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址的故事」(十七)|北京大学第一分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语言学院分院、

自1978年大学分校创立至今,在40年的办学历程中,北京各高校分校及北京联合大学经历了几十次调整和整合,先后拥有过几十个办学地点,可谓变迁多,校址多。每一次变迁都牵动过无数人的心,每一处校址都曾有过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如今,许多曾经的校址在北京的城市建设中已不复存在。我们本着抢救历史、缅怀前辈精神、激励后人的宗旨,挖掘和记载大学分校校址变迁历程和背后的故事,从而从校址的角度记载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记录大学分校和北联大人艰苦创业、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挖掘和积淀北联大精神、提炼和巩固学校特色,让广大师生员工从校址故事中感受学校从艰苦创业到发展壮大走过每一步的艰辛,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学校发展的历史自信。


校址的故事(分校)第十七期:西城区阜成门外西口——北京大学第一分校校址(1978.12—1983.5)北京大学分校校址(1983.5—1984.7)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校址(1978.12—1980.3)北京语言学院分院校址(1978.12—1980.3)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校址之一(1980.3—1981.8)

「校址的故事」(十七)|北京大学第一分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语言学院分院、

「校址的故事」(十七)|北京大学第一分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语言学院分院、

「校址的故事」(十七)|北京大学第一分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语言学院分院、

「校址的故事」(十七)|北京大学第一分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语言学院分院、

在西城区阜成门外西口,临近海淀甘家口地区曾有一所北京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以下简称“北京华侨补校”)。1978年,北京市第一八三中学(以下简称“183中学”)和北京市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以下简称“西城教师进修校”)在原北京华侨补校校址内办学。当年年底,北京市创办大学分校,将北京大学第一分校(以下简称“北大一分校”)校址选在了183中学,将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和北京语言学院分院校址选在了西城教师进修校。在之后的大学分校调整中,北大一分校更名为北京大学分校(以下简称“北大分校”),并于一年多以后迁至海淀区后八家于庄子双清路原双清中学校址临时办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语言学院分院与北京外国语学校合并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此处为新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校址之一,新分院于一年多以后西迁至位于海淀区阜成路白堆子的原北京外国语学校的校址办学。现此处校址有北京华文学院的办学地址之一,为其老校区,地址名称为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39号。

阜成门外地区位于西城区西部。新中国成立后,对其进行过规划调整,在原有通往西山的斜向官道南侧新建了一条直道,1965年定名为“阜成门外大街”,原有斜街因其位于新道北侧,改称阜成门外北街(后因阜成门外大街拓宽而成为阜成门外大街道路北侧路面)。阜成门外大街东起阜成门立交桥,与阜成门内大街、阜成门北大街、阜成门南大街连接,西到三里河路,与阜成路连接。明清及后来很长时间,京西门头沟、斋堂挖出的煤运往北京城内,都走前述提到的斜向官道过阜成门进入,故阜成门又称煤门。据说在阜成门瓮城的门洞内刻有一束梅花,就是因为“梅”、“煤”同音。老北京“阜成梅花报暖春”的俗话儿也源于此用途。建国后阜成门及内城的城墙不断被拆除,最终因环线地铁施工,阜成门等老城荡然无存。“阜成门”渐渐和其他城门一样演变为一个抽象的地名,泛指阜成门桥附近,即阜成门南、北大街,阜成门内、外大街一带。此处校址位于阜成门外大街西侧,公交有“阜外西口”站,其西邻甘家口地区,再往西就是白堆子。在提及此处校址时,有说甘家口,有说阜成门外,还有说阜外西口,均是大致方位,但说的都是原北京华侨补校这一地址。

北京华侨补校始建于1950年,其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外的校舍建成于1953年,于当年9月启用。该处校舍是在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何香凝主任和廖承志副主任亲自过问下建成的,占地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是当时阜外地区最早兴起的建筑楼群。学校设施包括一座有20间标准教室和实验室的教学楼,4座学生宿舍楼,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和400米跑道,以及稍后兴建的游泳馆。这种规模的教学及生活设施,在当时全国的中等学校中是绝无仅有的。1960年,北京华侨补校在校生曾多达3500多人,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当时的归国侨生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其次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日本及港澳地区,也有少数来自英、美、法及菲律宾、毛里求斯等国。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北京华侨补校于当年6月15日停课。

