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答啦:如何理解元朝的行政区划?

有读者问:如何理解元朝地方行政区划?

地理答啦从七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元朝的行政区划。

一、从体制上看,元朝确立了行省制度。

元朝在金朝行台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行中书省作为管辖新征服地区的行政机构,其管辖的地域范围也与行中书省名称相对应,简称行省或省。元朝确立的行省制度是我国行政区划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对后世直至今天都有深远影响。

二、从层级上看,元朝行政区划层级多且复杂。

元朝的行政区划其实是在宋、金、夏等政权原有的路、府、州、县等多级行政区划上又增加了一层“省”,因此元朝的行政区划层级非常复杂,有的行省层级多达五级——省、路、府、州、县;有的行省只有两级——省、州。

三、从面积上看,元朝的行省数量少且面积十分广大。前面讲到,元朝行省的设计是随着新征服土地逐渐设立的,因此元朝初期行省数量很少。至南宋灭亡时,只设立了七个省,即中书省、陕西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湖广行省、江淮行省、江西行省、江淮行省、福建行省。元朝中期之后,在中书省基础上分出辽阳行省、岭北行省;将陕西四川行省分为陕西和四川两省;撤销江淮、福建行省,新设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

四、从省界上看,省域划分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

例如江淮行省跨越黄河以北、淮河以北、淮河以南、长江以北、长江以南等多个地理单元;陕西四川行省跨越河套、关中、汉中、四川盆地等多个地理单元,即使陕西、四川分省之后,陕西行省依然管辖秦岭以南的传统蜀地。

五、在行省以下偏远地区设立“土司”制度。

由于元朝的行省面积广大,对偏远地区特别是边少地区时常感到鞭长莫及。因此在远离行省中心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了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等机构,由当地土人首领担任官职,因此称为土司。

六、在青藏地区设立宣政院。

元朝在原吐蕃政权地区设立宣政院,作为与行省并列的一级行政区划,其职能包括军事管理、任命官员、管理驿站等,将青藏地区纳入中央直接管辖。

七、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

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后改江浙行省)泉州府同安县,负责管理台湾和澎湖的各项具体事宜,从那时,台湾岛和澎湖列岛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划管理的一部分。

以上!

地理答啦:如何理解元朝的行政区划?


地理答啦:如何理解元朝的行政区划?


地理答啦:如何理解元朝的行政区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