蜜一样甜!”寥寥数句,却那么富有哲理。

漂泊异乡的逐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