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民主广场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民主广场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民主广场

民主广场

原称五座宿舍的东一至东五宿舍楼前所围成的半圆形空地,在解放前夕一段时间里被称为民主广场。当时,每至黄昏,常有数十、过百乃至数百师生聚集到此进行“黄昏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你是灯塔》《你这个坏东西》等嘹亮的歌声和激昂的旋律,抒发着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新中国的期待。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民主广场

原国立中山大学学生在民主广场集会情景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民主广场

民主广场(1947年前拍摄)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民主广场

国民党特务逮捕原国立中山大学进步师生的情景

民主广场和五座宿舍还是震惊广州的“七二三”事件的发生地。1949年7月23日半夜,国民党广州市警备司令部派出千余便衣特务和军警突袭校园,封锁包括五座宿舍在内的所有男女生宿舍及教职员住宅区。次日凌晨4时开始搜捕,按“黑名单”拘捕了120余人。天亮后,荷枪实弹的便衣特务和军警押着一批批被捕师生员工,从校内四处往五座宿舍后面的教职员宿舍集中,午后押上停在五座宿舍前的军警车,经湖滨路拉走。

这一暴行引起全校师生愤慨。中共广州地下党组织发动师生开展援救斗争,呼吁社会谴责和营教。国民党广州市政府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至广州解放前夕的1949年10月12日止,不得不分批释放完所有被捕者。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民主广场

改造后的广场

斗转星移,昔日的民主广场,后改建成学生课余运动场。2010年7月,又由学校建筑设计研究院出资,将其改造为“东湖东广场”的一部分。新广场以“完璧归赵”典故中的“和氏璧”为设计主题进行整体构思,以圆形广场寓意和谐团结,与夜晚广场的喷泉形成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

——摘自《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次印刷)

朗读者

张娟娟,华南理工大学关工委副秘书长,全民悦读华工秋韵阅读会主席,原学校档案馆馆长。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民主广场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

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是校园建设的物质文化形态,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精神的并在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钩沉史海、融会今昔,以新老对照、图文并茂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展示和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建筑和人文景观,深入挖掘和诠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校史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书名:《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

作者:《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编委会

装帧:精装

版次:2008年11月第1版 2012年11月第2次印刷

ISBN:978-7-5623-3034-9

开本:16开

字数:15.4万字 页数:156页

定价:98.00元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民主广场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民主广场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民主广场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民主广场

2018我们同在一行字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