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啥~實在忍不住,油和桶你倆站出來,到底誰貴了?

那啥~實在忍不住,油和桶你倆站出來,到底誰貴了?

“十年前,2008年3月20日,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國內油價6.3(元);十年後的2018年5月26日,國際原油每桶75.56美元,國內油價7.4(元)。可能是桶貴了。”

討論2008年與今天的油價對比,還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油品升級

2008年,私家車喝的還是國三標準車用汽油,十年後的今天則是國五標準車用汽油,包括京津冀在內的 “2+26”城市更是提前升級到國六標準。油品升級,價格自然上升。根據市場機構卓創資訊的統計數據,車用汽、柴油國三升級至國四加價標準分別為每噸290元和370元;從國四升級至國五的加價標準分別為每噸170元和160元。也即:汽油共加價460元/噸,摺合92號升價為0.36元。

成品油消費稅漲了近7倍

成品油消費稅是指消費者在消費成品油時交納的稅費,在生產、委託加工、進口等起始環節由煉廠等主營單位繳納,徵收對象包括汽油、柴油、燃料油等7個子目,歸屬中央稅種。中國從1994年開始對汽油徵收消費稅,2008年,國內汽油消費稅僅在0.2元/升。

三次上調後,汽油消費稅為1.52元/升,維持至今。

除了消費稅外,中國消費者在購買成品油時還需要支付增值稅、城建稅等。粗略估計,流通環節的稅負成本在整個成品油價格中佔四成左右。

此外,世界各國成品油中稅負水平不同,並不具備橫向可比性,因為稅負與各國的政策、產油能力和人均收入水平及社會福利等都有關聯。

成品油定價機制變化

十年前,國內成品油還沒有調價週期一說,與國際油價並沒有緊密聯繫。

現行的成品油價格機制規定,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佈日24時。國際油價只要在40美元/桶的“地板價”與130美元/桶的“天花板價”之間,變化率對應汽柴油調整幅度超過50元就進行調整。當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衝抵。

正因為此,2008年國際原油價格大幅飆升、創下每桶147美元歷史最高點後,國內成品油價並沒有隨國際油價暴漲而水漲船高。為了國內經濟平穩運行,國內“兩桶油”確實曾為高油價“買單”。

對此,中石化在官方微博上自稱“冤大頭”:“今天(指2015年3月21日),國際原油每桶 43美元, 歐盟每升約9.1元,中國每升6.3元。七年前,2008年的今天,因中國經濟形勢及各方壓力,壓縮國內成品油調價幅度,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歐盟每升約14.8元,而中國每升僅為6.3元。誰是‘冤大頭’,你懂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