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址的故事」(十六)|北京农业大学分校(华北农业大学分校)

自1978年大学分校创立至今,在40年的办学历程中,北京各高校分校及北京联合大学经历了几十次调整和整合,先后拥有过几十个办学地点,可谓变迁多,校址多。每一次变迁都牵动过无数人的心,每一处校址都曾有过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如今,许多曾经的校址在北京的城市建设中已不复存在。我们本着抢救历史、缅怀前辈精神、激励后人的宗旨,挖掘和记载大学分校校址变迁历程和背后的故事,从而从校址的角度记载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记录大学分校和北联大人艰苦创业、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挖掘和积淀北联大精神、提炼和巩固学校特色,让广大师生员工从校址故事中感受学校从艰苦创业到发展壮大走过每一步的艰辛,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学校发展的历史自信。


校址的故事(分校)第十六期:原房山县马厂——北京农业大学分校(华北农业大学分校)校址(1979—1983)

「校址的故事」(十六)|北京农业大学分校(华北农业大学分校)

「校址的故事」(十六)|北京农业大学分校(华北农业大学分校)

「校址的故事」(十六)|北京农业大学分校(华北农业大学分校)

「校址的故事」(十六)|北京农业大学分校(华北农业大学分校)

1978年,在北京市房山县长阳中柬友好人民公社马厂村北有一所北京市农业学校(以下简称“市农校”)。当年年底,北京市创办大学分校,将华北农业大学分校(华北农业大学更名为北京农业大学后,华北农业大学分校更名为北京农业大学分校)校址选于此。现此处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主校区(南校区)的办学地址,地址名称为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稻田南里5号。

在1978年11月,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报送北京市委的大学扩大招生工作会议情况报告[1]中,附《北京市高等学校分校扩大招生方案》,提出由农林局为主管单位、依靠华北农业大学的支持创办华北农业大学分校,设置农学、蔬菜、果林、畜牧、农业经济管理5个专业,计划招生500人,校址选于位于良乡的北京农业技术学校内,实行学生全部住读。

现在的房山区,自1958年以来,其下辖范围和名称经过了几次调整。据《北京市房山县地名录》记载,原有房山县和良乡县隶属河北省,1958年划归北京市并合并为周口店区(同时有27个村划归丰台区、97个村划归门头沟区),1960年北京市撤周口店区改为房山县,1986年北京市撤房山县和燕山区,建立房山区。在招生方案中使用的办学地址所在学校名称和所属地使用了习惯叫法,并非调整后的名称。北京农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58年,1960年从北京茶淀农场迁入马厂,1965年更名为北京市农业学校,1969年停办,1972年复校,1978年开始正规招生。市农校所在的马厂,1958年以前属良乡县,1978年属房山县,位于县东北隅,原为明朝时的牧马场,于清代成村,名马厂村,是县内最东边的一个村,其西南与高岭紧相毗连,西北2.5公里是稻田,东2公里即永定河,据志书记载,1978年当属县内长阳中柬友好人民公社。市农校1978年时位于马厂村北、长阳农场东北,隶属北京市人民政府农林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农林办”)管辖。

1979年1月,分校在市农校内成立,为市属大学。分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刘宗藩(北京市农业学校校长、党委书记)为负责人,成员有吴汝焯(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罗玉深(北京市农业学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何義凯(北京市农业学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在1980年北京市委《关于北京市大学分校领导体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北京农业大学分校主管部门是市高教局,协作部门是市农林办。

分校于1979年1月招生,开设了农学、果树、蔬菜、畜牧、农业经济管理5个专业,学制四年。2月3日新生入学,实际报到了333人。分校的教学工作由本校(北京农业大学)承担,本校教师来分校兼课,其他工作由市农校相应部门承担。分校成立了教务处负责管理日常教学工作,建立了团委,市农校抽出辅导员组成学生工作组负责学生政治思想工作,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机构。

1980年4月,吴汝焯调回本校工作,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朱振声兼任分校领导小组成员,北京农业大学派王秉寅协助领导小组工作。当年8月,分校成立了党支部,王秉寅任党支部书记。1980年后,分校成立了教学、学生管理联合机构,负责教学及学生的思想工作,后由何義凯、王秉寅主持分校日常工作。

1983年1月,首届毕业生毕业,毕业时有330人参加分配,其中结业2人;未参加分配的3人中,病故1人,入学后考分不够录取标准退学1人,随父母去香港1人。毕业生中,农学专业75人,果树专业84人,蔬菜专业38人,畜牧专业59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74人。市高教局委托北京农业大学学位委员会为够条件者颁发了农学学士学位证书。

1982年12月22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并转发市委大学工作部和市高教局《关于大学分校调整和建设问题的请示报告》(京发〔1982〕60号)。北京农业大学分校不在保留的分校之中,在现有学生毕业后停办。1983年1月学生毕业后,分校于当年3月停办撤销,由王秉寅负责物资设备清理移交工作,6月移交工作结束。

1990年时,北京农业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电教楼、食堂兼大教室和3栋学生宿舍楼。附设用作学生实习基地的实验农场有耕地530亩,包括田头果园、菜园、苗圃、鸡场、畜牧场。开设农学、蔬菜、果树、林业、畜牧、水利、农村经济管理7个专业。

2001年6月,北京市农业学校和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并于2002年4月正式挂牌,马厂校址为其办学地址之一。2004年底,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合并了原北京市城乡建设学校及原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一校四址办学,该处校址为其主校区(南校区)。随着当地的建设,地址名称变更为房山区长阳镇稻田南里5号。


[1] 报告报送的时间是1978年11月29日,国务院《关于华北农业大学搬回马连洼并恢复北京农业大学的通知》批复时间也是1978年11月29日,故报告提及的是华北农业大学。华北农业大学更名为北京农业大学后,华北农业大学分校暂未更名,在1978年12月14日北京市革委会关于成立北京大学第一分校等三十三所高等学校分校的通知中,所附印模仍为华北农业大学分校。

资料文献主要来源: ①北京市档案局馆藏档案;②《北京市房山县地名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