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潮退烧投资刹车 全球10.5

热潮退烧投资刹车 全球10.5/11代面板建厂缩减至6座

全球面板产业在最高世代产线步入10.5/11厂之后,吸引面板厂抢进卡位,原本规划建置总数一度高达9座,然随着资金取得不易、回收难度增加、市场环境变迁,近期已出现退烧现象,传惠科郑州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咸阳10.5/11代厂时程均已延宕,加上鸿海美国厂从10.5代改成6代厂,使得目前全球10.5/11代面板厂缩减至6座,有利于后续面板供需情况好转。

自龙头京东方启动兴建全球第一座10.5代面板厂之后,全球面板产业10.5/11代厂兴建及规划声浪不绝于耳,其中又以国内厂商投入高世代生产线最为积极,纷纷与地方政府合作打造10.5/11代厂,使得全球10.5/11代厂数量一度高达9座之多。

原规划投入10.5/11代生产线的面板厂,包括京东方合肥、武汉各1座,华星光电深圳2座,乐金显示器(LG Display)坡州1座,惠科郑州1座,CEC咸阳1座,鸿海广州及美国各1座,若是这9座面板新厂全都投产,总投资玻璃基板月投片量近90万片,恐将造成全球面板供需严重失衡。

另外,该9座10.5/11代厂仅有乐金显示器采用OLED面板技术,其他全为LCD厂。其中,京东方已率先在2018年上半于合肥开出全球首座10.5代厂产能,目前正加足马力量产。华星光电的首座11代厂月产能设计为14万片玻璃基板,预计2019年3月量产。

鸿海旗下SDP广州增城10.5代厂,投资额高达610亿元,预计2019年9月量产。京东方第2座10.5代厂落脚武汉,规划月产能为12万片玻璃基板,投资额460亿元,预计2020年量产。华星光电第2座11代厂已签约,总投资额为426.83亿元,规划月产能9万片玻璃基板,预计2021年量产。

至于惠科的11代厂在几经波折之后,最后落脚郑州,预计投资人民币400亿元。CEC则预计在咸阳兴建10.5代厂,规划投资额450亿元。不过,近期业界传出这两座厂在时程上都将往后延宕。

热潮退烧投资刹车 全球10.5/11代面板建厂缩减至6座

鸿海美国厂原本规划10.5代厂,改为兴建6代氧化铟镓锌(IGZO)厂,预计2020年投产,将成为美国第一座TFT Fab,不仅可生产军规、车用、航太、医疗等特殊用途面板,未来AToP(Advanced Technology on Panel)技术更将在当地开花结果,有助于未来拓展IGZO面板技术的应用层面。

全球原本规划兴建9座10.5/11代面板厂,目前暂已缩减至6座厂,长期来看,将有助于缓解面板供需问题。现阶段京东方首座10.5代厂持续往满载目标迈进,加上2018年CEC集团持续扩产,面板业第4季进入供给过剩的循环阶段。

热潮退烧投资刹车 全球10.5/11代面板建厂缩减至6座

接下来全球将有6座10.5/11代的高世代生产线陆续量产,预估未来5年内,将带动高世代产能快速成长,预期到2022年时,10代以上的生产线将逐渐成为电视面板的主力产能。

由于10.5/11代厂的玻璃基板尺寸达2,940mmX3,370mm,不仅是全新设备,尺寸亦更庞大、搬运不易,投资规模快速冲高,庞大的投资额对于面板厂是巨大的财务负担,因此,现在筹建的10.5/11代厂大多都有政府支援。

面板业者估算一座10.5/11代厂,地方政府投资及银行贷款比例超过80%,以一座平均投资额500亿元推算,厂商仅需拿出100亿元的资金,而兴建完成后的平均产值估计超过250亿元,这也是促使中国市场成为全球10.5/11代面板厂重兵集结的原因。

目前65、75吋等电视面板主要在6代、7.5代、8.5代厂生产,切割效率较低,步入10.5/11代厂之后,每片玻璃基板可切割8片65吋或6片75吋面板,切割效率大幅提升,可望推升65、75吋电视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