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头卖花到独角兽创始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从街头卖花到独角兽创始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AI+花店

AI商业化导读:花店,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行业,当AI思维和技术去“卖花”,会带来哪些颠覆性的创新变化?今天,AI君和各位一起看一家花店,如何借力AI,成为一个超级连锁平台。

坐销、电销、网销的进化之路

在1976年,有个叫詹姆斯 麦卡恩的年轻人,在纽约开了一家很普通的花店。凭着过人的商业头脑和勤奋,很快发展了十多家分店。他发现用户有一个痛点,大多社区的花店都不配送!

1986年,他用了当时最新的技术,1—800免费电话来销售鲜花。电话下单,送货上门,很快,花店70%的业务都来自于电话销售。第二年,收购了一家电话营销公司,成了最早的电话花店平台。

到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兴起,敏锐的詹姆斯又进行新技术升级,1992年创建了网站和鲜花礼品平台,成为美国最早的电商之一,也成为最早跨入上亿美元的花店,在1999年于纳斯达克上市。

技术爆炸,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系统从2G、3G到4G,詹姆斯在每一波都没耽误,及时采用对应的解决方案,增加了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网络销售能力和供应链物流能力。最后从鲜花这一单品延伸到巧克力、红酒等相关的礼品领域。

从街头卖花到独角兽创始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从互联网+到AI+

AI爆发后,詹姆斯非常果断的找到一家软件公司合作,共同创造了AI驱动的系统—GWYN(你所需要的礼物)。简单来说,这款AI可以读懂用户心思,知道你需要什么花,在哪里需要,然后为你预备满意的插花方案或礼品方案。同时还能帮助供应种植,更准确为用户喜好而生产。

三大跨越成就百亿平台

如今,1-800-Flowers公司年收入已经超过11亿美元,詹姆斯的花店,在技术商业化中,我们发现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 自我颠覆供需逻辑

需求痛点从:“我需要花”—“我要送来的花”—“我要有选择的花”—“我要完全合我意的东西”,以满足更高级需求为中心,不断自我颠覆商业逻辑。

  • 持续创新商业模式

从店面-电销-互联网电商-AI个性化规模定制,交易过程从一个物理花店“我卖你买”一对一买卖,到用电话进行1对多下单配送,到互联网电商整合连接“他卖你买+物流”,再到AI“你要我卖他卖”的多对多个性化规划定制,一直在不但创新商业模式。

  • 技术驱动运营转型

技术与基础系统,从电话营销(2G)到互联网电商(3G/4G),到AI系统(未来5G),每一次都与当下最新的技术同行。将技术植入从种植到商店,从种植到中间商到仓储到商店,从种植到配送中心到商店,实现三级跳的高效转型。

历史上,任何一次革命性新技术的爆发,都带来了远远超过我们想象新商业,詹姆斯的案例,让我们更深刻认知商业与技术融合的奥秘。下一期,我们深度探讨下,供给侧企业如何实现AI+?我是AI君,每天5分钟,学习AI商业化,AI认知又生一大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