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语音应用广泛,车载场景有望走在前列

智能语音技术是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作为AI应用最成熟的技术之一,在智能家居、智能车载、智能可穿戴领域有了迅猛发展。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年中国智能语音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


语音助手是当前智能语音在个人用户市场的主要应用,目前,全球科技巨头均已布局智能语音产品。智能语音助手的主要代表性产品包括苹果Siri、微软Cortana、谷歌Assistant、百度DuerOS、亚马逊的Alexa等。

典型智能语音助手应用

公司

产品

苹果

Siri

谷歌

Google Assistant

亚马逊

Alexa

微软

Cortana

三星

Bixby

Duer

阿里巴巴

阿里小蜜

腾讯

智能语音

科大讯飞

AIUI开放助手

威盛电子

欧拉蜜语音助手

全球范围内,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谷歌Assistant语音助手一跃成为市场领先的AI语音助手,占有47%的市场份额,其次是苹果Siri语音助手,占有40%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达到105.7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70%。随着智能语音应用产业的拓展,市场需求增大,预计2018年中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达到121.8亿元。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市场,未来车载信息系统市场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18年,中国智能车载市场规模将接近4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70%,将保持高速发展状态。

与此同时,车联网进程加快,2015年,车载有屏设备出货量约1300万台,其中具备联网功能的设备渗透率仅为5%左右,预计伴随着相关软硬件适配性能的提升,以及车联网产品服务逐渐完备,用户用语音控制车载系统习惯逐渐形成,有屏联网的车载终端产业将迎来爆发增长,未来5年内车载设备渗透率将超过50%。

语音交互在车载场景中存在刚需,也会成为最先爆发的领域。而车联网的纵深化发展,将会衍生出硬件免费,靠个性化增值服务盈利的商业模式。

以汽车保险为例。以前车载场景痛点在于,车厂将车交给4S店,然后4S店卖给用户。车一旦卖出后,车厂和用户就失去了联系。而用户买车后还会买车险,这部分又由单独的保险公司介入,但是他们缺乏用户用车数据,因此保费定价存在痛点。

而未来,车载设备提供商可以通过补贴用户来抢占汽车内显示屏市场,通过用户用车行为数据的搜集与挖掘,为保险公司和车厂提供信息,保险公司根据数据设立分层级的保费机制,激励规范驾驶行为。这样,信息流和服务流将不断在生态系统中流转,不断挖掘更大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