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讓百姓,他舉行了遷都之舉,被稱爲歷史上少有的好皇帝


為了讓百姓,他舉行了遷都之舉,被稱為歷史上少有的好皇帝


商湯建立商朝時,起初是將國都定在亳,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商丘市。

後來300年當中,前後5次搬遷都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王族內部經常爭奪王位,發生內亂的緣故;還有黃河下游常常鬧水災的緣故。有一次洪水氾濫,把都城全淹了,商朝就不得不遷都。

從商湯開始,王位傳到盤庚時,已傳了20個王。盤庚是個很有才幹的君主,為了改變當時社會不安定的局面,他決心再一次遷都。可是,遷都的想法遭到大多數貴族的反對,他們貪圖安逸,都不願意搬遷。還有一些有勢力的貴族煽動平民起來反對,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在強大的反對勢力面前,盤庚絲毫沒有動搖遷都的決心。他把反對遷都的貴族找來,耐心地勸說他們:“遷都是為了我們國家的安定。你們要理解我的苦心,不要產生無謂的驚慌。我的主意已定,不容有所更改。”

盤庚堅持遷都的主張終於挫敗了反對勢力,他帶著平民和奴隸,渡過黃河,搬遷到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在那裡整頓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重新興旺起來,以後200多年,一直沒有遷都。所以商朝又稱作殷商。

從那以後,又經過3000多年的漫長歲月,商朝的國都就變為廢墟。到了近代,人們在殷地舊址上發掘出大量古代的遺物,因為那裡曾經是商朝國都的遺址,就把那裡命名為“殷墟”。從殷墟發掘出來的遺物中,有龜甲(就是龜殼)和獸骨十多萬片,上面都刻著很難辨認的文字。經過考古學家的研究,才把這些文字弄明白。當時,商朝的統治階級很迷信鬼神。他們在祭祀、打獵、出征時,都要用龜甲和獸骨來占卜吉凶。占卜之後,就把當時發生的情況和占卜的結果用文字刻在龜甲、獸骨上。現在,我們把這種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我們今天使用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演變過來的。

在殷墟上發掘出的遺物中,還發現了大量的種類繁多的青銅器皿、兵器,工藝製作都很精巧。有一個叫做“後母戊”的大方鼎,重量為875公斤,高130多釐米,上面還刻著精美的紋飾。從這件青銅器上可以看出,在殷商時期,冶銅的技術和藝術水平都是很高超的,大大促進了工藝技術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