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贷款余额达253亿!崔联会:当好金融助力脱贫攻坚“排头兵”

扶贫贷款余额达253亿!崔联会:当好金融助力脱贫攻坚“排头兵”

扶贫贷款余额达253亿!崔联会:当好金融助力脱贫攻坚“排头兵”

导读

10月17日,作为全国唯一受邀农信机构,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崔联会代表山西农信在2018年扶贫日金融扶贫论坛发言,深刻、全面、系统地总结阐述了山西省农信社近年来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崔联会表示,在推进金融扶贫工作中,山西农信始终把精准扶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自觉将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党委的主要工作和经营的首要任务;着力构建、运行“七专”工作体系,全力推动金融扶贫工作开展;打通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渠道,启动实施“万名客户经理进村入户行动计划”;加强金融创新,全面提升金融扶贫工作质效;构建内部保障机制,寻求外部联动机制,广泛凝聚金融助力脱贫合力。

10月17日是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受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邀请,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崔联会代表山西农信,在“金融精准供给、聚焦深度贫困、助推产业扶贫”金融扶贫论坛上,做了题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当好金融助力山西脱贫攻坚“排头兵”》

的发言。山西省联社作为全国唯一受邀的农信机构,深刻、全面、系统地总结阐述了全省农信社近年来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山西农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有关扶贫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持续加大扶贫贷款投放力度,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9月末,全省农信社扶贫贷款余额达253.11亿元,其中,单位扶贫贷款余额159.41亿元,个人扶贫贷款余额93.70亿元,扶贫小额信贷余额62.27亿元,支持13.6万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扶贫小额信贷投放额占到全省金融机构的2/3以上,为全省扶贫小额信贷投放跨入全国第一方阵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扶贫办和监管部门的肯定,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

以下为崔联会在论坛现场发言摘要:

提高政治站位

主动担当金融助力脱贫重任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带领全系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农信社在金融助力精准脱贫中要发挥好主力军、排头兵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服务“三农”根本宗旨,坚持“深耕三农、细做小微、精准扶贫、倾力重点”服务定位,始终把精准扶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自觉将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党委的主要工作和经营的首要任务,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传导工作压力、创新工作方法,确保把此项工作抓细夯实。

建立“七专”体系

全力推动金融扶贫工作开展

在推进金融扶贫工作中,山西农信着力构建、运行

“七专”工作体系

是制定专项规划,省联社党委指导各级农信社与当地扶贫部门积极对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山西省农村信用社金融精准扶贫十三五规划》,描绘工作蓝图,明确工作目标;


二是打造专业队伍,从业务培训、技能提升、政策宣传等方面入手,致力于把客户经理培养成金融扶贫的宣传员、联络员和服务员;


三是单列专项规模,倾斜信贷资源,专列信贷计划,每年单列100亿元以上信贷规模,用于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


四是开发专门产品,针对贫困人口,专门研发能够支持产业发展、带动增收致富的特色扶贫产品;


五是提供专优利率,按照“成本可控、利率优惠、让利于民”的原则,对金融扶贫贷款出台特惠政策,面向贫困户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执行基准利率,依托扶贫周转金面向项目主体发放的产业扶贫贷款,原则上利率不超基准利率上浮20%;


六是建立专门档案,积极和扶贫部门沟通,获取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并完善金融服务信息、信贷支持信息等,建立贫困户服务档案;


七是实施专项考核,每年初将扶贫工作目标进行分解,并按季、按年实施专项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畅通对接渠道

倾力打造精准扶贫特色路径

为打通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渠道,全省农信社启动实施了“万名客户经理进村入户行动计划”

,组织上万名客户经理进贫困村、入贫困户,开展以“大摸排、大调研、大起底”为主题的集中行动,逐户开展摸底调查,收集信息资料,了解金融需求,开展评级授信,宣传金融知识和扶贫政策。活动开展以来,实现了对93.3万户贫困户资料收集、评级、授信“三个全覆盖”。

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7.33万份、精准扶贫联系卡57.62万张、制作公示牌10.78万个、设置宣传栏8212个。对符合“四有两好”标准贫困户的信贷需求,实现了应贷尽贷、合理满足,支持其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加强金融创新

全面提升金融扶贫工作质效

山西农信重点突出四方面创新:

是创新扶贫模式。全省农信社在直接投放扶贫小额信贷的同时,积极探索“农信社+政府+实施主体+贫困户”“农信社+政府+保险公司+实施主体+贫困户”

等金融扶贫间接模式,通过资产收益、解决就业、扩大销路、利益链接等措施,想方设法带动贫困户脱贫。


二是创新扶贫产品。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专门研发出“脱贫贷”卡,可按照“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方式,使贫困户实现便捷用信。各地农信社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创新出“光伏贷”“贫信贷”“圆梦贷”“旺农贷”等特色扶贫信贷产品。


三是创新扶贫手段。在实施“万名客户经理进村入户行动计划”过程中,辖内部分行社积极创新,利用手机终端、平板电脑等,面向贫困户高效收集资料、开展评级授信,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是创新服务渠道。设立金融综合服务站、流动服务车等新型载体,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9月末,全省共安装自助设备3699台,布放POS机具3.2万台,建成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9727个,运行流动服务车29台。

构建保障机制

广泛凝聚金融助力脱贫合力

山西省农信社一方面构建内部保障机制。建立奖励表彰、尽职免责机制,每年用专项奖励资金,对金融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大型表彰、奖励;出台了扶贫小额信贷尽职免责政策,为客户经理积极投放扶贫信贷解压松绑。同时,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工作,为扶贫工作提供良好的作风保障。

另一方面,寻求外部联动机制。省联社和县级行社均与同级扶贫办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高效开展;加大与财政、保险、担保、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力度,探索合作机制,争取再贷款等优惠政策,如省联社与山西扶贫开发投资公司、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等携手合作,采取“委托+自营”模式,依托扶贫周转金积极投放产业扶贫信贷。

山西农信作为地方金融支农主力军,将一如既往,牢记使命,驰而不息,勇于担当,持续做好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为实现全面脱贫目标贡献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