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注意!身体这几个地方千万冻不得,老病根都是这样留下的

专家观点

俗话说“春捂秋冻”,天气转凉,到了“秋冻”之时。

但“秋冻”也要有个度,并非人人可冻,小心冻出一身病!老病根都是这样冻出来的!

「健康」注意!身体这几个地方千万冻不得,老病根都是这样留下的

冻出病的案例还真不少!

「健康」注意!身体这几个地方千万冻不得,老病根都是这样留下的
「健康」注意!身体这几个地方千万冻不得,老病根都是这样留下的「健康」注意!身体这几个地方千万冻不得,老病根都是这样留下的

秋冻也分人 这五种人千万别冻着

「健康」注意!身体这几个地方千万冻不得,老病根都是这样留下的

5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不宜“秋冻”,一是因为“秋冻”容易感冒,长期或者不定期的高血糖使人体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所以季节交替、忽冷忽热时容易感冒;

二是以防血管痉挛,当糖友的血管突然受到冷空气刺激时,会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而其常合并周围血管神经病变,会导致微循环障碍,容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

这5个部位千万别冻

1

头部——诸阳之会

头为诸阳之会,如果保护不好,阳气会丧失。秋季尤其不宜晨起洗头,否则易受风寒。

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者、偏头痛人群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最好戴个帽子。

2

颈部——血管颇多

颈部有很多血管,颈部血管受冷,不利于脑部供血,还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而且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们,肩颈会有劳损,再不注意保暖,很容易雪上加霜,酸痛加剧。

感觉肩颈凉的人可以出门给自己围个围脖。

3

腹部——脏器众多

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穿过。此处受凉将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对脏器功能都会有影响,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易胃疼,经期女性受寒容易痛经等。而肚脐眼部分又称神阙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需要保护好。

对于老人和孩子,或者有胃病、宫寒的女性来说,不妨贴身穿一件背心,出门的时候也可以穿一件坎肩或者马夹,护住腰腹部。

4

关节——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应格外注意,若在阴冷、潮湿的天气着裙装,腿部会因风寒的袭击而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若是膝关节觉得冷,可以给自己加一个护膝,或者将双手搓热覆在关节上。

5

脚踝——距心脏最远

“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但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如果脚部受寒,则血液流动瘀滞,全身血液供应将出现不足,脏器功能继而受损。

常热水泡脚,可暖全身,防止痛经等寒病的发生。手脚冰凉及体弱的人,不妨晚上穿双薄袜子入睡。

记住“五个一”给自己加加温

「健康」注意!身体这几个地方千万冻不得,老病根都是这样留下的

4

一套保暖衣

秋冬保暖有个穿衣口诀:内贴中松外收口——内衣贴身,中层宽松,外套防风。内衣最好柔软贴身,有助于增加保温性。中层的衣服吸湿性要强,不要过紧,保持干燥。外套一定要防风,最好在领口、袖口、腰部、脚踝处有收口的设计,可以防止冷空气趁虚而入。

5

一按劳宫穴

天冷容易手凉,人们习惯搓手取暖。我们手上有一个取暖开关——劳宫穴,天冷按摩劳宫穴可以保暖。

「健康」注意!身体这几个地方千万冻不得,老病根都是这样留下的

劳宫穴五行属火,可以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做逆时针的按摩,每次按10分钟左右,每天2-3次,能够起到暖手助热、宁神养心、促进睡眠的作用。

「健康」注意!身体这几个地方千万冻不得,老病根都是这样留下的

来源 | 人民日报、健康时报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广告合作:158604079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