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成就天才,小孩的好奇心怎麼激發並保持持久

幼教之父陳鶴琴曾說過:“好奇是孩子獲得知識最緊要的門徑之一。” 好奇心是孩子心靈深處一種天生的渴求,在好奇心的指引下探素求知,也是孩子成為一個發現者、創造者的希望。那怎樣保持並激發出孩子的好奇心呢?我們來一起探討:

好奇成就天才,小孩的好奇心怎麼激發並保持持久

天才的好奇心

一.我們要知道好奇心是探索世界的原動力

其實,好奇心的另一面就是懷疑精神。孩子很喜歡問“為什麼天上會有星星?”,“為什麼太陽昇起還要落下?”,“為什麼黃瓜是結匯色的?”等等。聽著孩子口中這些問古怪的問題,有些人會一笑而過,懂得享受孩子問題的人,發現了這些發問背後的光,沒有錯失跟孩子神聖般的交流機會,讓孩子們好奇求知慾更加的強烈。

好奇心是孩子對不瞭解事物所產生的一種新奇感和興奮感。往往表現為對新事物的注意,從開始的不解,到探索的過程,再到最終熱忠與痴迷,以及為了弄清它們的因果關係,而相伴產生的各種問題,在提問中他們獲得了學習、探討和改正自我的機會。

沒有好奇心,沒有想象力,就沒有今天的“進化論”。“好奇是知識的萌芽”。當你的孩子頭一次向你提出稀奇古怪的問題時,一定要認真對待,這正是他們走上成才之路的開始。

好奇成就天才,小孩的好奇心怎麼激發並保持持久

這個麼漂亮的氣泡怎麼抓不住呢?

二.我們要怎樣對待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乃是探索之始,一切實踐活動的動因。有了好奇心,孩子才會在探索的慾望下學會創造;有了創造性的體驗,又會反作用於孩子,使他們的好奇心得到進一步的滿足,從而向著更復雜的事情努力探索。

大人們要做的就是:1.因勢利導,2.鼓勵孩子的探索精神,3.啟發進行豐富想象。

例如:讓孩子多角度認識一個東西的功能,他們會發現平時只用來盛飯的碗,可以用來做樂器;平時裝熱水的暖瓶,還可以用來煮粥。還有孩子對事物產生懷疑,在對事情的探索持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時,父母一定要珍惜他們的這種探索精神、不要強迫孩子去認同自己的觀點,更不能強迫孩子不假思索地接受那些固有的事物。還有一點允許孩子探索時拆東西。 雖然代價是一點高,從長遠來看,犧牲還是值得的。

好奇成就天才,小孩的好奇心怎麼激發並保持持久

孩子的好奇心讓自己做起了實驗

三.善於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大人在意識裡都知道好奇心,是個神奇又可貴的東西,可往往在現實生活中,卻對孩子的好奇行為頭疼不已。其實有的大人對孩子的好奇心不予理解;遇到孩子的好奇。束手無策而好不耐煩;甚至不知如何對待而大發雷霆,都只是因還沒有找到,與孩子好奇心和諧相處也是有方法的。

首先.家長要有童心,要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兒童的角度看問題、想事情。因為孩子提出的問題,大人早就清楚明白了,大人覺得那些問題沒什麼可問的價值。但對孩子來說那些是未知的。不要像這樣去處理孩子的提問,比如一個大人和孩子站在一起,大人能看到高牆之外,遠處的天空和飛鳥,而孩子因為高度原因,也許只能看到眼前的布娃娃。當孩子們好奇高牆之處是什麼的時候,成人就會不耐煩地說,“你自己看”,或是告訴孩子“你長高了之後就知道高牆外邊是什麼了”。這些都會挫敗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成就天才,小孩的好奇心怎麼激發並保持持久

爺爺認在認真的回答孩子的提問

其次,不要敷衍孩子,對於孩子的問題,要麼先不回答,讓孩子想象各種可能性,各種答案;要麼認認真真回答孩子的提問,條分縷析,細緻入微;要麼毫無保留,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比如這位家長,孩子問父親:“爸爸,為什麼咱家陽臺裡的花和臥室裡的花,葉子顏色不一樣呢?”父親為了讓孩子更深刻地明白其中的原理,特地找來碘酒,給孩子做了一個實驗。

他們把碘酒滴在經過光照的葉子上,葉子變成了藍色。父親對孩子說:“這是因為葉子上有光合作用的產物——澱粉。“然後,他把碘酒滴在沒有紅過光照的葉子上,葉子的顏色保持不變。父親告訴孩子:”這就是光合作用,陽臺上的花經過陽光的照射,葉子上產生了澱粉;布臥室裡的花由於缺乏陽光的照射,就沒有產生澱粉。 對植物來說,空氣、水和陽光都是必需的。“由此,孩子學到了許多知識。也滿足了他的好奇心。

所以,當你的孩子第一次向你提出稀奇古怪的問題是,做為父母應該替孩子高興,也一定要認真對待孩子的好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