1978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为解决首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人才奇缺的困难和满足广大青年要求上大学的强烈愿望,决定依靠地方财政和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办学资源,利用部分中小学校址和企业厂房创办一批大学分校。北大一分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和北京语言学院分院即为当时创办的大学分校。1978年11月,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向北京市委呈报大学扩大招生工作会议情况报告,附《北京市高等学校分校扩大招生方案》,提出由西城区为主管单位,依靠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的支持创办北京大学第一分校,设置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中文、历史、图书馆学(文、理)8个专业,计划招生1200人,校址选于位于阜成门外的原183中学;依靠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支持创办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设置英语、日语、法语3个专业,计划招生300人,校址选于位于阜外甘家口的原西城教师进修学校;依靠北京语言学院的支持创办北京语言学院分院,设置英语、法语2个专业,计划招生100人,校址选于位于阜外甘家口的原西城教师进修学校。方案为3所大学分校选中的是两个不同单位的地址,但实际上都在位于阜外西口的原北京华侨补校校址内。

北京大学响应号召,积极组织力量创办北京大学的分校。市委指派胡聚长、王岳、关兆兰、黄耘、彭幼华5人组成北大一分校的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筹建及日常工作,胡聚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分校职工主要是来自北大、183中学和从北京市党政机关调来的部分人员。当时的183中学只有一座6000平方米的五层教学楼。把一所中学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改建成一所高等学校,并非易事。183中全校师生从大局出发,按照统一部署,尽快腾出校舍,在两周的时间内,将近千人的教学人员和学生有序地输送到了附近中学授课和就读。留下20多位行政人员投入到白手起家、艰苦创校的任务中去。原校址年久失修,新建的学校要有一个清洁整齐的环境,于是筹建小组请来了修建队,在短短半个月内,把整个教学楼粉刷一新。1979年春节,大家没有休息,领导小组成员也和大家一起奋战。教学楼内没有大教室,借来院内原北京华侨补校的一间大仓库,粉刷后改建成教室,可容纳100多人。自行车和仅有的一辆三轮摩托车是当时建校的主要交通工具。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劳动,因陋就简,总算给学生提供了可以上课的条件。

1979年2月,在这个直径不到100米的校园里,北大一分校学生开始正式上课。首届招收1262人,其中理科934人,文科328人。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中文、历史、图书馆学等8个系并开设相应的8个专业,其中6个理科系,包括了数理化生地等主要的自然科学门类。北大对分校从办学方向、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干部配备、师资培养及实验室设备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多支持与帮助,为分校的初期建设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分校在办学模式、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上都与北大一致。建校初期,教学任务由北大承担,主要依靠北大的教师进行教学。但分校仍然师资缺乏,不能做到教师去每个班面授,于是依靠教学的辅助工具——闭路电视,教学形式为电视教学与面授相结合。市里统一为分校配备了电视网络的全部设备,每个班级配有两台2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一个老师在学校的演播室内讲课,许多班级在教室内收看,或把授课先录制下来,根据需要给学生播放。学院没有实验室,学生全部实验课程由北大统一派车拉到本校进行,在北大各系实验室内完成。政治理论课也全部由北大派教师承担。

北京大学第一分校为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局级编制,学校实行党政合一的领导体制。根据1979年6月7日北京市委的京发[1979]203号文件精神,北大第一分校的党务工作由市委负责,行政工作由市高教局负责,教学工作由北大负责。1978年,北大一分校设立党政办公室、政治处、教务处、总务处、保卫组。建校初期还成立了体操队、武术队、乒乓球队。1979年,分校共有教职工83人。

短时间内改建的大学,办学环境很是艰苦。学生用的课桌椅都是附近中学淘汰下来的,高低大小各不相同,颜色也各种各样,连讲台都是用参差不齐的木板好歹钉成的,老师走上讲台时常说“如履薄冰”。仓库改建的大教室,为了能容纳更多的学生,只能摆椅子,而且是没靠背的长条凳,有的已摇摇晃晃,坐上去嘎嘎作响,甚至有学生因身体太重,有一次坐上去,连人带椅坍了下来,轰然陷落。学生全部走读,虽然不住校,但中午需要在学校就餐。分校没条件办食堂,就到附近的饭馆订餐,每天中午饭馆用三轮车把饭送到学校。学生们冬天在教室或楼边,夏天在院内,大家欢乐地吃着简单的饭菜,从没有一人有过怨言。从大街到校门口,有一条长约50米的甬路,每逢下雨就泥泞不堪,很难行走。开学后,分校发动部分学生,一起把土路铺上了砖头,变成了砖路。学校沒有操场,体育课就像打游击,上体育课有时到月坛体育场,有时就在院内只有双杠的小空场上,后来又到位于学校正西的北京轻工业学院去上体育课,还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学院上过游泳课。分校的首届运动会也是在北大的五四操场开的。建校初期,在原183中学图书馆的基础上建了图书馆,没有独立馆舍,只有一间20多平米的屋子用于存放图书和借书,仅有5名工作人员,图书全是由北大各系支援来的。

