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10月10日,吉林市迎来了2018年冬季来临之前的第一场雪,虽已经是寒露时节,但下雪确实比往年要早了许多

真真的是在10月份就裹上了小棉袄,站在风雨雪中,小编不禁特别想唱“吹啊吹,我的骄傲放纵...”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2018年底冬季的来临,更使小编回忆起小时候的吉林市,那时候的冬天可谓是“嘎嘎的冷”,更不乏些许00后不曾见识过的场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卖白菜,大白菜”“大葱大葱大葱啦~”

还记得这样的吆喝声吗,穿梭在各家各户的房前房后

在东北,冬储是一件特别大的工程,记得那时候奶奶和妈妈总是会叫回在外玩耍的小编,不花钱一样的抢抱一棵棵白菜、大葱回家,再齐齐刷刷的摆在院子里,整个冬天的口粮,都是各种做法的白菜、土豆、萝卜、大葱....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打煤坯

每年10月份左右

家家户户都要自己动手做煤坯

圆的、方的各一样,晾干后再罗列起来

作为冬季生火取暖使用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生炉子

说到煤坯,就不得不说生炉子的事了

那时候几乎都是住在平房

每年冬季的供暖都是自家解决,就是烧炉子

点好的炉子上面烧一壶水

没一会儿,屋子就暖了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火炕

连着炉子的就是火炕,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带电褥子的床

左邻右舍来串门坐在热炕头上,唠唠嗑

到了饭点儿就在火炕上支个小木桌吃饭

大灶、大铁锅做出来的饭,那叫一个香!

疼的简直连腰都直不起来

但只要往热炕头上一趴,不一会儿就有又龙活虎了!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冰花

只要开始下雪以后

每天睁开眼就能在窗户的玻璃上看见冰花

一种自然现象生成的一朵朵小花

小编最喜欢用手哈了气在玻璃上画“脚丫”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大棉袄配二棉裤,里面是羊皮外面裹着布”

吉林市的孩子小时候都穿长辈亲手做的衣服过冬

一溜水的大棉袄、二棉裤,一样的样式,不一样的花色

用的都是弹好的蓬松的棉花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大人们就带着雷锋帽或者狗皮帽子,冻掉耳朵根本不存在!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大棉鞋

那时候要是谁能拥有一双带气眼的条绒棉鞋

就是当时的潮人啦!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热水袋

灌满热水,盖子拧紧,扔进被窝

还记得冬天的被窝里,塞进一个热水袋的幸福感吗?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冻梨、冻柿子

甜甜脆脆,咬下去还带着冰渣

在吉林长大的孩子肯定都吃过

现在街头偶尔还能见到卖冻梨和冻柿子的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肉皮冻

肉皮冻是满族人的一大发明

也是咱吉林人喜欢自制的一种食品

要经过熬煮后把肉皮中的蛋白质和胶原熬出来

将熬好的汤放在室外冷冻形成冻状,常温不化

皮冻分“清冻”和“混冻”两种,是过年期间下酒的佳肴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冻豆包,又叫粘豆包,

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

现在农村依然保持这种习俗。

蒸好的粘豆包

要放到室外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下冰冻,

然后储藏到大缸里。

冻好后,在城里有亲戚朋友的,

就该挑个头均匀的豆包给亲戚朋友们送去了。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大街上的雪糕!

吉林冬天的雪糕

都是放在大街上直接卖的!

回家时候买一大兜子

就放在院子的窗台上

想啥时候吃啥时候吃

越冷越爱吃~

吉林市那些逝去的青春,你还记得吗?

经历过这些的70、80、90们,还记的这样的吉林吗?那时候没有电脑和WIFI,也没有苹果X,但确是最最质朴,最最开心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