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刑罚弹琵琶

落梅不是断肠花,何事吟来也叹嗟。

幽梦一帘难与共,唯将心语寄琵琶。

这么优美的诗句,很难与刑罚这两个字联系起来,可是这就是历史黑暗的一面。

古代刑罚弹琵琶

影视剧中遭受刑罚

说起弹琵琶,这种刑罚起源于明朝,而消亡于明朝,因为它的残酷有悖人伦!

史料记载:诏狱用刑极酷,到了非人类所能想像的程度。凡是锦衣卫和东西厂所抓获的重要罪犯嫌疑人,都要先下到诏狱着实拷问一番,而拷问的刑具就有十八种之多。据《明史》卷七十三《刑法志》载:“其最酷者曰琵琶,每上,百骨尽脱,汗如雨下,死而复生,如是者二三次,荼酷之下,何狱不成。”每次用刑下来,囚犯哀声震壁,血肉溃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惨毒难言。所以,当时人一下诏狱,就魂飞汤火,而一旦能从诏狱转送法司,竞觉得不啻于天堂之乐。

古代刑罚弹琵琶

影视剧中东厂太监形象

历史上有明确记载遭受此刑罚的一个叫汪文言,他出身寒微,后来投靠了东林党——东厂的死敌。他是东林党的两大智囊之一,才学手段可见一斑,但是明末时期,以魏忠贤为首的东厂势力庞大,自然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在绝对的强势面前,东林党最终以毁灭告终。1625年,为打击政敌杨涟,魏忠贤将汪文言下狱,并对其严刑拷打,希望得到汪文言的口供,以击败政敌杨涟,所用的酷刑中,就有这个“弹琵琶”的酷刑。

酷刑之下,随后听到的就是汪文言惊天动地的哭喊声,鲜血溅的到处都是,汪文言血肉模糊,但他始终不曾屈服,大声喊道:“世间岂有贪赃杨大洪哉!”即这世上怎有可能是杨涟贪赃枉法?!

见他始终不肯“招供”,东厂便开始“以理服人”,让他的外甥来探望他,外甥见到他的时候,他遍体鳞伤,血肉模糊,外甥顿时难过得大哭起来。但是汪文言不为所动,1625年4月,汪文言死于狱中,至死没有说出东厂想要的话语,死前还说:“尔莫妄书,异时吾当与尔面质!”意思是:你们休想伪造口供,到时候我会与你们当面对质!这句话彻底断绝了东厂伪造口供的路。

古代刑罚弹琵琶

后来,东林党人杨涟也是受到了此刑,而且史册上还有相关记载,杨涟受到弹琵琶之刑之后并没有死,随后锦衣卫直接在他头部用一根大铁钉钉了过去,杨涟当场丧命。

历史总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往往不可思议也许是真实的历史。历代酷刑往往惩处的是大奸大恶之徒,而慢慢的实行者改变了其用途,为其结党营私,铲除异己的变态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