虽然当时的学习环境简陋、条件艰苦,但学生们那种刻苦、顽强的学习精神是十分感人的。“要把十年浩劫损失的宝贵时光夺回来,也要把走读路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这是当时学生们共同的心声。早上六七点钟,就有学生到校学习了。有的同学说:“无论你去得多早,走得多晚,总会有同学比你去得更早,走得更晚。”学生们在路上坐车时看书,骑车时念外语或背单词。当时来授课的都是北大的一流教师,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对学问的满腔热忱,在长久压抑之后初次迸发,对学生谆谆教诲、循循善诱。课堂里讲台上下交织着相互的交流,使学生感觉上课听讲是一种享受。学生们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都如饥似渴地吸收各方面的知识,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下课抓紧时间请教老师。晚上大多数学生都自觉在校复习,每晚到九点多,值班老师要到教室催促多次,才勉强离校。有的学生在回忆时写到:“当时尽管学习条件艰苦,但那种欢愉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每天早五点就起床,复习功课后匆匆赶路上学。上课时专心致志,下课后不断向老师请教。寒暑假更是不敢放松,时间充分利用到了极限,连上厕所都捧一本外语书看。上下学回家的路上,我的大脑也在不断地运转。尤其使我感到庆幸和终身不忘、刻骨铭心的是我遇到了好多关心我、诲人不倦、知识渊博的北大老师。老师的品质、学识、教诲成为我不断进取的动力,我至今也在深深感谢那些给我知识、教我怎么做人的北大老师。”这段自述代表了当时学生们学习的状况和心情感受。

学习条件虽然很艰苦,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是丰富的,同学间的情感是和谐的。北大一分校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本校一样开展“三好”生评选活动;定期给学生组织形势报告和各种讲座,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周末举办舞会,经常组织各种球赛和文体活动。

在北京大学支持下,分校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师资队伍。1979年时,分校只有12名专职青年教师,是来源于北大的毕业生,占全院教职工的10.1%。1979年以后,陆续补充教师,主要来源还是北大,其中引进了11名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还有部分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北大安排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师来校进修,不用交培养费,只交答辩费。分校教师的学历结构得到较大提高,授课方式全部改为课堂讲授。1981年,分校成立了法律系,使分校具有了综合的特点和优势。从1982年开始,北大一分校按照面向北京,服务北京的方向,在深入调查、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对原有的专业及方向进行了调整和改造。1983年创建的食品科学与营养学专业填补了当时国内综合性大学生物学科设置应用专业的空白。至1983年7月,北大一分校电教组完成了全校30多间教室闭路电视安装调试任务,并自行设计施工建了两个演播室,建立了闭路电视系统,可承担全校开设的电化教学课程,直播、录播和接收中央电视台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节目,主要有公共英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中国法制史、大学语文等课程。之后,又承担了直播和录播公共英语课程。自1984年开始,分校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开始举办成人高等教育。1984年,组建了隶属党委宣传部的马列教研室。

1982年,北大一分校招收了第二届学生178人,其中文科78人,理科100人。1983年招第三届学生336人,其中包括首次招收的专科学生79人。1983年1月,首届毕业生1106人毕业(1981年,为适应北京市人才需求,有很多历史和中文系学生转学法律专业,这部分学生推迟半年毕业)。

北京大学第一分校临时党委于1980年12月29日经市委组织部批准建立,胡聚长任临时党委书记,尹企卓任校长。1983年1月,市委组织部决定北大一分校建立正式党委。市委大学部批复同意胡聚长、李椿、曹芝圃、贾世起、吴代封、彭幼华、关兆兰为北大一分校党委委员。同年7月,任命胡聚长为党委书记、曹芝圃为党委副书记,李椿任校长,贾世起、吴代封任副校长。党、政和业务工作委托北大管理,由北大和北京市合办分校。1983年5月15日,经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大学第一分校更名为北京大学分校[1]。1983年,撤销政治处,设立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1984年,撤销党政办公室,设立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处、保卫科、财务科。1984年6月,市委教育工作部、市高教局在对《关于北京大学分校若干问题会议纪要》的批复文件中明确规定[2]:“北京大学分校是一所市属高等学校,其任务是为北京市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为了进一步依靠北京大学的力量办好北大分校,对北大分校实行北京市委和北京大学合办。其党和业务行政的经常工作,委托北京大学领导管理,以此作为北京市大学分校管理体制的一种形式,进行试验,并力求使它稳定地发展下去,继续总结实践经验,以至完善成熟”。1983年至1984年期间,北京市计委、北京市规划局,市建委等单位分别对分校建设校址规模发文。1984年9月,在市委教育部、市计委科教处、市高教局、基建处领导及北大党委书记、副校长和北大分校党委书记、校长等参加的关于北大分校总体规划方案审查会上,决定北大分校办学规模为1600人。

