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量採購對醫藥板塊的影響

【匪爺語錄A】沒有辦法現在就證明,未來我是對的,但你必須無條件相信我

【匪爺語錄B】股三不炒:心情不好不炒;沒有時間不炒;沒錢不炒。

【匪爺語錄C】炒股賺錢的秘訣只有一個字:等。浮虧要等;浮贏也要等。

不斷更新中,敬請時時背誦......

前兩天《每日經濟新聞》獨家報道了《藥品帶量採購操作方法明確 將在北京等11個城市試點》,導致了大批醫藥股跳水

帶量採購對醫藥板塊的影響

(醫藥製造板塊日線圖)

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什麼是“帶量採購“。

以往藥品招標是不公示要多少採購量,"帶量採購" 在招標的時候就承諾藥品的銷量保證,在N個月之內消費完。比如上海今年6月公佈的第三次帶量採購,一共採購了20個品種,拿出上海市50%的市場份額(銷量份額〕給中標企業,未中標的企業只能分享剩餘50%的市場份額。現在國家醫保開始推進11個城市帶量採購,在全國範圍鋪開上海模式,也是出60、70%的市場份額給中標企業,其他企業只能分車餘30、40%份額。

以前沒有明確採購量,醫藥企業不清楚最終採購量,如果最終採購量很少,即使中標也是鐵定虧損,如果最終採購量非常巨大,中標了也沒有足夠的產能去供應醫療系統,弊端很多。

現在明確了採購量競爭格局必然導致藥價進一步下跌

1、競標單位就能知道多少是自己利潤底線,未來幾年需要怎麼樣的產能建設和資金投入都能有一個明確的預判,這樣可以知道多低的價格,既可以中標也能賺錢。

2、由於帶量採購不是中標企業通吃,未中標企業也不是死路一條,還有餘下市場份額可以競爭,還有口湯可以喝,還有時間降低自己的成本,在第二年的帶量採購中重新參與競爭。

3、不是一刀切,中標企業還要和未中標企業進行競爭,這樣可以以非中標企業的競爭來遏制中標企業形成壟斷。

走醫保系統的藥,未來價格肯定要持續下降。不走醫保系統的藥品和醫療器械(比如家庭用護理和檢測醫藥儀器、某些不納入醫保範圍的自費藥)同樣也會下降。那是因為:

1、這也是醫保嚴格控費的一種方式,整個醫藥板塊面臨重新估值,行業板塊估值體系要調整。上半年資金把醫藥板塊市盈率推高到30一60倍市盈率之間,以後可能會調整到15一35倍之間震盪。

2、未來受益的還是獨家類獨家的產品可以一下子拿到更大市場份額。

3、10月中旬11個城市帶量採購完成,這回醫保先付不少於30%的採購款,相關受益企業的業績會增厚很多,所以短期這波打壓下來,之後第三季度業繢出來,大家會看到受益的公司業暴漲。部分個股到時可能會有階段性的上漲。

隨著帶量採購推進,有利於良幣驅逐劣幣,優質醫藥企業份額將會迅速提升,醫藥板塊估值將會整體下跌,醫藥板塊的機會體系在個股上,上半年醫藥板塊齊漲的機會風光不再了。

帶量採購對醫藥板塊的影響

(醫藥製造類,按市盈率低往高排序的十名)

帶量採購對醫藥板塊的影響

(醫療器械類,按市盈率低往高排序的十名)

倉位上

穩健型:5成

激進型:2成;清掉全部的創板股


【以上內容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

【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