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到底值多少錢?怎麼估價?誰來估價?

在很多專業收藏網每日收到的要求諮詢鑑定的來信裡面,最常見的一句話是“請估價”。

日常的會員活動之中,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也就是“我這件古董值多少錢?”

古董到底值多少錢?怎麼估價?誰來估價?


遇到這樣的情況,專家們常常感到很為難,無法直截了當地以一句“值XX元”來答覆這些問題,因為——“古董無價”。

當然,這裡的“無價”指的是古董的價值。

因為每一件古董都是先人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在這上面沉積著無數的歷史、文化、社會信息,而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其他的器物所無法取代的。

古董到底值多少錢?怎麼估價?誰來估價?


從這個意思上說,任何一件古董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也就是“無價之寶”。

可是當一件古董進入了市場,要在市場上流通起來的時候,又確實要附加一個“價格”來衡量它,這裡就產生了一個明顯的矛盾。

有一位初入門者來信談他學習收藏的體會:“人們都說學瓷器要過四辨真偽、斷窯口、看年代、定價值。現在前三項在下不才,略有小小心得,只是最後一項總覺得功力不夠,還得請老師點撥一二”。

確實,這個問題給很多新老藏家帶來相當的困擾。


為了讓大家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綜合起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全面衡量一件古董的“價格”。


衡量自己的經濟實力

先說一個小故事:

在一家古玩店裡擺著一件青銅器,用一個裹著紅布的木托子襯墊著,標價10萬元,是店裡最貴的古董了。

一位存款剛好10萬元的學者收藏家看了愛不釋手,可是口袋裡只有萬把元可以調動,只好連說太貴太貴,遺憾地走了。

接著來了位身家百萬元的高級白領看了也喜歡,雖說可以付得起這個價錢,可是供樓款、供車款、小孩上學費用就得大大壓縮,也只好戀戀不捨地走了。


最後來了個身家千萬元的大款,進門就問你這裡哪件東西最貴?

得知是這件青銅器後就吩咐跟班的:

給錢!多給一萬連木頭架子一起拿走!

這個小故事很能說明問題:

古董的價格在每個人眼裡是不一樣的,你覺得貴的東西,他覺得太便宜,因此不可能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衡量。

無論是純粹的業餘愛好還是投資增值,收藏都需要有經濟實力做後盾,所以玩古董首先要正確估量自己的經濟實力,在自身經濟實力允許的情況下量力而行地去尋找、收藏自己喜愛而又能買得起的藏品。

一旦遇到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文物,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放棄,這樣才能保持平靜的心態,也就不容易吃虧上當。


衡量市場的稀有程度

再說一個小故事:一次幾位藏家逛古董市場,在一店裡見到一件南宋龍泉窯青釉雙環虎耳旋紋瓶,有小傷。

店主開出了一個在當時來說相當高的價格。

大家七嘴八舌品評了半天,都認為是好東西,可是都認為太貴,而且還帶傷,因此都放棄了。

只有一位新入行的女士覺得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器形的瓷器,隨便還了一個價就買下來了。

到今天,大家都知道這樣器形的龍泉窯器在全國才兩三件,一下子就成了藏家們追逐的對象,價格也因此翻了數十倍。


古董分很多種類,有民用、官用、御用,還有專門用於陪葬的冥器。

以唐三彩為例:

過去唐三彩很貴,可是由於唐代講究厚葬,又有專門生產、出售冥器的商店,出土各類器物也就相當多,有的墓裡一次就出土數百件各種碗盤,因此近來價格直線下跌。

有許多專門經營三彩器的古玩店就是因為沒有注意考慮市場稀有性,早期盲目吃進太多的三彩冥器,資金無法週轉而關門。

又比如清代許多大家族祖宗畫像,確實是古董,可是沒有價,就是因為各家各戶都有,存世量太多。

所以藏家們平時就要留心,仔細考證每一種文物的市場流通數量,哪些多,哪些少,哪些是稀有的,這樣當你遇到一件器物的時候就能夠很快地判斷出它是否稀有品種而心中有數。

衡量古董的文化積澱

今年5月,筆者曾在晚報發表過一篇題為《玩古董就是玩文化》的文章,舉例詳述發掘一件古董的文化積澱所帶來的額外附加價值是十分巨大的,提出“真正的玩家就是要能夠看到一件古玩其中包括的普通人看不到的內涵,善於發掘出它特殊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並以此來使的一件不起眼的古玩身價百倍”。

在日常的“尋寶”過程中,應該十分注意研究一件古董所包含的文化、歷史信息,解讀別人不知道、不注意的細節,並以此來正確估量它的實際價格。

事實上,由於目前國內的很多賣家本身的文化涵養並不高,在判定一件古董的價格的時候相對較少地考慮它的文化歷史價值,因此留下了相當大的價格空間給有心的買家,這也是玩家們真正能夠“撿漏”的最後機會了。

古董到底值多少錢?怎麼估價?誰來估價?


衡量價格的浮動性

一位資深的玩家是這樣談論自己的定價體會的。

他把一件古玩的價格分成兩種,一種是市場平均價格,一種是自己願意出的價格,根據自己對特定器物的喜愛程度來調整。

例如一件市場平均價是千元的古董,要是很喜歡,不妨加上個20%-30%,只要自己喜歡,買到手就是勝利,就開心;

如果不是很喜歡,或者沒有太大的成交意願,那就不妨減他個20%-30%,買到了也開心,因為撿了便宜貨,買不到也不失望,因為本來也就不是很在意。

這種心態就很健康,因此他的收藏也比較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