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和北京语言学院分院,是两块牌子一个办学实体,校址也在原北京华侨补校内,使用的是西城区教师进修校占用的校舍。1978年12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派王常文(原北京自动化公司副经理)主持筹建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和北京语言学院分院。为此,建立了党政合一的五人领导小组,由王常文负责全面工作,成员有邓福卿、彭厚枫、孟岩(北京外国语学院委派)、李爽秋(北京语言学院委派)。领导小组负责分院党的工作、行政工作和学生工作,下设办公室、政治处、教务处和后勤处,政治处兼管学生工作,配有专职政治辅导员,与团委共同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

领导小组边筹建边招生,由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北京语言学院联合招收学生。历时两个多月,1979年2月9日,分院正式开学,首届招收了400人,为四年制本科,主要为北京市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翻译和教师。学生实行走读制。分院开设了英语、日语、法语3个专业,没有建立系和教研室,教学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在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教务处具体组织实施。教务处同时受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北京语言学院的指导。分院没有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任课教师主要由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北京语言学院派遣。

1980年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为充实分院的办学力量,更多更好地培养外语专业人才,进一步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经征得国务院教育部同意,决定将当时的北京外国语学校与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语言学院分院三校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合并后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北京市急需的中学外语师资和少量翻译人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承担部分在职中学外语师资的培训工作。按京政发[1980]20号文件通知,成立了以刘寿彭(原北京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程璧、邓福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

学院由3个专业增设为英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6个专业,同时分专业建立6个教研室和马列教研室、汉语教研室、体育教研室、数理化教研室、美育教研室、史地教研室6个公共课教研室。在原外国语学校的教师队伍基础上陆续调进了部分教师,逐步建立起一支自己的教师队伍,到1981年8月,全院共有教师44名,其中讲师6名、助教1名、教员137名。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党委制定了规划,用3—4年时间使教师队伍业务水平上到一个新台阶。党委分工副院长周起骥负责这项工作。主要采取几项措施:一是办进修班,让外国专家给教师上课,重点弥补青年教师在口语实践和基本功方面的不足,使他们能逐步胜任基础课教学;二是定向进修,采取定课程、定教师、定专家的“三定”的定向进修法,让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选1~2门课程,采取听专家的课,在专家指导下备课,请专家辅导答疑,最后独立上讲台;三是组织外国专家和本院教师合编教材;四是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五是选派部分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学习和出国进修。分院实行预科两年、本科四年的六年一贯制的教学体制。(即招收初中毕业生,预科两年结业后,经考试合格升入本科)。1980年,分院既招收第二届本科生,又招收预科生。招收的第二届本科生是1979年底全国统考已达到录取分数线,但年龄超过23岁,作为师资班由分院录取。

1981年6月16日,北京市委组织部批准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建立临时党委,由刘寿彭任临时党委书记兼院长,党委成员有刘寿彭、吴珊、程璧、周起骥、邓福卿、张树勋、彭厚枫、孟岩、李爽秋。

1981年8月,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语言学院分院与北京外国语学校三校完成实体合并,合并后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结束阜成路白堆子和阜成门外西口两址办学,全部迁入原北京外国语学校位于海淀区阜成路白堆子的校址办学。

1980年3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成立了复办北京华侨补校筹备组。1981年5月,国务院侨办和教育部联合颁发文件,决定恢复北京华侨补校。同年9月1日,北京华侨补校正式复办并开学上课,同时立即着手收复校园。1982年5月,北京华侨补校增挂“北京中国语言文化学校”校牌。

1983年,北京市计划委员会(83)京计基字第190号《关于北京大学一分校计划任务书的批复》中:同意北大一分校从北京华侨补校迁出,另选新址进行建设;总建设规模面积控制在1,1000平方米以内,总投资控制在600万元以内。1984年7月,北大分校在海淀区土城北路59号征地43.3亩建设新校舍,学校临时搬迁至海淀区后八家于庄子双清路原双清中学旧址办学。

1999年11月,在北京中国语言文化学校的基础上,与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合署办公,升格为北京华文教育中心。200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华文教育中心改建为北京华文学院,成为一所位于首都北京的专门从事海外华文教育的高等院校。原北京华侨补校所在的院落现大部分归国务院侨办下辖的多个单位使用,内有北京华文学院、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干部学校、中国新闻社、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等。

资料文献主要来源: ①资料来源于《北京联合大学志1978~2000》P1391;②资料来源于《北京联合大学志1978~2000》P13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