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如何打破知识图谱构建的瓶颈问题?

常识获取虽然已成为当前知识库构建面临的瓶颈问题,但也不是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只是常识体系知识数量的浩大、构建所需的知识粒度之小、工作量之繁杂和琐屑,决定了任何单个中心化的机构都是很难完成的。

然而区块链技术的诞生为这个瓶颈问题的突破带来了曙光,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开放性、透明性、激励机制等基本特征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可实现的数据搭建方案。

区块链技术如何打破知识图谱构建的瓶颈问题?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基本的特征,指区块链不依赖于中心的管理节点,能够实现数据的分布式记录、存储和更新。去中心化,意味着多中心化;分布式记账,就是多节点。

既然单个中心化的机构无法完成全工程量浩大又琐屑的知识图谱的搭建,那么鼓励更多人群、特别是那些具有专业领域知识的人共同来参与知识图谱的搭建,这个任务是不是就容易多了?去中心化就意味着,任何节点都可以实现数据的贡献、存储和更新;同时任何节点也都可以被替代。这是中心化机制无法实现的。

去中心化模式的另一个好处是:防止腐败、垄断的加速。以百度公司为例,为了挣钱,这家一直标榜“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的搜索巨头,从侵犯信息独立的竞价排名,到虚假违法的医疗广告,甚至与谷歌的不公平竞争,花钱上央视等等诸如此类,无论事实还是传闻,百度的态度永远是含含糊糊,不直面公众的责难,凭着自己店大欺客躲过去。

单个中心化的制度必然导致权力集中,而权力集中就无法避免腐败与垄断的滋生。从单个中心化到多中心化的发展已经开始了,并将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长期重要的趋势。

透明性

透明性是区块链系统建立信任的基础。

既然分布式多节点的共同搭建,那么贡献度追溯以及版权保护的问题对于知识贡献者来讲就非常重要了。这个问题解决不好,非常容易引发生态内的不良激励。透明性解决的就是信任、以及可追溯这样一个基础问题。

区块链内产生的每一笔交易都是透明、可查询的。并且所记录的数据不可逆,也不可篡改。每笔交易都可以层层追溯到源头,从而判断交易是否合规,也就解决了版权经过多层转让后归属不清的问题。无论是版权归属问题,或是冒用作品侵权问题,都可以以此为依据追究法律责任。

开放性

区块链的开放性,在设置上表现为用户可以使用各种化名在前台完成多样化的操作,但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化名,他们的操作都将对整个系统公开。

在系统层面上完成信息的公开,而在成员层面上借助各种化名实现信息公开的同时保证信息的安全。

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让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透明性为搭建完成后的知识图谱提供了可查询和应用性。

Token激励

token激励是区块链生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知识的贡献不仅仅应该被记录,而是应该被更多的激励。这才是市场经济的魅力!贡献越多收益越高。由此提升更多人参与知识图谱构建的积极性和活跃度。

区块链技术如何打破知识图谱构建的瓶颈问题?


结合区块链上的Token机制能使得知识贡献者的数字化资产可以被交易,实现知识变现的效果。让知识团体间的价值流动实现数字化,提升团体成员参与信仰活动的积极性。

总结

数据的严重缺乏,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障碍。区块链用技术作为支撑为知识图谱的搭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化路径,将知识图谱的搭建任务泛化到更多更广泛的人群,从而弥补阻碍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后一块短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