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一次参加一个书店办的读书会,

老板是一个90后女生,

学设计的,

辞职在北京一个不太热闹的地方

开了家这家书店,

每周末会放电影,

有一些空间可以举行一些小活动。

书店的名字听上去浪漫而美好,

每一件小物都是老板设计的,

坐在里面饮一杯茶,

听一首歌、看一本书,

都感觉很惬意。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可是,据读书会的组织者讲,

这个书店是亏钱的,

一直靠大家的捐款和帮助度日,

读书会组织者一直在讲,

老板人多好,

特别纯净特别善良,

大家要多帮助她,

比如在这里搞活动,

或者来这里做义工,

或者捐些东西、买些咖啡。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然而宁宁在想,

她的纯净可以靠书店养着,

可是她的梦想,

凭什么要别人买单呢?

如果她的书店商业模式清晰,

那么来这里消费无可厚非,

可是她明明在做一件商业的事情,

却和别人谈情怀,

书店经营不下去,

自己已经一清二楚,

还要求助于别人支撑,

这样的梦想,

既不符合商业规则,

也无达成可能?

不是一种欺骗吗?


在公司或创业公司当中,

也有这样的事,

你若才情出众,

老板必跟你称兄道弟,

告诉你他的梦想如何

感天地,泣鬼神,

情操高尚,

于是你被感动了,

为别的人梦想立了个志,

并为此甘脑涂地多年,

待到有一天梦想破碎兄弟分崩,

你才惊觉:

原来你为别人的梦想买了单,

还落下一身埋怨。

或者有一天他的梦想成真,

你才发现:原来别人的梦想

和我没有一毛钱关系。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所以,“人情化管理”

(而非人性化管理)

是很低级和恶劣的管理方式,

本质是利用和欺骗。

真正优秀的管理者,

会发掘你的特能和潜质,

甚至成就你的梦想。

真把你当兄弟的人,

会为你两肋插刀,

绝不会让你去“填坑”,

成为他的炮灰。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近来抖音上,

火了一个保姆弹钢琴的视频,

一个在别人家里打工的保姆,

看到钢琴后诚惶诚恐地问主人:

我可以试试吗?

得到准许后,

她的指尖意外流淌出了

美妙的旋律……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于是热评区里这样说:

你的父母把你当公主养大,

可你的婆家把你变成这付模样。

我们常常唾弃那些把老公当ATM机的女人,

可是有多少女人,

嫁人后,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把自己丈夫的梦想当作自己的,

把自己孩子的梦想当作自己的,

把自己作践成可怜幽怨苦逼的模样,

这样的人生就不令人唾弃吗?


宁宁的一个朋友,

自小就是能歌善舞的学霸,

也有小康的家庭背景,

但自从嫁人后,

为了扶持丈夫的事业,

辞掉了工作、丢掉了爱好,

放下了论文拿起了洗碗布,

15年后,

容颜衰老、身材变形,

连身着品味都不再出众。

丈夫忘记了她一切的付出,

会为她鸡蛋总是煎得不圆而埋怨她,

也会为了她偶尔上街散心晚回家而斥责她,

而不会问她做完早饭后有没有吃,

或者是不是心情不好而独自散步,

为了成就贤名,

她节衣缩食攒钱给公婆治病、旅游

一有做得不好,

婆婆还会给一两句难听的话……

说嫁到这个家里就是福气,

她还总不开心不懂知足。

朋友被各种家庭价值观绑架,’

努力活成他们每个人想要的样子,

完全没了自己,

不仅在为老公想要的家在买单,

还在为公婆想要的儿媳买单。


虚伪的爱情和亲情,

和人情化管理一样,

也是一种利用和欺骗。

真正爱你的男人,

从不会把你改造成让他舒服的模样,

而是会希望你做自己。

真正在乎你的家人,

也不会忘记成就你的梦想。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民国初期,

有位为别人的梦想买单的典型,

叫于凤至,

她的丈夫叫张学良,

是大名鼎鼎的富商于文斗之女,

算得上名门闺秀。

于凤至5岁即被父亲送入私塾,

所学诗书过目不忘。

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

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

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于凤至11岁时,

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和小她3岁的少帅张学良订立婚约,

成为张学良未婚妻。

爱新觉罗·溥杰盛赞她:

“长得很美”。

的确,脸庞清秀,

身材曼妙,

常以一身淡紫色旗袍示人的于凤至,

在人群中鹤立鸡群,清新脱俗,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嫁入张府的于凤至相夫教子,

孝老爱幼,

和张学良夫唱妇随,恩爱有加。

也就是这段时间的“爱情”,

让于凤至立志为张学良奉献一生。

张学良生性风流,

喜欢上了赵四小姐。

赵四跪在于凤至的面前乞求,

于凤至出资为赵四修建了居所。

于凤至的大度与宽容,

成就了张学良和赵四,

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

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在贵州。

正在美国陪伴子女求学的于凤至

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

当即向宋子文求救,

希望宋子文从中斡旋。

接着,她又携子女飞抵南京,

求见蒋介石,但遭到蒋介石的拒绝。

于凤至只好将全部希望,

寄托在干妈宋美龄的身上。

但蒋介石依然不同意,

坚持判处张学良有期徒刑10年,

后改为长期幽禁。

于凤至多方奔走求救无门,

考虑到子女的学业,

只好带着子女再次返回美国。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于凤至的生活自此发生变化。

一边要照顾年幼的子女,

一边要为张学良的早日释放

殚精竭虑地奔走。

终于积劳成疾,

于1940年被确诊为乳腺癌。

但坚强的于凤至没有放弃,

她知道张学良需要她,

子女更需要她。

在战胜病魔后,

于凤至投身商界,

在房地产行业和股票市场大展拳脚,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积累了丰厚的财富。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于凤至在美国为张学良购买了别墅,

并按照东北老家的风格进行装饰。

希望有朝一日,

能在美国和张学良颐养天年,

厮守终身。

但于凤至等来的

却是一纸离婚协议。

原来,张学良在去了台湾后,

信奉基督教。

按教规,

基督教徒只能有一位夫人。

张学良“迫不得已”,

向于凤至提出了离婚。

于凤至泪如雨下,

在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张于凤至。


离婚协议书中,

张学良为于凤至写的一首小诗:

“卿名凤至不一般,

凤至落到凤凰山,

深山古刹多梵语,

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首诗说明,在张学良心中,

于凤至已非凡女,

可惜他最终还是选择抛弃。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有人说张学良是个渣男,

于凤至是个情圣,

还有人说于凤至是最大气的女子,

可是她又为何得了乳腺癌,

可见,不过是

嚼碎了苦药带着笑罢了。


这样的女人不知道,

有些人没有梦想,

但对别人的给予能坦然受之,

你给多少,他们受多少,

并不会有一点点的负疚。

就像张学良,

他明明知道于凤至一生以他为梦,

但生生扼杀了它。

他明之于凤至一生为自己鞠躬尽瘁,

但坦然受之,

不思回报。

痴,乃病中知,

人带红妆时美,

人成枯骨时凄,

归根结底不是大气,

而是看不透。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看完了这么窝心的一生,

再来看个舒心的,

最近网上火了一个74岁的网红,

是桂林阳朔县的徐秀珍,

徐秀珍小学4年级没读完,

但不仅学会了瑶、侗、壮等

8个少数民族的语言,

还懂讲英语、法语和德语

等11个国家的语言。

一些大学生见她讲一口流利外语,

都有相同感慨,“我的大学白读了!”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天,

两名德国的游客在阳朔县与徐秀珍偶遇,

并让她介绍旅游景点,

最后给了她50元现金。

徐秀珍从此做起了导游,

吃上了“旅游饭”。

徐秀珍所在的村,

坐落在著名的十里画廊景区内,

也在月亮山的正对面,

因常遇外国游客,

她每次都拿水、明信片等物品叫卖,

与游客交流,

还借机学习国外语言。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徐秀珍学习11国语言的秘诀很简单,

就是死记硬背,

她会把每个单词记在心里,

并翻译成中文发音,

不管碰上哪个国家的游客,

徐秀珍都主动上前搭讪,

并喜欢让游客、国外导游给她留言,

交流多了,

自然就明白了。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前不久,徐秀珍在村口,

用流利的西班牙语,

为几名西班牙小伙子做导游服务时,

被游客拍下视频,

从此她在网上走红。

虽然儿子为她开了家庭旅店,

但徐秀珍仍然努力学外语做导游,

她说:“你能尽自己的能力挣点钱,

就不想连累后代。”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70岁的老人,

还有多少时间,

能成就自己的梦想?

大多数老人,

都在回忆过去,

都在围着儿孙的理想转了,

可是徐秀珍偏偏在自己人生最后一站,

再写了精彩一笔。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这个世上,

没有人有义务为你的梦想买单。

甚至可以说,

没有人会在意你的梦想是什么。

只有当你实现梦想的那一天,

人们才会意识到你的价值。

同样,

这个世界上,

你也不必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因为谁都不可能,

为别人的梦想活一辈子,


不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不是冷酷无情,

而是

今天的一时义气、

一时情痴,

往后都会冷成现实。

而且,

需要别人为自己梦想买单的人,

多数和你不是同路——

一个为自己甘愿牺牲别人的人,

能有多真诚?


古人说:

“朝斯夕斯,念兹在兹,

磨砺以须,及锋而试。”

这句话的意思是:

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

念念不忘;做好准备,

在最有利的时候出击。

宁宁以为,

这才是一个人破茧成蝶之前

应有的姿态。

一个人应时时刻刻不忘

自己的梦想,

既不妄想靠外力打开茧蛹,

也不痴心去在别人梦想中安慰自己。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在追梦这条路上,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人走,

在修行这件事上,

永远都是一个人的修行。


梦想,

是你的灵魂想让你今生做的事。

别辜负了这一生的时光,

做好自己,

不滥情、不妄想,

不为别人做嫁衣。

记得:

梦想,是件私事。

我的青春,凭什么为别人的梦想买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