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国际石油巨头壳牌都在玩转充电,为啥我国却玩不动?

石油,作为目前仍然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传统能源,在能源市场是依旧是数一数二的巨头。近几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革命的兴起,新型可再生绿色能源变成各国纷纷挖掘的能源,最大的表现体现在电动汽车的兴起和普及,电动汽车的发展带来充电行业的繁。

从全球来看,各个国家的石油企业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充电桩的部署工作。从2017年开始,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壳牌收购在德国、荷兰、英国、法国等地拥有超过3000个企业或者家庭私用充电站、在欧洲25个国家运营着5万个公共收费充电站的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商NewMotion。8月15日,壳牌投资3500美元到Ample公司,Ample公司作为充电技术初创的企业,研发了一种可快速部署并能适用于广泛平台的换电技术,采用具备创新性的自动机器人以及智能电池技术,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能让任何的电动汽车充满电,能最大限度的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问题。2017年11月,英国发布新的自动电动汽车法案,法案要求国内加油站必须安装充电设施,要求大型汽油零售商以及国内的公路服务必须参加,必要时,政府强力参与其中,强制安装充电站点。同年,俄罗斯政府也出台相关规定,要求在加油站安装充电桩。

连国际石油巨头壳牌都在玩转充电,为啥我国却玩不动?

传统能源企业似乎感觉到了危机,作为我国传统能源大亨的中石油、中石化也纷纷采取行动,与中海油、北汽新能源能企业在加油站开展充换电业务的试点、推广。但在这一合作的过程中,短板和困难也随之显现出来。2015年,中石化与北汽新能源展开合作,利用加油站为北汽电动出租车提供换电服务。2016年,中石油和一汽在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智能汽车领域签署合作协议,在高速公路以及重点城市建设充电站和加气站。

连国际石油巨头壳牌都在玩转充电,为啥我国却玩不动?

但据知了能源调查数据显示:不管是中石油与北汽合作开展的充电服务还是中石化和一汽的充电站、加气站都进展缓慢,到底是什么原因?知了能源开始了调查。

连国际石油巨头壳牌都在玩转充电,为啥我国却玩不动?

从资本家的本色出发,利润永远是企业最关心的环节。从我国目前石油充电桩经营情况看,充电业务主要是以示范为主,并非是盈利,主要还是将充电桩当做引进客户的重要渠道之一,但如何激发客户向"加油+充电+购物"的后续行为才是加油站目前最应该思考和布局的。加上国际油价以及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加油站的利润远远比充电桩的利润大很多,充电桩发展缓慢也多多少少会被油价影响。

从新能源汽车的车主来看,充电效率问题是关键。据目前的充电桩反馈数据看,整体运行效率还是蛮高的,快充电量80%只需要40分钟。但从加油站的效率看,40分钟给15辆汽车加满油绰绰有余,这样一对比,充电桩的效率简直是远远低于加油站,很多的加油站管理者也变得不愿意安装充电桩。

从政策方面来看,我国目前并没有出台明确的强制性法规要求加油站内建设充电站的要求,在这一方面,充电桩在加油站的市场就没有坚强后盾——国家政策的支持,进展受阻。

或许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加上传统能源的不断匮乏,国家或许会对加油站设置充电桩引起足够的重视,推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制要求传统能源以及能源企业加入这场革命中来,逐步形成真正的纯电动零排放的城市交通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